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探析

2020-09-10 06:15钟金兰
新教育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层级家国情怀

钟金兰

摘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是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本文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探讨和分析了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的策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家国情怀;通过问题探究,感悟家国情怀;通过时政链接,升华家国情怀;通过实践活动,践行家国情怀。

关键词:家国情怀;策略

一、家国情怀在当代语境下的内涵

家国情怀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传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当代语境下,家国情怀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我认为,家国情怀是一种思想、理念和情感,是一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对追求家国富强、人民幸福所负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八、九三个年级的教材内容涉及家国情怀教育的,主要包括国家认同、文化自信、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全球意识四个方面。本文以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九年级上册《中华一家亲》作为教学案例,探析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

二、基于家国情怀的教材内容分析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七课《中华一家亲》围绕单元主旨“和谐”讲述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两个主题。我们可以从家国情怀的角度从文化自信、国家认同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来重新解读和整合教材的内容。具体内容如下图:

三、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策略探析

(一)创设情境,切身体验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种情感和心理认同,它的养成需要通过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精神升华这些一系列的内在的精神活动。情境教学法可以突破现实空间的界限,使学生置身于创设特定情境的现场,通过体会和感受情境的内容,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创设情境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文字、图片和视频,如有关爱国的诗词、歌曲、英雄人物故事、时政热点等。情境创设可以用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通常创设情境都会和设置问题一起配合运用。

在教学九年级下册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的内容时,可以选取并呈现具有浓厚民族团结色彩画面的图片作为首页和第二页的标题幻灯片的背景。第一张由多张民族服饰的图片组成一个“心”形,象征着各民族人民心连心、心心相印。第二张是56个穿着民族服饰的代表齐聚一起的全家福大合照,图片上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开心的笑容,营造了一种“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团结和谐大家庭的喜庆气氛。这两张和学习内容紧密相关右具有象征意义的图片,可以让学生较快地进入本课题学习的情境里。

幻灯片展示课题和背景图片后,可以播放课本“运用你的经验”中提到的《中华民族唱起来》这首歌曲的视频。视频中欢快喜庆的旋律和画面,配合上有56个民族名称的歌词,从视觉、听觉和感觉多方位迅速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进入歌曲所传递的多民族大家庭的和谐气氛里。学生在专注聆听歌曲旋律的时候,在用心欣赏音乐画面的时候,在一句句歌词进入心田脑海的时候,心里肯定也会涌起对祖国各民族和谐大家庭的温暖情愫。

(二)问题探究,深刻感悟家国情怀

“问题”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疑问有问题,才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的求知欲。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学说,教学目标在认知领域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新六个层次,这六个层级是依次表示了人类思维的最简单到最复杂的层级,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各个问题的思维水平层级,既要有简单的低层级的思维问题,更要关注复杂的高层级的思维问题。

在教学这一课体现各民族团结互相的和谐关系和处理原则时,可以充分利用课本P93选取的一则材料,作为学习的素材,根据材料内容和布鲁姆教学目标的分层级的学说,设计三个不同层级的问题(其中第三个问题是教材上的)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下图呈现的是此教学片断问题的能力指向和设计意圖

设计的问题链指向民族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这个内容,问题在能力上的设计由简单到复杂,依次由识记、理解、分析三个层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也是逐渐升高。第一个问题非常简单,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就可以自主找到答案。从对学生思维水平的要求上看,这是最低层级的一个问题,属于识记类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在第一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难度,需要学生知道我国民族关系的基础上,又能读懂和理解材料所反映的内容。用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说,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都需要学生在原有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的信息进行重新编码,从而自己构建出新的知识,区别在于第三个问题对信息进行重新编码的难度要大一些,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要更高一些。从家国情怀的角度分析,学生通过这三个问题,不但认识了我国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并通过以材料为背景的三个探究性问题体会和感受到各民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之情,增加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三)关注时政,内化升华家国情怀

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离不开对国家、社会发展热点问题的关注和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用时政热点问题和话题,让学生了解国家政治发展局势、社会发展动态,提高社会认知。从情感上唤醒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担当,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命运息息相关。学生通过了解时事,感知时事,用自己的知识储备解释时事也是初中生国家认同感提升的重要体现。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和思考能力,对社会上的热点事件和新闻话题也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应当在熟悉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握教学内容和时政热点的结合点,以适当的形式合理有效地运用时政热点素材,来到达教育教学的目标。《中华一家亲》中有关“维护祖国统一”这个主题有两个内容,一是反对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二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实现国家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爱国精神的具体体现。关于这个内容,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由中宣部集中组织宣传的《新时代楷模发布厅》的部分节目。如,海军海口舰:忠实捍卫万里海疆的深蓝利剑;爱国奉献的赤子情怀(王继才、王仕花夫妇);扎根雪域边陲的最美格桑花(卓嘎、央宗)。让学生通过观看节目,更好体会和感受在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上,有许许多多的坚守者、奉献者,他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观看视频后,可以让学生思考和辨析教学设计的一个问题“驻守边疆,维护领土完整是战士的职责,与中学生没有关系,我们也做不了什么”。

(四)实践活动,努力践行家国情怀

实践性,是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性质之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也是课程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学生对家国情怀的内化不仅是一个学习有关爱国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身体力行,主动承担责任的过程。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样化,可以参观、访问、调查,教师可以围绕不同的学习内容,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亲自去实践探究。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拓展空间”,也有一部分是实践活动,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个“拓展空间”设计的活动,围绕课堂教学的内容开展主题式实践活动。

第七课《中华一家亲》教材设计的“拓展空间”有一个就是关于主题实践活动的。在课堂学习了促进民族团结的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这个“走进少数民族”文化调查活动。这个民族文化主题活动的调查活动,设定了主题和目标,列出了具体的活动过程,提出了活动要求。但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多样性和丰富性,可以选择的调查内容很大很多。教师在安排这个调查活动时,要先预先做好活动的具体方案,也要给学生一定的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地方文化特点,把这个活动再策划地更具体详细一些。

本课内容安排的调查活动,涉及民族团结,又属于文化的内容,所以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各民族丰富多样的文化,增进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意识,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爱国情操。

参考文献:

[1]谭刚.紧扣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探索家国情怀培养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8)9

[2]张可然.设置乡土情境,培养家国情怀【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9)4

[3]王识为.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路径探讨【J】.中学历史教学:(2019)4

[4]周刘波.从“认同”到“自觉”-—浅论家国情怀教育的内化机制【J】.中学历史教学:(2019)3

猜你喜欢
层级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层级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2014—2016贵州英语学考、高考学生认知水平分析
谁咬得更厉害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少女情怀总是诗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