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0-09-10 07:22张喜明
南北桥 2020年18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思维导图语文

张喜明

【摘    要】语文是一门对中文及中国文化进行系统学习的学科。尤其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会对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甚至是各个学科的学习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作为教育的传播者,教师应当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本文就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语文  思维导图  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8.123

语文是一门内涵丰富的学科,它包含着中国古代与现代的文化,是语言和文化的结合,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其中,小学语文是语文学科体系的敲门砖,它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强,学好语文对学生的学习生涯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语文有利于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在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可以充实自身的人文气质,可以实现自身内在素养的提升。例如,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小学生可以领悟到古人的艺术造诣和思想魅力,无论是“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李太白,还是“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的张三影,小學生可以从古代文化诗词中深刻领略到博大精深的艺术和思想。其次,语文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语文课本中学生可以与许多伟人文豪交谈,体会他们的精神思想,从而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三观。再次,语文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当今文化思潮相互激荡的时代,语文学科的学习能够更好地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永远保持一颗爱国的心。最后,语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在当今社会,不论是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是以语文为基础。从小接受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积累大量丰富的素材,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充沛的灵感。

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基础阶段,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小学语文需要教育者运用适当的方法来传授知识。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性思维的工具。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理清思路,了解脉络,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层次化。思维导图的运用不仅可以让教师形象性地展示教育内容,便于内容理解,而且还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运用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研究并加以实践的。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要涵盖全篇文章的重要知识点,让学生在回顾文章中能串联起文章脉络,在复杂的内容中形成清晰的逻辑体系,教师可以运用简单的框架、简笔画等等从一个中心出发引出不同的角度切入点。以《草船借箭》为例,教师可以从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入手,运用思维导图将事情的前后关系直观地展示出来。第二步可以在各个分支导图中进一步引出人物,让学生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达到教学过程中共情的认知目标。再例如,课文《观潮》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可以从观潮这个中心词出发设计二级标题,从而把全文分成观潮前、观潮时、观潮后这三个部分,分别让学生描绘钱塘潮各个阶段的景象以及观潮者的情绪变化,最后总结这次观潮带给作者的整体感受。在构筑和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潮水的动态变化,从而感受到潮水的雄伟和壮观,达到震撼心灵的效果。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师的知识教学目标,也完成了情感教学目标。因此,要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发散性功能,让学生勇于参与到导图的制作和完善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完成导图制作后要对思维导图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依旧是从关键词出发,对各个分支部分进行系统讲解和拓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学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从而掌握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实现对思维导图逻辑内涵的理解。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写作中的运用

小学生对写作文往往无从下手,有的时候是会表达而不会写,这是因为他们脑中没有一个系统的逻辑框架,我们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来辅助学生进行作文写作。小学作文大部分采取总分总结构进行布局,而思维导图可以从总分总三个部分先确定要写的大致内容,进行大纲的制定,进而在脑中形成整篇作文的整体感知,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小学生作文的逻辑性。此外,也可以建立并列式结构的思维导图。例如,以“我的家乡”为题的作文,可以先总体写我对家乡的情感引出家乡,接着在中间部分构建思维导图,可以从家乡的自然风景、家乡的人文景观、家乡的风土人情等方面来展开,最后在结尾处升华自己对家乡热爱崇敬的情感。除了对内容进行分化,也可以对写作的手法进行研究。比如作文的开头方式有很多种,可以从开门见山、渲染气氛、引经据典、修辞手法等方面建立思维导图,展示作文手法的内在逻辑和各个层级之间的关系。思维导图在写作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对一个景物或者现象进行全面的把握,不断填充作文网络结构的内容,明确写作思路。

三、思维导图在识字过程中的运用

小学生对汉字的认识量还比较少,识字压力大,一般学生都是从字典里查找所学的汉字,过后容易忘记,对字的认识停留在机械记忆中,字与字之间也无法形成有效的关联。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让识字的教学过程充满趣味性。比如在学习“睡”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提示:与人的活动有关,也与动物有关,还与偏旁和眼睛有关等。教师也可以讲解与这个字有关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让学生加深对字的含义和理解,同时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正确运用思维导图

首先,思维导图要正确理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师在讲解课文或者教授写作的时候对文章内容的逻辑顺序要有选择,比如对一个景物的描写可以是从前到后、从里到外,从不同角度去绘制导图。

其次,思维导图要具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功能。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用简笔画、图片等提高思维导图教学方式的吸引力,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学习知识,也可以让学生绘置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

最后,尽可能发挥思维导图的发散性。思维导图能够在很大程度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在思维导图构建过程中,要让学生尽可能发挥想象力,不断对已形成的思维导图进行完善和补充,从而最终构建学科知识的结构网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能够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有利于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的理解,让学生的思维更具有逻辑性,对语文知识点及字词句段进行有效整理。小学生在初级阶段可以选择思维导图引发学习兴趣,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中通过思维导图帮助记忆,让思维导图成为有效的辅助工具。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扩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根据文章特点制定合适的思维导图,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思维导图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