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2020-09-10 07:22蒋梁
南北桥 2020年18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现状对策

蒋梁

【摘    要】大学体育是一门以运动和体育练习为主的课程,教学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基础体育技能,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目前国内大学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从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入手,分析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相关对策。

【关键词】大学体育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8.164

体育是大学必修课之一,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很多院校在原有的田径课程以外增加了篮球、乒乓球、艺术体操等内容,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体育项目的基础动作要领,增加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同时,体育也是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通过组织和参与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塑造个性,提升创造力,还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展现出学生积极的精神风貌,有助于营造一个乐观、拼搏、团结的校园氛围。但长期以来,大学体育课程受到老旧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桎梏,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一门休息和玩的课程,因而在上课时常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者不配合教师教学,懈怠所学知识的情况,而在部分教师眼中体育课程不属于专业课范畴,在教学内容的规划中仅仅依据教学大纲进行安排,不仅不能激起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反而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顺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变化、适应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是大学体育教学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大学体育教学设施落后

部分高校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体育包含各种运动项目,不同的运动项目需要借助不同的教学场地和体育设施来完成。但很多高等院校对体育教育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重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体育建设方面也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这就导致很多院校的体育教学场地和体育设施严重不足,出现多个课堂共用一个教学场地或者一批体育设施的情况,拥挤的教学空间和稀少的体育设施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和练习机会。而有的院校室内教学场地不足,一旦遇到天气不好或校园活动占用等情况,就可能无法进行体育教学。不仅如此,很多院校没有及时更新体育器材,体育设施建设标准也不合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动作要领会出错,还容易受伤。

(二)大学体育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不同的院校在院系课程安排上具有差异性,大学体育的课程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部分院系的课程安排相对紧凑,而院校统一安排体育课程,忽略了学院、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专业课与体育课的分配上也很容易产生冲突,从而扰乱学生的专业课学习进度,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合理的时间规划则是另一个大问题,会导致学生和教师的比例不合理。比如,有的课时教师会一次性带五六十个学生,有的课时则是带几个学生,一方面导致教师教学时间不一,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存在落差;另一方面,课上会出现教学器材不够、时间分配不均等问题。另外,教师资源也常常分配不均,冷门项目的教师资源分配过少,学生即使感兴趣,也很难全面地了解该项目的特色以及技巧。

(三)缺乏对学生进行个性塑造

体育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塑造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很多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仅仅通过演练完成教学,整个教学过程被固定在一个标准框架里,学生和教师之间没有足够的交流,课堂氛围枯燥,课程内容的设计单一,并且存在很多漏洞。而大学生的思想活跃,体育爱好以及擅长的体育运动各异,教师及院校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却总是忽略学生的个体需求,有的学生可能没有学到自己喜欢的课程,产生消极懈怠的心理,而有的学生则执着于自己喜欢的项目,无法得到全面发展。

二、改善大学体育课堂现状的相关策略

(一)增加体育教育的投入,规范体育设施的建设

目前,影响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院校的教学场地、体育设施无法达到教学需求。想要改变大学体育的现状,高校管理者和教师首先就需要认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体育不仅关系到学生在校的身心健康,也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投入,增加体育锻炼的场地,为学生提供便利的锻炼场地,给体育教学足够的施展空间。其次,院校在进行体育设施布置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绝对不能偷工减料或者敷衍了事,并且要紧跟时事,对已经改变了规格的体育设施和器材要及时进行更新迭代。

(二)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规划课程安排

合理规划课程安排能够帮助大学体育教学达到一个好的教学效果。高校在安排体育教学课程时首先要参考不同的院系进行具体安排,尽量避开将体育课安排在满课的时间段,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不要将教学进度定死,可以对教学内容的跟进做一些调整,做到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其次,在教师资源的分配上需要合理安排,部分热门课程的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但要注意偏差不能太大。另外,还需要增强教师的自身素质,无论对于教师备课还是期末考核,都需要有一定的要求,不要造成课程难易程度的偏差。

(三)从学生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随着科技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长期接触各类社交媒体和应用软件,与各类新文化、新思想接触密切,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并不完全适用当下的学生。所以想要发展学生的个性以及创造力,就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要与学生多沟通,从学生的爱好出发,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适当增加一些有趣的课外知识教学。比如,很多学生都喜欢健身,观看体育赛事,教师可以尝试在课程中普及健身、体育竞赛等相关知识,从而丰富教学课堂。此外,在学生选课方面,无论是学生自主选择学习项目,还是教师统一安排,都需要注意项目的均衡,既要有受学生欢迎的项目,也要有学生了解不多的项目,鼓励学生敢于尝试,让学生可以学习新的内容,同时拥有在擅长的领域表现自己的机会,塑造学生积極向上、用于探索的个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大学体育教学时需要从学生出发,合理规划课程安排,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生活学习和未来发展,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法,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品质,为社会输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大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渗透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