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计算机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机结合路径

2020-09-10 08:57曹振军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结合电气自动化计算机

摘要:计算机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结合,可为电力企业建构高效率、高质量的智能化平台,保证内部结构对数据信息处理的精准性。基于此,文章以电力电气自动化系统為出发点,阐述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现阶段,并对计算机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机结合路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计算机;电气自动化;结合

引言: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下,极大带动与计算机相关联的各类产业的发展。对于电气自动化行业来讲,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可搭建一个智能化平台,令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精准映射到数据模型中,保证系统的有序化操控,为电力企业智能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为此,在实际融合发展过程中,必须深度挖掘出计算机技术与电力电气系统之间的关联性,确保技术的实施可精准落实到电气系统运行过程中,以保证各类工作开展的合理性,为区域内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电力服务。

一、电力电气自动化系统概述

电气自动化系统作为电力网络运行的基础组成部分,通过内部集成化功能的实现,保证系统各项指令可精准的落实到操控机构中,以实现数据信息的有序化罗列,这对于电力供应网络而言,可降低区域内供电装置的负载压力,以真正实现数据化整合。从我国现有的电力网络布局形式来看,系统一般由配电网络、源电能机构、用户、变电装置等组成,其在运行中需承担起地区内用户的用电需求,如果单一化的以某一项机构为主体对电能进行传输,则必然加大整体的损耗,而通过电力电气系统的应用,则可为原有电力传输网络提供一个自动化、智能化的配电平台,在计算机设备与技术的支持下,系统本身将不再依赖于人工化操作,只需要通过内部数据库的建设,便可实现数据整合与处理,为整个电力系统提供多元服务。

从计算机系统而言,电力电气自动化体系的功能实现,可依托于系统平台实现内部资源的共享,这样便可通过信息反馈对整个电力网络的运行工况进行监督,真正达到全过程监督目的,以提高电力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二、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现阶段

(一)调度系统自动化的实现

电力网络系统的运行主要是通过对终端用户的电能需求以及企业自身供电模式进行分析,然后将测定的信息与数据库预设的信息进行比对,进而制定出相对应的运行工艺,保证电力网络电能的正常供应。从现有的运营机制来看,电力企业调度系统自动化的存在一定的阶层性,即通过相关数据结构的划分,令整个系统在具体实现某一项操作时,可直接作用到相关指令中,这样便可有效解决因大容量数据传输所带来的数据冗余风险。特别对于高精度的运算机制来讲,通过自动化功能的实现, 可有效保证系统的组成为整个电力网络的协调运作提供基础保障。

(二)变电站自动化的实现

变电站作为电能转接与传输的重要场所,其自动化功能的实现,可将地区内总用电参数进行整合,然后与系统总供电参数进行比对,确保各类电能的传输可精准落实到用户手中,以此为企业与用户之间建立一个信任渠道,保证电力业务工作的稳定开展。通过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依托于计算机网络有效取代传统的电话联系方式,且内部数据的自动化传输,极大降低岗位人员的工作压力,通过数字化功能的集成,可为用户的操作提供智能化服务,保证各类管理决策建设的合理性。

(三)配电网自动化的实现

系统配电是保证电力合理分配的基准,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下,电力网络的改造升级可建立在数据模型基础之上,通过内部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主站与各个电力供应分站之间的联动性,然后通过内部网络结构,对数据信息进行高效率运算,然后下达相应指令,令系统真正实现数字化运作。

三、计算机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机结合路径

(一)信息化管理的结合

信息化管理技术对于电力系统而言,主要是为电气系统运行所产生的数据进行整合,然后将系统形成信息行为反馈到计算机系统中,这样便可形成一个数据载体,在系统集成化功能的实现下,可将各类数据信息映射到计算机显示界面。特别是在数据模型的建设下,其可有效将数据信息进行可视化彰显,令系统对数据信息的实时化监控真正落实到监管环节中,这样便可提高数据实际采集效率,为用户对系统的操控提供基础保障。信息化管理的集合可全过程作用到电力传输网络中,通过对内部机构载体进行数据采集与监管,可更为详尽的解读某一类信息,这对于电力网络的交互运行结构来讲,数据信息的多元结合,可进一步为电力企业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化支持,真正令管理业务与智能化平台相结合,对各类技术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进而提高电力企业发展效率。

(二)系统通信的结合

系统通信方面的结合,主要是建立在数据智能化载体之上来进行的,通过对电力网络产生的大容量数据进行分析与预测,令系统具备数据捕捉与挖掘的能力,这样便可有效保证各类数据业务处理的精准性。系统通信体系的建设,必须保证其全面覆盖到电力网络区域内,在用户与电力企业建立一个数据对接机制,然后通过智能化信息平台对电力系统所接收到的多源数据结构进行处理,以提高数据本体与用户之间的对接度,这样便可为企业所部署的业务提供数据支持,确保各类电力服务工作的开展满足用户实际需求。从技术本身而言,智能化通信网络的建设,可通过有线、无线的形式建构一个内部传输空间,这样通过对数据信息的高效化处理,提高系统的海量电力数据处理能力,进而实现数据信息的有效交互,这对于系统本身而言,可为数据的实时转接提供对接场所,为整个电力电气系统运行所产生的信息进行有序化罗列,提高实际管理效率。

(三)网络拓扑的结合

网络拓扑的结合主要是在智能化、自动化的运营机制之上,建设一个灵活性更强、数据对接能力更广的网络体系,这样对于现有的智能网络体系来讲,可将内部具有一定特性的数据信息进行标记与跟踪,然后通过数据库系统的比对,将整个数据结构与电力联动工程相对接,这样便可最大限度提高电网点对点的输送能力。从目前电力网络优化升级进程来看,仍有部分地区电力网络未能实现智能化全覆盖,而通过计算机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结合,则可直接在系统内部设定一个对接装置,然后通过系统集成功能的实现,将地区内用户在网络数据模型中进行映射,以此来保证系统智能化可正确作用到电力网络中,为用户提供多元化服务。从电力电气系统的运营形式来看,系统功能化的确定可作为计算机智能运算模式的一种延伸,通过网络拓扑结构的建设,可为计算机系统与电气系统提供一个对接渠道,且随着电力网络的不断优化,此类网络拓扑结构所具备的延展性仍可同步服务于电力系统中,以此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融合,作为电力网络改造升级的重要方向,为进一步加强数据信息的处理效率,必须深度挖掘出系统功能化融合时所呈现的特性,保证各类工作的开展是建立自动化、智能化体系之上实现的,令数据信息在内部网络体系进行精准化传输,进而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永娟,窦伟山,王蕴岭,孙玉军,王楠.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分析[J].科技风,2020(23):80.

[2]李璟.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20(21):40-41.

[3]梁友飞.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分析[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0(06):42-44.

[4]金泉山.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运用分析[J].湖北农机化,2020(10):24-25.

作者简介:

曹振军(1961—),男,汉族,河北省邢台人,大学本科,副教授,从事计算机与自动化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结合电气自动化计算机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中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
关于电气自动化在机械采煤中的应用研究
一体式,趋便携雅兰仕AL-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