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2020-09-10 07:14蒲涛
新教育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三棱锥题型解题

蒲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提出的。以史为鉴,习近平反复强调必须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抢抓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依靠科技创新走上世界科技强国之路。创新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是任何时代都不可或缺的精神特质。创新精神是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的文化源泉。我在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深刻地体会到:科技创新首先要教育创新,只有多培养出优秀的创新人才,才能实现科技创新走上科技强国之路。

改革先锋,新锐思想家张瑞敏说过一句话:观念创新就是目标创新,目标创新就是提出别人认为不可能到达的目标,并用创新的办法实现它。创新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了机遇,通过高中数学教学研究发现:高中数学教师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就能赢得教学的主动权,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当今从事教学改革的一条新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善学; 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众所周知,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什么知识、如何学习这些知识,都由教师决定,通常是老师先提出问题,自己再亲自把问题解决了,然后叫学生记住。这样下去无意之中就让学生成了一个旁观者,使其在课堂上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就慢慢形成了解决学习中的难点与我们无关,那是老师的事,这种教学显然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创新教学角色,由“教师为课堂主体”转换为“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则成为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从而提高数学教和学的效率。比如:以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为例,在三棱锥P-ABC中,已知△PAB为等边三角形,同时PA⊥AC,PB⊥BC。①求证AB⊥PC。②若PC=3,且平面PBC⊥平面PAC,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由于学生立体感较差,很难理解题目意思,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软件给学生展示三维立体的三棱锥,并同时给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引导学生过A点作辅助线,使AD⊥PC,垂足为D,将BD相连,进而求出三棱锥P-ABC的体积。学生通过电子白板,作图演示,会更加精确直观,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清楚掌握相关知识点。同时,教师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学教材,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并口头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对三维立体的三菱锥形成整体的认识,最后再组织学生简述解题过程,在老师的指引下逐步让学生意识到“逻辑推理”和“直观认识”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在学生主动参与中自然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教师主要采取讲解的方法给学生传授知识,高中数学的理论知识往往比较抽象,一味地靠老师讲解无法让学生获得准确持久的理解和认识,更为严重的是,长期被动听讲的同学难以养成 “积极、活跃”的行为和思维习惯,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可能被扼杀于此! 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由“单纯的讲解”转变为“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优化处理”由“教师讲,学生听”转变为“预习、自学、讲解、谈话、讨论、练习”等各种方法,优化处理教学过程。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在课堂中具备更强的适应性,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与动力,以此作为提质增效的一个起点。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教师主要采用板书媒介给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但是,很多时候板书无法形象直观地把教学内容展示出来,要求学生单纯用想象来描绘,数学情景显得很不符合实际。因此,这就要求教师由“传统的板书展示”转变为“融入现代教育技术的多维度立体展示”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理所当然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手段,有效利用各种新技术、新产品为教学服务,让多媒体中的画面、声音等资源带给学生视觉、听觉甚至触觉上的立体感受,强化对学生的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比如:数学概念解析尤其关键,因数学概念作为一个基础部分,只有这部分学习好了,学生才能顺利完成推理和判断。

心理学告诉我们,多感官的刺激对学生所产生的印象和接受效果,要比单一感官刺激强烈的多。多媒体演示,寓教于乐,使学生的思维进行初步的理性化,促使知识内化。从中发现其内在规律,提高学生各個方面的能力,尤其思考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不注重有效性,教师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前提,教学模式不受学生欢迎。新课标下,课堂有效性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比如布置作业,对题型的研究,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要注重变式题、同类题、多解题、易错题、探究题题型的精选。⑴变式题是指对原命题交换条件和结论或变换部分条件得出新题。这类题型有助于学生开阔思路,思维灵活多变,培养解题的灵活性,思维的发散性以及创新能力。例如,学习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后布置作业:在平面几何中,对于三条直线a,b,c存在下面三个重要命题:若a‖b,b‖c,则有a‖c;若a⊥c,a‖b则有b⊥c:若a⊥c,b⊥c则有a‖b,它们都是真命题,若把a,b,c换成(i)不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三条直钱,(ii)三个平面α,β,γ,(iii)其中两条直线换成两个平面,另一条还是直线,(iv)其中一条直线换成平面,另两条还是直线。一共可得到16个不同的命题,其中将正确的命题写在空白处。⑵同类题是指具有多题一解的一类题。这类题型让学生领悟一类题解题的一般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类聚思维,化归思想。例如,学习了简单的幂函数后布置作业:①已知f(x)+2f(1x)=2x,求f(x)的解析式。②若函数f(x)g(x)分别是R上的奇函数,偶函数,且满足f(x)-g(x)=x3+2x2+1求f(x)的解析式。⑶多解题是指有多种解法的一类题。这类题型可以开拓学生解题思路,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但要注意多解不是目的,主要是能从多解中寻求最佳解法。例如,学习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后布置作业:已知x,y满足x+y=3,求证:(x+5)2+(y-2)2≥18⑷易错题是一类具有隐含条件,解题稍一疏忽,就会因考虑不周到而失误的题目。这类题型能够考察出学生考虑问题是否全面,思维是否缜密。例如,在学习了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后布置作业:已知集合A={x|-2≤x≤5},B={x|m+1≤x≤2m-1},若B加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没有考虑B=Φ时的特殊情况而失误)在学习了导数后布置作业求过点P(1,2)且与曲线f(x)=x3-2x+3相切的直线方程。(没有考虑P不是切点的情况而失误)⑸探究题是指提供情境,从中发现问题进行探究的一类问题。这类题型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教师多用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重在检查学生在单元学习(学期) 结束后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高中数学学习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过于关注结果而忽视中间过程的做法反而不利于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教师应尽快完成角色转换由“单一指标评价”转变为“多角度立体评价”,更加重视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在教学各个阶段及时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检测。

爱因斯坦说过:“我们若能想办法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的话,那么学生就会愿意学习学校所规定的这些功课,最终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教师要力求让学生参与到生动、活泼,以及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想尽办法创新教学模式,把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使每个学生的个体得到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其自主参与到学习之中,积极进行探索,最终构建数学知识体系,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这门功课。

猜你喜欢
三棱锥题型解题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三棱锥中的一个不等式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例说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型
巧用比妙解题
聚焦圆锥曲线的新颖题型
解题勿忘我
两道三棱锥题目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