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及商业银行应对措施

2020-09-10 07:22黄丹
客联 2020年7期
关键词:债务融资转型

黄丹

【摘 要】随着其转型的迫切性不断加剧,从宏观层面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攀升已令政府杠杆率达到历史高位;从行业层面看,融资平台过度融资导致偿债缺口较大,流动性压力凸显;从政府层面看,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倒逼融资平台加速转型。在此背景下,研究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现状和转型路径,对指导商业银行明晰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展业策略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商业银行;应对措施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地区风险现状

与2018年相比,2019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下简称“融资平台”)总体风险有所收敛,显示监管政策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部分区域在2018-2020年间存量债务进入偿债高峰期,偿付缺口较2018年显著扩大,并且通过预警模型研究,各地区融资平台债务的风险分化有所加剧。

具体看:一是各省区市融资平台财务状况有明显改观,总体风险可控,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台存量债务本息偿还能力已较上年明显增强。二是受债务期限结构影响,部分省区市融资平台偿付缺口有所扩大,流动性压力有所加剧。部分地区平台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显著高于上年,债务期限结构有所恶化,进而加剧了流动性风险压力,债务平滑需求显著扩大。三是基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模型,部分地区在高到期偿债比率下,融资平台存在较为显著的债务违约风险。2018-2022年间全国各地融资平台陆续进入存量债务偿还高峰。在各地到期偿债比率千差万别的情况下,单纯的地区债务率或债务/GDP比例测算,已难以真实反映平台的债务违约风险。

二、商业银行参与地方融资平台业务的对策建议

商业银行应顺势而为、趋利避害,做到防风险和促发展并重,推动银政业务高质量发展。

(一)把握好业务发展的节奏与力度

一是深刻理解监管政策的导向和节奏。一方面,应按照中央要求,严格落实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相关要求,打好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平台市场化转型阶段并不会一蹴而就,转型过程中优质融资平台的资产业务仍将是市场稀缺资源。应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依法合规、积极稳妥推进存量债务整改;对现金流覆盖率持续改善的融资平台,应继续规范有序叙做新增,保障优质高效投放。中办、国办已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通知对隐性债务做出了进一步界定,为商业银行合法合规提供项目融资提供了遵循。同时,应对标主流同业,适时优化竞争策略和新增业务资产投放策略。

二是通过定量定性相结合,精细化制订银政类资产业务发展策略。目前,同一区域的融资平台无论是在投资管理、公司治理还是内部控制、偿债能力等方面,均与地方政府息息相关,这与一般工商企业子公司与集团母公司之间的关系非常相似。针对这一特点,可参照现有的工商企业“集团客户风险限额”管理模式,探索对同一区域融资平台实行“类集团客户”风险管理,通过测算出各区域“类集团客户”授信额度上限,来定量指导分支机构推进相关资产业务,从而实现对平台企业信用风险的集中控制和管理。

(二)扎实推进平台公司名单制管理

一是动态分析市场状况,加强地区风险分类管理。虽然今年以来地方融资平台财务状况有明显改观,总体风险可控;但受债务期限结构影响,部分省区市融资平台偿付缺口有所扩大,流动性压力有所加剧,需要通过借新还旧平滑债务。其中江苏、天津和云南偿付缺口最大。而且,在较高的到期偿债比例下,部分融资平台仍存在较为显著的债务违约风险,比如天津、甘肃、四川、贵州、广西、北京、重庆和江苏等地。随着偿债比率提高,违约概率上升最快。同时商业银行需要特别注意业务存续期管理,逐户分析业务集中度,合理优化存量银政类资产。

二是通过总、分、支联动,加强区域内融资平台名单制管理。融资平台在市场化转型中,由于不同的资源禀赋、行业区域等情况,预计将出现分化。在此过程中,优质融资平台未来将转型为“城市运营服务”的重要供应商,具有显著的规模体量和市场地位。商业银行可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筛选和锁定财务状况佳、主营业务明确、行政管理层级高、转型方案前景广的优质融资平台,纳入业务合作白名单。对于纳入名单内的客户,应在坚守风险底线的基础上,从服务客户的角度,积极稳妥地介入营销,培养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于未纳入名单内的客户,应该坚决予以退出。

(三)抓住融资平台转型的业务机遇

随着改革持续深入,各地融资平台正如火如荼地进入整合、重组、撤并、转型阶段,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性不断提升。在此期间,应该发挥商业银行全行公司业务优势,准确把握业务发展的新内涵和新机遇,顺势而为,提供专业金融服务,助力平台完成市场化转型。

一是在转型阶段的融资平台,要积极跟踪重组整合、资产盘活、资源引入阶段的金融诉求,探索形成《融资平台转型期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比如在重组整合阶段,可以为平台企业提供并购重组、债务重组、资产运作、股权转让、债券承销等专业服务。在资产盘活阶段,可以开展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运营期贷款等服务,增强资产流动性,提高资产经营效率;拓展核心企业供应链、政府交易场景链上的交易金融、现金管理等业务等。在资源引入阶段,可以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设立股权基金等方式,帮助企业进行转型。

二是对转型后的融资平台,应按照一般的生产经营性企业提供专业性金融服务,探索形成涉及旅游、养老、文化、教育、物流运输等行业的金融服务方案。比如,围绕旅游、教育等产业的资金收付需求,提供智能化的账户管理、支付结算、资金清分等服务;围绕城市环境治理产业在节能环保、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需求,创新拓展绿色金融、碳金融等服务;围绕文化产业拥有大量无形资产的特点,创新开展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艺术品质押等融资服务;围绕养老机构资金周转、改扩建所产生的资金需求,提供信贷融资、政府购买项下应收账款融资等服务;圍绕物流行业等核心企业,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等。

【参考文献】

[1]地方政府如何融资 [M].田江南.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

[2]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研究(2017)[M].胡恒松、黄伟平、李毅.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债务融资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不知情配偶是否应承担另一方因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形成的所谓夫妻共同债务?
债务危机离我们有多远?
5月重要融资事件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4件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