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

2020-09-10 17:23罗廷江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3期
关键词:转化措施成因分析学困生

罗廷江

摘要:日常教育教学中,由于来自社会、家庭、学校教育及学生自身的原因,导致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态度消极,进而发展成为学困生。学困生虽然在班里人数不多,影响却很大,已成为制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因而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学困生;成因分析;转化措施

在追求教育公平的今天,学校教育必须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关注学优生,也要重视学困生。换言之,在挖掘学优生潜能的同时,教师要有效转化学困生。这就需要教师找到学困生学习吃力、低效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学困生的学习效率。笔者根据自己在教育实践中对学困生的研究,就学困生的成因以及具体的转化措施进行了探索,旨在落实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一、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学习态度不端正

态度不端正是大多数学困生在学习上感到吃力且效率低下的原因。譬如,教师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以及课后作业,不少学生是应付性的完成甚至不完成;在课堂上听课的时候,有些学生往往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如吃零食、说悄悄话、看课外书等;对于作业或者考试中做错的题目,从不进行订正、反思。这样不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很难实现有效学习的。

(二)学习基础差

教材内容的编写是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而且知识与知识之间环环相扣。这也意味着,学生若是前面的知识没有学透、学扎实,后面的学习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未掌握学习方法 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困生的成因之一。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在学习上非常努力,课堂上认真听课,课后也认真做作业,但是学习成绩却一直提不上去。究其根源,往往在于未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课堂上经常出现听课吃力、不能及时消化教师所讲内容的问题。有些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课前预习时会做出准备;而有些学生就没有预习,致使在课堂上费力地做笔记。这就容易出现两极分化:前者在课堂上轻松听课,能够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消化;而后者在课堂上忙碌,真正吸收的知识却寥寥无几,这就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的。

(三)教师教学方法有偏差

由于家庭教育、兴趣爱好、思维特点等的差异,不同学生的数学素养存在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落实这一点,在教学中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实施同样的内容,布置一样的作业,树立相同的目标,遵循统一的评价标准,这就出现了有的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学生“吃不消”的情况,一些学生因此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学习成绩也不断下降,最后成为学困生。

二、转化措施

(一)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端正的学习态度是有效学习的根本和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态度不端型学困生,教师要从学习态度着手,通过转化学生的态度,有效转化学困生。例如,教师经常激励学生、表扬学生,尤其在学困生取得一些进步的时候,要及时表扬他们。即使是态度不端正的学困生,他们也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而经常对学生表扬,能够让他们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当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通过目标激励学生奋斗,这也是端正学生态度、有效转化学困生的措施之一。

(二)帮助学生打牢课程基础

对于基础不牢固的学困生,教师应当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打牢基础。如今,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可以从网络上寻找合适的视频,或者自己给学生制作视频,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主观看,不断打牢基础。譬如,在讲解小数乘除法的时候,对于没有掌握整数乘除法知识的学困生,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有关于整数乘除知识介绍的视频,然后通过网络平台分享给学困生,帮助学生巩固基础。这样,学生学习小数乘除法的时候就不再吃力。

(三)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习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对于未掌握正确学习方法而导致学习吃力的学困生,教师应当传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指导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上就能高效听课。对于记忆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指导学生及时做笔记,尤其是课堂笔记,让学生及时记录下教师在课堂上强调的重难点以及补充的内容,方便课后的时候参考、复习。

(四)采取分层差异化教学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维和性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分层差异化教学法。譬如,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设置的教学目标难度要高一些,布置的作业难度系数也要适当提升,以便挖掘学生的潜能。而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學生,可以适当降低学习目标以及作业难度,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增强学生信心。这样的区别化对待,让每个学生都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持续前行,是转化学困生的有效手段。

结束语

造成学困生学习低效、费力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态度不端正、未打牢学习基础、未掌握学习方法等;当然,也有教师层面的原因,一些教师并未因材施教,实施的教学方法有偏差。在找到原因之后,教师应当根据原因分析来采取相应措施:对待态度不端正的学困生,应当帮助学生端正态度;对待基础薄弱的学困生,应当帮助学生打牢基础;对待学习方法不正确的学生,则传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采取分层教学法,对学生因材施教,真正实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

参考文献

华雪.中职学校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与转化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

猜你喜欢
转化措施成因分析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杀人案件的动机与成因分析
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措施与方法分析
对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几点做法
谈转化小学数学后进生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