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标下高中物理自主性学习模式

2020-09-10 07:22李磊
南北桥 2020年18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物理学生

李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已经逐步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也从一开始的“满堂灌”教学方式逐步转化为引导式教学,自主学习就是引导式教学的一种体现方式。但是自主学习并不是只有学生自我参与,而是更加考验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对课堂的把握。如何能够保证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的高效性呢?本文就针对这两个问题展开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自主学习  高中物理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8.178

自主学习方式正逐步取代原来接受式学习、“填鸭式”的灌输,注重学生对知识进行积极建构的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在高中课堂上的展开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加强学生自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呢?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自主学习模式的一些经验。

一、理解自主学习的本质含义及意义

自主性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方式之一,没有自主性的学习不能称为真正研究性的学习,它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自主性学习,并非是放任学生自己去学习,教师不管不问,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觉自练、自得自悟、互动交流,自评自纠,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掌握方法”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分别有其独特的魅力。第一方面:主动性。这需要学生学习时从内心发出喜爱的心情,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学习行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自主性学习的基本品质。第二个方面:内在需要。根据马斯洛学习理论,人的内在需要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的兴趣,如果没有了需要,那么学习的必要性也就没有了。这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渴望获得知识的个性心理特征。第三个方面:学习责任。学习的责任心是指学习者对待学习是个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与责任,有充分的认识和体验,表现为学习者对学习目标和意义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敬业精神。

教师必须理解什么是自主学习的含义及意义,这对教师以后的物理教学将是一个很好的指导方向。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走下讲台、走向学生、贴近学生,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使自己的“教”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使教学向着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靠拢。不少教师的课,“民主性”逐步取代了“权威性”,教学氛围更加愉悦、和谐,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民主。教师必须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

二、实施自主学习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有良好的教学环境

好的教学环境可以使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加融洽,因此,教师想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能力,就需要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这是很关键的一步。俗话说“好的难学,坏的一学就会”,教师想在物理课堂的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好的、宽松的学习氛围,但是个别学生难免在这种环境下放纵自己,耽于玩乐,这种不良习惯很容易传染给其他学生,这时教师必须把它扼杀在萌芽中,可以通过课堂中座位的安排方式来解决。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合自主学习的材料,还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各种学习设备。另外,良好的课堂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建立融洽平等的课堂人际关系,为学生体验成功创造条件。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使学生有兴趣学习和探究。

(二)教学目标要适应学生学习的要求

在设计物理教学目标时,不能把问题设置得太难或太简单,这样都会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需要掌握教材中所有的问题,将教学目标划分为几个层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不同层次的知识。例如,高中物理学习磁场与电场的结合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学生综合能力很高,对以前学习的知识点掌握得非常熟练,才能自主进行探究学习。

(三)留给学生实践的机会

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有趣的实验是非常吸引学生的,教师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的奥妙,必须为学生的自主实验学习提供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验探究。学生在反复的实验中就会发现重要的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因此,教师要很好地使物理实验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一张嘴,一支笔”就能把整堂课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但是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不利于自主学习的展开。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的“学”要逐步取代教师的“教”,成为课堂的主要内容。因此,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管理就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管理中,才能让学生自主管理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新目标。

(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

新课程理论认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就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围绕学生进行开展,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人。特别是高中的物理教学课时少,教师讲多了势必就会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剥夺,因此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引导到自主学习的方向。从他主到自主、从依赖到独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不断转化的过程。从学生角度分析,学习过程由原来依靠教师逐渐转变为相对独立、基本独立直至完全独立的学习过程;从教师角度分析,教学就是把原来的“教”转变为学生自主“学”的一个过程,让学生自己独立学习,自己独立寻找答案,让学生对教师的依赖逐渐减少,甚至以后学生步入社会能够自己独立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品质。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和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即使学生拥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引导也是不可缺少的。“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思考;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没有办法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三、结束语

总之,以前传统的教育模式很大程度地阻礙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阻碍了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问题贴近生活,适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心灵共鸣和思维共振,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高中物理学生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