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改革模式探索

2020-09-10 07:22钟磊
新教育论坛 2020年9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改革

钟磊

摘要:高师院校声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我国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高师院校声乐教学采取的都是小组课或者大组课授课模式,对于高师声乐学生的学习发展无法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本文从一部分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声乐课的授课现状、原因、改革的意义、改革探索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推动声乐教学模式改革。

关键词:声乐教学;声乐小课;改革

一、声乐教学的授课现状

就目前而言,一部分高师院校的声乐专业依然是音乐院系中比较重要的专业,声乐学生占据着大量的比例,但是声乐学生在大学接受的声乐教学课程,总体来说,却对声乐学生整体声乐水平的发展和未来就业的能力是不利的。目前相当一部分声乐教学课程采取的都是声乐小组课,也就是一个老师,一节声乐课四十分钟,接受声乐课学习的学生为4-5人,而且是每周一节声乐课。也就是说,一个学生一周上的声乐课时间是8-10分钟。一般来说,一首声乐作品歌唱时中间不停顿的情况下,歌唱一遍大概需要5分钟,而且声乐课在歌唱作品前,还需要练声开嗓子,而很多这样的声乐课采取的是4-5人同时练声10分钟,然后再一对一开始上声乐歌唱课。这种4-5人集体练声,声乐教师的耳朵同时听4-5人的声音,学生练声时出现的问题,能否被听出来,真的难以想象。剩余的30分钟由4-5人来分,每人的歌唱时间就只有6-7分钟,一首声乐作品歌唱一遍,声乐教师根本没有时间指点,无法对学生在歌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纠正,最多就是轻描淡写的点到为止。所有的声乐生享受的声乐课程都一样,长此以往,声乐学生歌唱专业水平就不会有所大突破,因为声乐课程学习时间的不足,对于声乐学生培优工作也有着极大的不利影响。

二、声乐小组课授课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学习声乐专业的学生数量多。声乐的学习相比较器乐、舞蹈的学习较为容易,先天性的嗓音条件、音乐天赋起着很大的作用,从小学习声乐的学生,所谓的童子功极少数,很多学生是到了高三年级,文化课相对较差,为了考大学,而选择的艺术这门捷径,而这门艺术的捷径中,声乐是最容易上手,特别对于天生嗓音条件好的学生来说,也是最容易出成绩的,但是又因为学习声乐的时间相对较短,很少能达到出类拔萃的境界,考入专业音乐学院的可能性不大,于是就造成了相当部分高师院校音乐专业中,声乐专业的学生基本是人数最多的。

(二)教授声乐课程的教师数量不足。高等师范院校音乐院系不同于专业的音乐学院,他们属于综合性示范大学的二级学院,教师编制数量由整个大学统一配置,自身在编制数量上自主权不强。声乐教师又作为二级学院的任课教师,数量又有二级学院根据专业开设情况进行重新部署,各个音乐专业有学生就要有授课教师,开设相关课程,但是声乐学生占得数量较为庞大,就相对造成了声乐教师数量的不足。

(三)声乐课程授课机制的不健全。相当一部分高师院校实行着基础课时的授课机制,比如每个教师每周基础课时为十二节,有六十个学生,如果每三个學生一节课,就会产生二十节课的课时,多出八节课时,但很多学校对于超出课时部分无法做到为教师发放三倍基础课时的超课时津贴,甚至不会算作超课时,仍然按照每周十二节课时衡量教学工作量,于是就造成教师把学生平均集中到基础课时以内,形成声乐小组课或者大组课。

三、改革声乐小课的意义

高师院校的声乐专业教学不仅肩负着普及性声乐学生专业学习,声乐学生的培优性、选拔性作用依然需要,对于先天性嗓音条件优秀,音乐天赋浓厚,在声乐歌唱上可有所建树的学生,给予选拔,重点培养,甚至进入高一级学历深造,为国家提供优质的声乐歌唱人才也是声乐专业的职责所在。高师院校声乐专业主要为中小学培养音乐教师,但是普及性声乐小组课或者大组课,却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声乐学生,因为声乐课程的特点决定着声乐课程的教授为一对一授课模式,所以当今高师院校声乐教学模式亟待改革。

四、声乐教学改革探索建议

(一)改声乐小组大组课为声乐小课。这种声乐小课的教学模式完全依靠学生自身能力而取得,可规定每学期组织一次声乐考试,全员声乐学生参加竞争,根据声乐师生比例,设定每周一人一节课,两人一节课,三人一节课的人数比例,最多不超过三人一节课,确实在声乐上天赋不好,嗓音条件一般的学生,不太适应声乐主修,可根据其特长优势,改为音乐理论主修、合唱指挥主修等,因为音乐理论、合唱指挥等课程可以是一对多的课程教学,也是对学生负责。声乐小课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一人一节课。拥有这种学习模式的学生即为每周一个人上一节声乐课四十分钟,每次声乐考试成绩进入一个年级段上等生,且嗓音条件好,音乐天赋浓厚,占声乐学生5%的比例。二是两人一节课。即每周两个人上一节课四十分钟,每人二十分钟,声乐考试成绩为中上等学生,占声乐学生25%的比例。三是三人一节课。这里有所改变,三人每周上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每人15分钟,声乐成绩为中等学生,占声乐学生40%的比例。剩余学生建议改为非声乐主修,且所有声乐主修学生在每次上课前自行做好开嗓练习,这样的声乐课程改革,才既有利于声乐学生培优,又有利于学生的普及提高声乐歌唱水平。

(二)健全声乐超课时补助发放机制。在现有声乐教师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健全声乐教师超课时补助发放机制,变小组课大组课为一人一节、两人一节,最多不超过三人一节的声乐小课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势必增加声乐教师课时数量,产生超课时,根据奖励绩效比例,对超出课时,给予2-3倍发放绩效,让声乐教师既不为超课时而烦恼,也可以从课时上提高声乐学生的整体学习时间和歌唱水平。

(三)增加声乐教师数量。声乐教师数量的增加可分为两种,一是增加声乐教师的编制数量,即在原有系别编制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课程模式结构,压缩音乐小学科教师数量,多招录声乐教师;二是外聘声乐教师。不提供编制,外聘声乐专业实力强的声乐教师到校任教,安排一定的声乐课程,不坐班,按照市场行情发放外聘课时津贴,从一定范围内解决声乐教师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张淑珍,高师声乐课教改之我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J],2000年第3期

[2]陈泓茹,高师声乐课程改革之感悟,北方音乐[J],2015年第16期

[3]鞠曼丽,邹议高师声乐课堂,才智[J],2014年第19期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中纳入流行唱法之可行性评价
舞台艺术实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