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手钩花的技艺审美探究

2020-09-10 07:22王锐珠
摄影与摄像 2020年4期
关键词:传承与发展

王锐珠

摘 要:潮汕手钩花又称“通花”,是一种使用独特的钩针和纱线进行编织的传统潮汕工艺。潮汕手钩花通过各式各样的纱线、灵活多变的针法编织出许多极具潮汕地方特色和实用价值的服装配饰、家居产品、工艺品,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是潮汕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这一民间传统技艺从技术与艺术的双重维度展开研究。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审视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化生产的辩证关系,并援引民艺学的相关理论,探讨潮汕手钩花在现代设计领域的技艺特征。文章首先阐述了潮汕手钩花的起源和发展,并指出其文化内涵;其次主要从艺术和技术两方面对潮汕手钩花的技艺特点进行探究;再者实现对潮汕手钩花的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潮汕手钩花;潮汕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72 文献标识码:A

1 潮汕手钩花的概述

1.1 潮汕手钩花的起源和发展

1.1.1 潮汕手钩花的起源

潮汕手钩花最早可追溯到13世纪的爱尔兰钩编技艺。爱尔兰钩编技艺是以欧洲中世纪盛行的棒针蕾丝技艺为基础的,其主要是用钩针编织出立体感强的蕾丝,进而搭配在各种女性服装上,广受中产阶级以及部分上流社会妇女的喜爱,并迅速传遍欧洲各国[1]。十九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列强用武力强行打开我国市场,随著1858年《天津条约》的签订,汕头被迫开埠,基于沿海地区得天独厚的海路交通优势,越来越多的资本主义商品开始流入,一大批传教士为了传教,纷纷来到中国,许多传教士以传授钩针编织技艺的方式吸引民众入教,钩针编织就是从那时候传入我国的[2]。最早引入钩针编织的是当时澄海县盐灶,澄海县当时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纷纷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外商在潮汕地区设立工厂,并通过招募女性劳动力的方式进行钩针编织生产。当时潮汕地区把钩针编织称为“哥罗纱”,而“哥罗纱”是英文“crochet”的译音,是“钩针”的意思,在中国,又被称为“钩针编织”和“钩编”。1886年,德国传教士在传教时,发现潮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于是将自身掌握的钩针编织技术与潮绣相结合,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这一中西合并的技艺被称为潮汕抽纱。由于抽纱制作工序相对复杂,工匠们在潮汕抽纱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良,形成了独具潮汕特色的手工艺:“潮汕手钩花”。潮汕手钩花作为潮汕抽纱工艺的一种,近百年来一直是潮汕地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

1.1.2 潮汕手钩花的发展

随着汕头的开埠,帝国主义派出大量传教士到潮汕地区进行传教,传教士们为了发展教徒,用尽各种办法引人入教,许多传教士通过传授钩针编织技艺的方式传教。钩针编织逐渐演变为独具潮汕特色的潮汕手钩花后,由于手钩花制品的耐用性和美观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西方资本家们发现了这一市场契机,于是大量从女工手里收购手钩花,并将其运回母国进行销售,使得潮汕手钩花远销海内外,一度成为了潮汕地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3]。20世纪初,是国家民营资本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出台了各种支持民营资本主义发展的优惠政策,由于当时机械化生产的使用程度还不高,潮汕地区手工业也因此得以壮大。而随着日本的入侵,严重冲击了中国传统经济,由于海上交通的中断,原材料和成品都无法运送,潮汕地区手工业逐渐走向衰落。新中国成立以来,潮汕地区成立了一大批大规模的钩针编织公司,促进了潮汕手钩花行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潮汕手钩花这一传统手工艺受到了严重冲击。

2 潮汕手钩花的文化内涵

2.1 潮汕地区的文化背景

潮汕地区自古以来就有着“生儿弄璋,生女弄瓦”的说法,由于其独特的社会环境,性别差异的观念至今仍普遍存在。潮汕是一个宗教文化浓郁的地区,在普遍的潮汕家庭,男性一般扮演着家长的角色,在家庭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地位,以男权为中心的宗族观念深入人心,加强了潮汕地区女性对男性的依附,传统的儒家观念仍然束缚着当今社会的潮汕女性。由于潮汕属于沿海地区,出海捕鱼成为了潮汕地区人们谋生的主要途径,基于海上恶劣的条件,女性一般不适合从事,因此,潮汕地区女性一般依附于男性,在家相夫教子,用传统的“三从四德”的儒家观念,规范着自身的行为。基于潮汕地区独特的经济结构,男性劳动力大多出海捕鱼,女性劳动力则在家中,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剩余劳动力。自钩针编织传入以来,其精美的做工,简易的制作方法吸引了广大潮汕地区女性,经过不断的改良,最终形成独具潮汕特色的潮汕手钩花。潮汕女工将对自然、神灵的崇敬以及对生活的希望全部寄托于潮汕手钩花,使得手钩花制品能够真切反映潮汕地区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底蕴。由于钩针编织是在十九世纪中叶传入我国,不同的地区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纷纷对其进行改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钩编技艺。潮汕手钩花作为潮汕抽纱的一种,与其他地区钩针编织相比,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其蕴涵着潮汕地区独特的社会环境和传统文化。

2.2 潮汕手钩花的文化内涵

潮汕手钩花的文化内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看,手钩花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潮汕妇女寄托情感的重要载体。潮汕手钩花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精致的做工和儒雅的色调充分结合了潮汕地区传统社会环境,逐渐形成针法灵活、构思巧妙、色彩清雅等特点。(2)从潮汕手钩花的制作过程来看,手钩花具有顺、叠、匀、齐的特征,以其独特的款式形态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对潮汕手钩花的制作者而言,手钩花的制作过程也是一种个人情感的寄托,将潮汕地区的社会文化通过钩针的形式融入手钩花工艺品当中。(3)从图形上看,潮汕手钩花工艺品有款式多样的图形,甚至可以在这些图形上看到西方文化的影子,当然也有潮汕手工艺人的创新,这些创新直接来源于生活实践,是潮汕手工艺人智慧的体现。潮汕手钩花制作者在制作时,没有事先完成的图稿,而是靠直接口述的方式传授技艺,所有的设计都是手工艺人边思考边制作的,针数、线数往往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就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工艺品[4]。潮汕地区人民能以口述的方式将潮汕手钩花传承至今,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潮汕人民的辛勤劳动与智慧,一针一线都是手工艺人流传下来的宝贵经验。因此,潮汕手钩花技艺及工艺拥有深厚的潮汕地域文化底蕴。

2.3 潮汕手钩花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大大提高,机械化生产凭借其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迅速抢占了手工业市场,严重打压了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潮汕手钩花也未能幸免。当下,潮汕手钩花已经不再是潮汕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手工钩织相对于机织而言,人工成本相对较高,且效率较低,年轻一辈往往不愿传承这一传统手工艺。随着潮汕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走向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青壮劳动力的外流带来的是审美观念的变化,人们逐渐喜爱追求新颖、个性化的产品,对潮汕手钩花这一传统民间工艺的热情度大不如前。潮汕手钩花这一传统民间技艺,离不开潮汕地区的风土人情,必须通过“人”这一实践主体才能得以传承发展。虽然潮汕手钩花行业目前正处于发展的低谷,但其凭借灵活多变的款式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5]。

3 潮汕手钩花的技艺特征

3.1 潮汕手钩花的艺术特征

张道一老师将民间艺术定义为“本元文化”,认为民间艺术很好地将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又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潮汕手钩花作为潮汕地区传统的民间技艺,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以下主要对潮汕手钩花的造型、色彩、材料、风格等特征进行分析。

3.1.1 造型

潮汕手钩花造型主要体现为点、线、面的运用。“点”是指每一个手钩花制品都是由一个“点”即辫子针的起针方式开始的。每钩一针都形成一点,点与点之间因钩编手法不同而不同。不同手法构成的点给人以特别的节奏感和空间感,传达出不一样的韵律。

3.1.2 色彩

潮汕手钩花色彩要素主要分为单一的色彩搭配和鲜明的色彩搭配。单一的颜色搭配主要以米白、米黄色为主要色调,其特点是贴近生活实际,白色象征着纯洁、高尚,给人一种舒适、明快的感觉[6]。潮汕手钩花在色彩搭配上注重视觉美感,受潮汕人民普遍偏好大红大绿、大黄大紫等色彩的地域文化影响,如民间的一句俗语:“红红绿绿,图个吉利”。因此,在制作手钩花时往往也会选择较为鲜明的色彩。如此斑斓的色彩反映了潮汕地区人民丰富的思想感情,同时表达了潮汕女子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3.1.3 材料

据《考工记》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材料选取是潮汕手钩花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潮汕手钩花的材料主要是纱线,不同纱线钩织出来的手钩花制品肌理、视觉质感、触感等都有所不同。如我们常用的冰岛羊毛,钩织出来的手钩花质感松软,轮廓分明;布条线则肌理效果明显,整体较为厚实;牛奶棉做工精致,抗皱性强;珊瑚绒看似杂乱,但层次感强,肌理效果明显等。

3.1.4 风格

潮汕手钩花是潮汕地区传统民间工艺,体现了浓郁的潮汕地区传统文化。传统的潮汕手钩花制品具有图案雅典、色彩清雅、玲珑美观等艺术风格。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的不断交融,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当下潮汕手钩花风格独特,主要以花样新颖、款式多样、色彩丰富为主。潮汕手钩花的艺术风格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3.2 潮汕手钩花的技术特征

潮汕手钩花自引入以来,经过手工艺人们的不断改良,逐渐发展成为家喻户晓的手工艺品,是潮汕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相对于其他手工艺品,潮汕手钩花最为明显的就是其技术特征,文章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3.2.1 材料特点

潮汕手钩花的主要工具是钩针(见图1),手钩花的钩针主要由针杆、针柄、针轴和弯钩四部分构成,长度约为15厘米,最顶端是弯钩呈圆锥形,弯钩、针轴和针柄部分较细,方便手工艺者对纱线的控制,而钩杆部分较粗,方便手工艺者把握整个钩针。为了制作出精美的手钩花制品,对纱线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手钩花的纱线材质主要分为纯毛、化纤和混纺三种。其中最常用的纱线是纯毛中的棉纱和混纺中的晴纶纱。

3.2.2 针法特点

(1)起针方式

潮汕手钩花的针法特点:右手拿针,如握笔般握住钩针针柄,中指上下移动,左手食指撑开纱线,中指与拇指握住已钩织的部分,边钩织边用中指按压针圈(见图2)。钩针的起针方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基础起针法:用辫子织法和锁针编织,钩成像辫子一样的形状(见图3)。

第二,环形起针法:由中心为起点一圈一圈向外钩织,形成环状(见图4)。

(2)基础针法与造型针法

1)基础针法:潮汕手钩花的基本针法主要有辫子针、短针、长针等(见表1)。

2)造型针法:造型针法主要包括枣形针、爆米花针和萝卜丝针等,这些针法都是在基础针法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较之于基础针法,造型针法的图案更为丰富[7],更能呈现出立体感,给人以独特的审美视觉(见表2)。

4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喜爱手工艺品。潮汕手钩花是国内外文化积极交流相互结合、相互碰撞的产物。潮汕钩编服装,汲取了潮汕地区民间艺术的精华,结合到现代服装,运用于生活中,是潮汕民间艺术再生的方式之一,体现了潮汕手钩花的实用性和灵活性。我们可以亲切感受到潮汕地区传统文化对当地人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直接反映了潮汕人民的物质需求和审美观。潮汕手钩花家居用品不仅实用性强,且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深得广大民众的喜爱。同时,潮汕手钩花在工艺品上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因其精致的做工、柔软的手感,得到了广泛消费者的喜爱。因此,传承与发展这一民间技艺成为了我们新一代设计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黄淳青.潮汕钩针编织工藝研究与传承[D].广东: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

[2] 柯宇丹.潮汕抽纱与潮绣辨析及传承[J].丝绸,2015,52(10):51-55.

[3] 陈雪峰.潮汕人的客家化初探[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40(05):7-14.

[4] 吴文轩,邓亮生.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的区域文化价值[J].艺术百家,2012,28(S1):38-40.

[5] 杜延.潮汕抽纱艺术特色认知与传承发展[J].丝绸,2017,54(05):62-68.

[6] 骞海青.钩针编织的发展与创新——评《钩针编织基础》[J].印染助剂,2019,36(02):65.

[7] 韩笑.手工钩针编织的创新设计与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2.

猜你喜欢
传承与发展
试论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浅淡德宏瑞丽傣族传统舞蹈迦楼罗舞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河北民间音乐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
杜尔伯特蒙古族短调民歌探微
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戏曲传承与发展
河南大调曲子传承与发展新途径研究
现代计算机技术对赣南采茶舞蹈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