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锣鼓对当地文化旅游业质量提高的价值研究

2020-09-10 08:23马清清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提质旅游业价值

摘要:太原锣鼓作为山西太原兴起的一种锣鼓艺术,凝聚了太原当地人民的精神面貌与民族特色。本文从太原锣鼓的历史渊源以及发展出发,探析其表现形式、演奏手法和艺术特色,分析太原锣鼓对当地文旅产业的影响以及对当地旅游業的价值体现,并对太原锣鼓如何促进当地文旅产业的质量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太原锣鼓;旅游业;提质;价值

当今旅游业飞速发展,非遗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太原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2009年,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2013年出版了《太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同时,太原市政府还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鼓励申报传承人,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营造保护氛围,在全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重视非遗胡保护传承基础上,太原市政府也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将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本地旅游开发产业深度融合,重视旅游产业的提质增效,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因此,加大对太原锣鼓的研究开发,分析太原锣鼓与本地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策略,是当前研究太原锣鼓的重点。

一、太原锣鼓的发展历程及渊源

关于山西的锣鼓乐,《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有记载:尧命质用麋鹿皮蒙在瓦缶的口上,用来敲击。而太原锣鼓的产生,据传是与当地的社火、祭祀有着密切关系的。在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后,太原锣鼓逐步分为了“绛州的鼓、威风的锣、太原锣鼓舞大钹”三大分支,其中又以铙、钹的特有声响为主体构成锣鼓曲式太原锣鼓的最大特征,其粗犷豪放、雄浑激越的风格独树一帜。历史上,太原的乡间结社较多,经常举办一些迎神赛社的活动。后来锣鼓艺术开始为庆典、剪彩、报喜、联欢等助兴,逐步在社鼓的基础上得以独立发展,更强烈的表现出热情、欢快、奔放的情绪,深受人们的喜爱。后来,太原锣鼓被认定为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的开始融入太原旅游产业。

二、太原锣鼓对当地文旅产业的影响

近年来,文化强国思想贯穿我国文化发展始终。旅游业和文化的全面融合,变得相辅相成,文旅融合丰富了我国旅游理论建构和学科建设的内容,为我国旅游理论建构和学科建设做出了新贡献。

太原锣鼓作为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锣鼓乐也逐渐成为民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极具感召力的活动内容,既有娱神功能,又有娱人功能。同时,在太原的节日庙会、求神祈雨活动、春节社火等民俗活动中,太原锣鼓均以一种文化传承的角色对当地的旅游产业产生着深厚的影响。同时,太原锣鼓也以表演形式呈现给群众,并且还举行了太原锣鼓大赛,成为太原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太原旅游业的发展。

三、太原锣鼓对当地旅游业的价值体现

(一)文化传承价值

太原锣鼓是华夏锣鼓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蕴含着太原传统社火文化的音乐精髓,具有传承太原地区社火历史文化的价值功能。

(二)感化教育价值

太原锣鼓是群体性活动,能够增强队员与队员之间的整体配合意识,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意识,能够培养出人对生活的乐观情绪,能够了解华夏民族文化的辉煌灿烂,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帮助外地人了解太原锣鼓的特色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三)娱乐健身价值

人们对生活的喜悦以及积极向上的情绪,都能通过敲锣打鼓来得到宣泄和满足。在演奏锣鼓时所感受到的那种激奋与欢快,如同一种超常的精神愉悦刺激,经常将演奏人员情不自禁的带入如痴如醉的不寻常境地,争胜的激越演奏,忘我的神情陶醉,意志坚毅的磨练,必然带来身心健康的益果。

(四)文艺伴奏价值

锣鼓特殊的物理发音,决定了它属于节奏型音乐的特征。演奏起来节奏感非常鲜明强烈,声响震耳欲聋,气氛紧张欢快。因此,锣鼓演奏能为社火活动独当一面,最适宜给社火渲染伴奏,离开了锣鼓的伴奏助兴,有许多社火表演几乎无法来开展。

(五)审美竞技价值

锣鼓演奏属于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包涵着器乐(打击乐)、声乐、舞蹈、造型、服饰、道具、指挥、灯光等多种艺术元素在内。是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完美结合,具有感染力非常强的欣赏功能与陶冶情操的审美价值。并且经常组织举办锣鼓大赛,可以强化人们对地方传统艺术的热爱,增进团队与团队之间的交流,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谊,尽情的抒发民众对理想的追求,促进地区的精神文化建设。

(六)商业市场价值

太原锣鼓不仅对岁时节令具有欢度的功能,而且还被广泛运用于其他的各类活动,具有礼仪、宣传、渲情、助势等多重功能。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到了太原就要去欣赏太原锣鼓,跟着一起敲打,身心愉悦。

四、太原锣鼓提升当地旅游质量的策略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太原锣鼓作为重要的文化元素和符号,在开发过程中应将其文化价值进行深度挖掘,全融入当地旅游业,进一步提升当地旅游质量。

(一)注重文旅场所的融合

文化场所更多体现公共性,可以将公共性和市场服务性完全分离。而旅游场所更多体现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一体化。太原锣鼓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多的体现出其公益性特点。在太原锣鼓与当地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应重点思考如何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将太原锣鼓的观赏和体验元素全面融入休闲旅游产业,逐步转化到旅游业的方方面面。同时,在旅游交通场所、旅游食宿场所、旅游游乐场所、旅游购物场所则应思考如何将太原锣鼓的文化传承价值、感化教育价值、娱乐建设价值等融入交通文化、餐饮文化、娱乐文化、艺术地域特色等元素,从而使锣鼓文化在旅游场所更加的体验化和价值化,将“文化旅游化”和“旅游文化化”的表现手法运用于实践,全面实施文旅场所深度融合,将太原锣鼓文化场所转化为游客的目的地,让太原旅游场所打造为太原锣鼓文化的活动地,让太原旅游接待区成为太原锣鼓文化的载体,让异地游客与本地人都可以在这里吸取文化价值。

(二)创新产品的融合

创新产品体系是太原锣鼓提升当地旅游产业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文旅融合的主要形态和主体。太原锣鼓作为非遗文化遗产,遗产旅游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形态,太原锣鼓的旅游演艺则是当地旅游与锣鼓文化结合的最好的产品形态。

在太原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将太原锣鼓与当地旅游业深度融合,形成“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格局。“以文促旅”即以太原锣鼓的文化特色塑造当地旅游之魂,以太原锣鼓的文化品牌赋当地旅游之能,以太原锣鼓文化展演激活当地旅游和艺术工艺品创作。“以旅彰文”即在太原本地旅游业发展提升过程中,贯穿文化产品化、文化业态化、文化主题化、文化品牌化、文化体验化、文化游乐化、文化互动化、文化情境化等思想,用旅游的手法把文化转化为文旅融合的商业化结构价值,通过这样一种融合,构成太原本地文化旅游一体化的体验手法。

(三)强化业态的融合

太原锣鼓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应以十八大旅游发展要素为架构,形成文旅消费新动能,将太原锣鼓的发展要素与当地旅游产业相互关联、太原锣鼓的基本要素与基本的构成要件相关联,将太原锣鼓文化深入到当地的每一种旅游业态。

参考文献:

[1]乔润令.山西民俗与山西人[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5.

[2]王玉娟.太原锣鼓的艺术特色及价值功能[J].黄河之声,2014.

[3]张林雨,常峰.太原锣鼓[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4]张林雨.云冈大锣鼓[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10.

[5]乔建中.中国锣鼓[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6]袁静芳.中国民间器乐套曲结构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6.

[7]张伯瑜.中国锣鼓乐的节奏构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

[8]袁静芳.民族器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

马清清,女(1996—),汉族,湖北黄石人,四川轻化工大学艺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声。

指导教师简介:罗立章,四川轻化工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提质旅游业价值
“疫”起携手 共研提质
“六步四环”单元教学靶向课堂提质
以“三抓三促”推动服务群众工作提质增效
缅甸预计将于2020年第三季度重启国内旅游业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浅谈如何处理“减负”和“提质”的关系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