新课改中高中政治学科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020-09-10 07:22彭朝建
南北桥 2020年18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高中政治新课改

彭朝建

【摘    要】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一直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因此,教师要及时做出举措去改变这一现状。本文将以高中政治为主要课堂进行分析,提出三点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希望对教学工作者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政治  新课改  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8.068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强调学生主体作用成为重点课题之一。但是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让学生参与其中?如何在这样的状态下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问题还没有确切的定论,需要教师们不断地摸索、探求。

一、转变师生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习惯作为课堂的领导者,进行发号施令式的教学,学生普遍以被动接受者的姿态存在,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这种教学方式面对新课改的新要求,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为了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教师与学生双方作为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应该及时更新自身观念,共同做出改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也能实现更有效率的课堂教学。改变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到观念上的改变。首先是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教师要明确一点,对于课堂而言,学生才是更重要的角色,教师不能喧宾夺主,要在授课和学生占据主体地位之间寻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自主思考的机会,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对于学生而言,则是要充分地将自己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学生的观念里,习惯了在课堂上作为一个倾听者而存在,举手、提问、主动发言在课堂中几乎是非常少见的现象,要想这种形式得到根本改变,就要让学生认识到主动学习的好处和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在课堂中其实可以做到更多。要转变学生这种观念,依靠学生个人可能比较困难,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更新正确的观念,让学生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这样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主体地位应有的作用。相信转变观念后,学生能更加配合教师工作,教师教学效果会得到更大的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创新教学方式

当教师与学生双方教学观念得到改变后,就为新课堂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同时,新课堂意味着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因此,创新教学方式,就成为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将围绕几种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展开讨论。

1.情境式教学。高中政治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极其紧密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引入情境式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对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将大有帮助。例如,教师在教学商品方面的知识时,有货币、通货膨胀、价格规律等概念,这些知识的书面化表达较难理解,但教师如果能采用情境教学,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担任生产者、消费者、资本方等角色,让学生模拟实际生活中的运作模式,进行生活化买卖,在这个过程中,再加入专业的概念讲解,就会变得不那么枯燥无趣,学生也能较快掌握理解。教师在情境式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弱化知识的枯燥性、无趣性。同时给学生展现的空间与机会,学生更能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进课堂教学进程中。

2.翻转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是近年来被广泛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尤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课下通过互联网、视频等多种方式先行进行学习,从而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抛弃过往讲授知识的流程,直接进入答疑解惑、合作探究的过程。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主场,而是成为师生互动的场所。学生课下积累了问题,课堂上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出,从而得到教师针对性的讲解。学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容易克服传统模式下不敢举手、不好意思提问等问题,从而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主动。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3.思维导图教学。政治虽然是文学类学科,但仍然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再加上其知识量大等特点,教师如果能把思维导图引入实际教学,相信对学生学习也有很大帮助。比如学习哲学知识时,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辩证法的具体内容及性质是怎样的?认识论的本质又是什么?这些内容繁杂又极易搞混,非常不容易学习。教师就可以先采用对比教学,如,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法对立起来进行讲解,方便学生理解记忆;之后再以某个概念作为原点进行思维发散,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最后形成一张或多张完整的思维导图。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考查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掌握程度,而且具有更多的思维性、逻辑性,对学生从宏观程度认识知识有较大帮助,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过往一味地抄写作业相比,显然具有更大的优势。

三、提高学生各方面学习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我,实现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从这一角度入手探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有一定价值。首先,课堂说话的形式不只有提问回答这一种,还可以有小组讨论这一模式。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给学生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如思辨题,就让学生亮明观点,对自己的判断做出阐述,在这个过程中,讲的学生要注意思路清晰,听的学生要注意融会贯通,看是否有可以借鉴的地方,而教师作为从旁指导的角色,要及时对学生交流过程中的错误以及难点进行指正、解答。当学生拥有了这样一个课堂环境,不仅复习了以往所学,还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思辨能力以及讲解能力。其次是问,学生改变课堂主体观念后,要应用于实践才能发挥作用。教师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发问,引导学生对不懂的地方要敢于提出,这样教师才能及时掌握學生的学习动态,实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始终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让学生学会质疑,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课堂氛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会得到充分发挥。

四、结束语

新课改背景下,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师应该重视的课题之一,教师在面对这一课题时,可以从转变师生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入手,相信在教师的积极创新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下,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会得到有效发挥,课堂效率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凤梅.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考试周刊,2017(3):126.

[2]王淼莲.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几点思考[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3(1):96.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高中政治新课改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