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脱贫攻坚 培育生态资源优势 促进乡村振兴

2020-09-10 17:53韩保顺韩月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乡村振兴

韩保顺 韩月

摘要:文章以河南省某贫困县某乡贫困村为例,通过关注该村扶贫及发展政策的分析,来关注当代乡村社会工作的现状及基层组织在乡村工作中遇到的困境,通过对该村研究分析从而引起社会对乡村社会工作的关注及思考。

关键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展动力;生态环境

一、研究现状及问题

现就河南省某贫困县某乡为样本做分析,全乡共辖25个行政村,户籍户数9860户,全乡总人口4.52万人。经过精准识别,全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4个,截至2019年底,4个贫困村已全部退出,经过精准识别,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27户、2235人,已脱贫686户,1698人,未脱贫41户,137人。

根据调查分析发现,该乡的致贫原因主要为因病、因残、缺劳动力,其中共565户1537人,主要占全乡比例为77.7%。其中造成贫困的原因主要有: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出现新的不平衡现象,一些非贫困村群众产生落差心理。这要求我们的政策宣传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群众理解政策,定期进行群众性普及讲解,从而消除群众顾虑。

二、乡村振兴思考与分析

(一)精准扶贫是乡村振兴的前提。

我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只有全国的贫困县摘帽了,贫困户摘帽了,才能保证每个乡村都不掉队,才能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目前我国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正在轰轰烈烈的展开,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1.精准识别

牢牢把握“两率一度”,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六步”精准识别工作法,按照国家标准及程序进行识别和退出。全乡成立五个战区,逐村、逐户、逐人进行摸排,切实推动动态调整工作,认真筛选贫困户,做到干部思想到位,特别是村主要干部,组织好民主评议,经得起公示,做到公平公正,村两委全体人员、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共同组成调查队,逐家逐户进行精准识别,严格程序和公示,把真正的贫困户纳入进来,不符合条件的筛选出去,密切关注边缘户及其他非贫困户情况,定期搞好排查。

2.精准帮扶

主要是在两方面,首先是是农村医疗保障方面: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医疗保障补助、民政医疗救助“五道防线”。其次是因残致贫方面:采取定点办证和下乡巡回办证相结合的办法,安排15名医生为出门难的残疾人提供上门鉴定服务。在政府兜底保障方面,对已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4000以下及未脱贫户中,无劳动能力(有卧床不起、偏瘫、智障等情况,65岁以上,16岁以下)纳入低保。

在帮扶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农户对收入有隐瞒情况,不容易采集收入信息。

(二)党支部是乡村振兴的方向盘,引导群众抓好结对帮扶。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国家在不断加强乡村干部的队伍建设,许多高校大学生、在外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优秀返乡的农民工、有政治抱负的复员军人和一部分懂政策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充实到了乡村党支部。乡村干部由原来的老龄化变成了年轻化,原来的思想守旧,干劲不足,不合格不称职的干部得到了更新。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一大批有思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建设之中。

(三)政策倾斜支持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国家对三农的政策支持主要包括农民种粮补贴,新农合医保,低保补贴以及涉农的水利、种植、养殖、乡村旅游项目等。一系列的政策倾斜支持使社会主义新农村焕发了勃勃生机。

以此乡为例2019年安排扶贫资金项目33个,其中是基础设施类项目16个,公共社会服务类项目16个,产业扶贫类项目1个,其中公共社会服务类项目涉及扶贫到户政策为:教育资助、医疗保障补助、残疾人无障碍改造、危房改造、职业教育补助、六改一增、企业带动、医疗保险全额代交、贫困户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已全部落实到户到人。全乡实施的33个扶贫项目已全部完成预定目标任务。

(四)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民的勤劳品质是乡村振兴的发动机

1.“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小康”。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难点也在农村。农村干部肩负着带领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乡村振兴的重担,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些关系乡村振兴的重大任务目标都需要通过村级组织和村级干部的帮助,农民自身努力工作、自身技能的提高去完成和实现。

2.主要措施:

一是通过认真组织农村干部群众学习党的农村政策和法律、法规。可以引导干部增强政策、法律意识和依法、依规办事能力,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法治观念,做到懂法守法.

二是开展农业知识、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农业知识水平。邀请有关农业方面的专家,进行科技知识讲座。配合县乡农技部门在该村分产业确定若干個农业科技示范点,为群众学科技、用科技创造一个好的推广载体。

(五)培育生态资源优势 发展乡村生态经济,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头戏。

1.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绝不能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却毁了生态资源的绿袋子,要大力推动乡村产业生态化,就是让乡村产业更绿,让绿色的乡村产业更多。因地制宜制定禁止和限制发展产业目录,建立乡村产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如对种养业、加工业以及农村服务业提出明确发展要求,而不能忽略环境承载力,把赖以生存的青山绿水吃成穷山恶水。

2.产业兴旺的另一个着力点,就是有序推进乡村生态产业化。

让优良的农村生态环境变成聚宝盆、长出金元宝,把生态条件当成资源开发,把生态建设做成生态产业,通过“种风景、卖风景、富农民”,把绿水青山变成农民富裕、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

(六)养成绿色生活方式,留住美丽乡村

一是要精准治理,抓住农业源、生活源这两个重要领域。提高污染治理措施的针对性,集中力量解决问题。大力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根据自身情况科学施策,改善农业种植结构,采用节水的灌溉,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帮农民找到既能节约成本又能增产的方式,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产生。

二是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加大监管力度,农村地区则要因地制宜,根据村庄发展现状、人口规模、经济水平等,建设可行的、适宜的农村污水收集、治理系统。

三是努力搞好农村燃煤清零,做足做好双替代。厕所革命工作。电价气价补偿到位;改造农村卫生厕所,进行厕所革命,把厕所革命放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提高农民的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是加强养殖业粪污改造。做到养殖业污粪零排放,增加养殖业粪污综合利用率,十年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

五是加大秸秆循环利用率。通过努力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力争达到100%。

四、目前乡村振兴面临问题和困难、努力的方向

主要的问题是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出现新的不平衡现象。一些非贫困村群众产生落差心理。这就需要进一步广泛宣传和引导,消除群众顾虑。加大非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社会服务等政策支持力度,实现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同步推进。继续执行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政策,加大政策保障支持,保障脱贫标准不降低、扶持政策能持续。坚持脱贫不脱政策,持续加大对农村扶助政策、公共服务、环境整治投入力度,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尽快步入乡村振兴之快车道。

五、结束语:

脱贫攻坚已接近尾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还要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之路,走发展之路,提高老百姓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参考文献:

[1]龚晨.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脱贫攻坚耦合效应提升探论[J]. 行政与法, 2017(3).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