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2020-09-10 07:40郄慧英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5期

郄慧英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下面,笔者将从交给正确的朗读方法、激发朗读兴趣、教者范读引读,激发学生的情感等方面出发,浅谈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关键词:朗读方法;朗读兴趣;教者范读引读;激发学生的情感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训练的指导尤其重要。

一、交给正确的朗读方法

(一)要指导学生正确地读。

大纲这是对朗读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用普通话朗读、做到读准字音、发音清楚响亮和做到“四个不”(不读错字、不丢字、不唱读、不重复字词),这是朗读的重要环节。因此预习课文时必须字字入目,不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去理解。为朗读课文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

教学中,应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使学生知道停顿、轻重、语气等在朗读中的变化,培养学生朗读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描写突然发生变化,着急,遇到危险情况的句子,读得快些,急促些;表现高兴、兴奋、夸耀的句子,读得音调略高;表示悲痛、沮丧的语句可读得低沉些,缓慢些。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不但能启发学生领悟情感,而且有利于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激发朗读兴趣

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古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一)结合生活,激起兴趣

语文来自于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在教学中我经常巧妙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指导朗读,这样使学生由开始的“不想学”变成“我要学”、“我想学”“我爱学”的受教育者。如教学《拉萨的天空》一课时我采用的导语是质疑激趣法,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对天空有哪些了解?(让学生尽情地说)那么拉萨的天空和我们这里的天空一样吗?同学们想知道的话请打开课文,大声朗读,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这样通过老师的提问,学生就迫不及待地要去了解拉萨的天空到底有哪些与众不同。

(二)情景创设,激发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典型的情境,加上抑扬顿挫的朗读,能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感受文中蕴含的情感,陶冶情操,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草原》一课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在朗读中,我要求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边读边想象画面:草原一碧千里而又不失秀丽的风光;马疾驰,车相随,襟飘带舞,欢声笑语迎远客的场景;敬酒联欢的热闹场面。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将大家带进草原,感受出了景美、人美、情更美的草原风貌,又感受到了热情友好的蒙古情操。有了这种体会,就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那种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三)气氛渲染,唤起兴趣

现在语文阅读教材内容丰富多彩,课文中的许多事物对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同时由于他们的阅历、认识理解能力的欠缺,有时学生即使能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但朗读中难以真切地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对此,在教学中我往往不作过多讲述,不作过多指点,而是通过情境创设,气氛渲染,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似见其景的心理图像,再让学生设身处地,朗读表达,其效果颇好。

三、教者范读引读,激发学生的情感

朗讀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那么要怎样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我认为教师的范读引读很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读不到位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而且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和有意识地根据教材特点,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段落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使学生在朗读中读出情味,读出意境,读出神韵,受到熏陶,获得启迪,享受乐趣。

参考文献:

[1]杨丽华.论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及阅读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7(3):122-122.

[2]张秀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及教学方法[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000(010):127-127.

[3]冯丽.浅谈小学语文课堂阅读的重要性[J].发现:教育版,2017,000(006):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