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2020-09-10 07:22蔡晓鸿
初中生学习指导·中考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天宝杜甫

蔡晓鸿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的美誉。他出生于文学世家,奉行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把匡时济世作为自己的毕生使命。杜甫虽然仕途失意,一生坎坷,却始终不改忧国忧民的情怀。当崇高的政治理想遭遇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时,杜甫倾注满腔的抱负与悲悯,在诗歌创作上淬炼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唱响了大唐由盛转衰的时代悲歌。

杜甫的诗歌,约有1500首被保存下来。杜甫早年的作品主要表现其理想抱负,不乏狂放不羁、豪气干云的高歌。随着唐玄宗后期朝政日趋腐败,加上安史之乱的爆发,杜甫身历政治的动荡,目睹百姓之疾苦,晚年的作品多为忧时伤世的悲吟。杜甫的诗歌创作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壮游时期(712—745年)。杜甫出生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深厚,他的祖父杜审言是初唐“文章四友”之一。杜甫年少聪慧,7岁能诗,14岁诗文名扬四方。受良好儒学家风的影响,杜甫早年就树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漫游齐赵,写下了《望岳》一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全诗用字精当,气势非凡。诗歌的尾联更是传世佳句,既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又表现出了诗人雄视一切的心胸与气魄。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在此得到了展现。

二、困居长安时期(746—755年)。天宝六年(747年),杜甫到长安应试,但奸相李林甫弄权,使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天宝九年,杜甫向唐玄宗进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却只得到“参列选序”资格。后来,仅被授予看管兵器的低级官职。来长安10年,杜甫奔走于权贵之门,仕途失意,穷困潦倒。这一时期,他接触到更为黑暗的社会现实。《丽人行》描写杨国忠、杨玉环兄妹骄纵腐朽的生活,笔触细腻,描写中暗含讽刺。《兵车行》揭露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

天宝十四年(755年),杜甫由长安前往奉先探望妻儿。刚进家门,就得到小儿子饿死的噩耗。忠君报国之志、怀才不遇之愁、家贫子夭之痛等多种情感错综交织,杜甫写下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长诗。诗中直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形象地揭示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同时,诗中咏叹“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即使身处困厄,也始终不渝。

三、亲历叛乱时期(756—759年)。天宝十四年(755年)末,安史之乱爆发。天宝十五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同年七月,唐肃宗于灵武即位。杜甫闻讯,只身前往灵武,意欲效力朝廷,在途中不幸被叛军俘获,押送至长安。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春,目睹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杜甫百感交集,写下了传诵千古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人感叹时局,见花开而伤心落泪,觉得花也在流泪;怅恨离别,听到鸟叫惊心,觉得鸟也在惊心。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

至德二年四月,杜甫冒险从长安逃到凤翔,投奔肃宗,被肃宗授为左拾遗。不料因上书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唐军与叛军的邺城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途中目睹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以及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平叛的义举,感慨万千,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即“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四、漂泊西南时期(760—770年)。乾元二年秋,杜甫辞去华州司功参军之职,几经辗转,来到成都,在节度使严武的帮助下,于城西浣花溪畔修建了一座草堂。杜甫曾两度寓居于此,生活艰苦。在秋风暴雨之时,茅屋破败,饥儿哭号,他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65年,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经渝州、忠州、云安,杜甫辗转到达夔州。流寓夔州两年,作诗400余首,其中《登高》最有代表性: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里的急风、高天、啼猿、飞鸟、落木、长江,无不饱含着诗人对国家和身世的悲慨。动乱的社会現实,长期的生活磨难,使得杜甫年轻时的理想壮志逐渐为沉郁、感伤所取代。愈至晚年,情绪愈加强烈。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又漂泊到湖南岳阳,由于生活潦倒,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再往南行。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因贫病交加,在由潭州去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59岁。

身处大唐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李白与王维都可以寄情山水,归隐山林。而杜甫则始终秉持儒家的入世精神,怀揣强烈的忧患意识,关注政局之动荡、社会之矛盾,将世上疮痍化为诗中名句,将民间疾苦化为笔底波澜。读杜甫的诗,怎能不体察唐代的政治风云与世态民情呢?

猜你喜欢
天宝杜甫
登高
天宝流浪记
绝句
江南逢李龟年
凌晨两点的空瓶子
夜游人
前妻精神索赔:三个月再婚生子
杜甫诗句填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