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及其山水画形成初探

2020-09-10 23:53毕小莉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写生

摘要:传统山水画中用的披麻皴、斧劈皴以及由这两系而变化的各种皴法,到了后代都已公式化了。黄宾虹是一代大宗师,他以功力作画,画中仍能见到披麻、折带、米点等皴法;但黄宾虹已不为传统皴法所囿,他已进入自由王国,法已化入他的功力之中了。傅抱石以激情作画,他不用古皴法,他创造了“抱石皴”。和李可染同时的陆俨少仍用古皴法作画,而李可染已破除了所有古皴法,他的画就笔墨内涵来说,完全来自传统,变化也在传统基础上变化;就山水形貌的形式而言,完全来自大自然。

关键词:李家山;写生;黑密

一、李可染的生平经历

李可染(1907年一1989年),生于江蘇徐州,双亲皆不识字,可染六七岁时自发地爱上绘画,没有纸笔,就用碎碗片在地上画,画戏曲人物和小说上的绣像之类。10 岁时,始入小学,图画教师王琴航见他能画,又聪慧好学,谓之“孺子可教,素质可染”,遂又取学名为“可染”。13岁时,可染得以拜徐州城内有名的书画家钱食芝为师,认真地给予指教。其父改做厨师,家中经济有些好转,可染于1923年到了上海,进入上海私立美术专门学校学习绘画。1925年,可染18岁,从上海美专毕业。毕业后便回徐州,在第七师范附小和私立徐州艺专任教,直到1928年冬。1929年,又考人杭州西潮的国立艺术院研究生部,颇得校长林风眠赏识。同时加入了由鲁迅培育的青年美术团体"一八艺社”,读了一些由鲁迅编著的进步书刊和世界名著,也对艺术和社会有了初步的理解,而且还和曾在上海新华艺专学习过的苏娥结婚了。1931 年,“一八艺社”遭到禁止,李可染不得已回到家乡,在徐州私立艺专任教,后来又在徐州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兼课。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李可染在徐州艺专和学生一起创作抗日宣传画近百幅,画在大幅竹布上,巡回展览。1941年,文委会工作告一段落,可染有较多时间投入中国画研究。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国立艺专改为中央美术学院。他继续在这里任副教授,他的生活安定,艺术也突飞猛进;但好景不太长。1966年,“文革”开始,李可染也在劫难逃,被迫停笔。1979年11 月,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81年,中国画研究院成立,国务院任命李可染为院长。1985年,中国美协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李可染再次当选为中国美协副主席。次年,“李可染中国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盛况空前。他在美术界的名声越来越大。1989 年12月5日上午10时50分,李可染因心脏病突发而溘然去世,终年82岁。

二、李可染的山水画

李可染用最大功力进入传统中去。他用传统的笔墨,素描的方法,吸收油画的特点,画出大自然的真和美。60年代,他的画主要是把墨色加得更深更浓,有时也更厚,增加画面的分量感。同时加强画面上黑白对比度,使之更强烈。而且,他又强调墨韵。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前期,因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他的作品较少。70年代后期,他的山水画在各个方面又较60年代加强得多。素描的感觉更强,线条已克服了散扁的缺点。往往用后面的浓墨衬托出前面的淡色,这是在古人的绘画中不曾有的。

80年代,李可染的山水画愈趋成熟。他一生“为祖国河山立传”。60年代即以画漓江闻名,他自己说:“漓江为我作稿本,我为漓江传千古。”尔后,他画峨嵋山、黄山、井冈山等都有杰作问世,80年代,他画山水都有以上山水的神形在内。但笔墨、境界更加丰富,更加震撼人心。特点有:一、画中的光感更强,他很早就借鉴西方油画中表现光的特点,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他把欧洲荷兰画家伦勃朗的油画贴在画室中,认真研究参考。他曾说过:“我喜爱伦勃朗的油画,伦勃朗的油画喜欢在大片黑调子中突出一道亮光,十分奇特。我的黑山黑水中央有一道白光,正是从伦勃朗的油画中得到启示:不过,我用我们传统的笔墨表现出来了。”二、他积点成线,点更圆浑,更有节奏感,积成的线也很流畅。三、他借鉴了清代龚贤和现代黄宾虹的积墨法,墨积得又厚又润,而且更加浑然一体,由于他观察的方法不同于前人,所以,他的积墨法虽借鉴于龚、黄,但最终不同于龚、黄。四、他借鉴了宋代范宽的画法,黑色大山突兀,白色飞泉直下,形成鲜明的对比。李可染曾自命画室为“十师斋”,十师即师法齐白石、黄宾虹、范宽、李唐、王蒙、黄公望、石涛、石溪、龚贤、八大山人。这些画家的画风在他的画里都能找到一点影子,但都化到他个人的风格之中了。五、他用的素描方法,已完全化入笔墨之中了。六、愈到晚年,他的笔墨愈纯熟,已达到神功迹化、妙造自然的境界。中年那种干枯扁的感觉已完全消失了。总结李可染晚年的山水:以黑重为特点,石涛题画句有云:“黑团团黑墨团团,墨黑丛中天地宽。”李可染曾题在自己的画上,但李可染的山水比石涛山水更黑,墨更重,墨黑丛中的天地也更宽。李可染晚年山水中前山的光感更强,远山的墨色更润,加之浓墨重色,淡色之淡墨,都能浑然一体。达到化境。化境乃是山水画的最高境界。

三、李可染山水画地位及影响

他开始写景乃是对着真实的山水,一丝不苟地写生,后来丘壑存于胸,靠他的修养加工,使之更符合艺术的规律;但最终仍归于自然。这一点,他不是用传统的皴法模式,而是用西洋油画和素描的观察方法及表现方法,当然,又是用国画的笔墨方式去表达。这样,就出现了崭新的山水面貌,有人称为“李家山”,其特点形成奥秘就在于此。

李可染晚年的创作,是从传统中“打出来”,尽管他懂传统,但不拘于传统,他直接师法大自然,“未画以前,不立一格”,不以前人之法所束,“既画以后、不留一格”。画成之后,既不靠近古人,更不靠近洋人。所以有“李家山”之称。他自己说:“精读大自然、精读传统。”又说:“人离开大自然,离开传统,不可能有任何创造。”但他把传统化进大自然中去,他再造了自然,也再造了新的传统。

四、结语

李可染的画以“黑”、“重"为特点,石涛强调黑,黄宾虹强调黑,李可染比他们更黑。和现代山水画大家相比,李可染的传统功力赶不上黄宾虹;天真自然和诗文赶不上齐白石;激情迸发、气势磅礴赶不上傅抱石;但他借鉴了油画和素描法,创造出古今所无的崭新山水,画面貌又超过以上诸大家。他创造了山水画的崇高美、凝重美,也超过其他诸大家,甚至可以超越明清,超越元代,而直接五代宋初的范宽。而且,他在“崇高”和“凝重"中又创造了古人所无的“光”感。他创造了代表时代风格的、古今没有的山水画新风,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神,也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因而,李可染的山水画代表当时山水画的一代高峰。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修订版)[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2]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3]边平恕.李可染画语录图释[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2000.

[4]李可染.李可染山水写生论稿[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毕小莉(1993.1—),女,汉族,籍贯:河北保定人,湖北美术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中国画艺术研究。

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写生
水彩写生教学漫谈
水彩写生教学漫谈
水彩写生教学漫谈
我对水彩风景写生的感悟与思考
浅议中学美术引入室外写生教学的重要性
浅谈北京十度之行对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感受
写生与美术教学
注重创意优化美术写生教学探究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观察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