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2020-09-10 20:37马菁代静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2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高中历史

马菁 代静

摘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家国情怀在五大素养中最具人文特色、最能贴近人性,是核心素养中的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是德育教育的永恒主题。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家国情怀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2-222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晰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观念和行动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同年,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更为清晰准确的提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

一、什么是家国情怀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该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1]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课程标准将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体现出对高中历史课程所承载的培育和涵养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的高度重视和深切七万个,是历史课程中历史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历史价值观素养不仅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而且是历史学科课程目标中的最高层级,是历史教育的根本旨归,在五大核心素养中居核心地位。[2]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增强个人民族认同感、国家认同感的重要体现,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思想保证,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情操沉淀。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

1、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家国情怀

《中外历史纲要上》“活动课: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一课中指出,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我国儒家经典《礼记?大学》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解释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密不可分。一个人树立治国的志向,首先要从修身齐家做起,成为历代有志之士的追求。通过高中历史的学习,每个爱国学子都要把增长知识、学好本领与国家的富强联系起来。通过个人学习、小组合作和班级展示等方式,了解我国統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加深对家国情怀的认识和感悟。通过学生活动,自学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完成研究报告,在各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形成全班的成果汇报材料。

2、通过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感受家国情怀

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认识转化为信念并不是靠行为的频繁重复完成的……认识,只有在行为方面能给孩子带来正义感,能使他激动,能使他心灵上产生欢乐感和兴奋,并能振作的情况,才能转化为信念……因此,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只有播种在这片土壤上,种子才会萌发出幼芽来。”[3]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要引导学生开展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家国情怀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能够明白自身应该在社会上、在家庭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为了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采用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的形式来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如教师在教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课时,教师在授课前,可以从网络上搜集与本课有关的相关视频、图片以及文献史料等,并进行有效的整合,在课堂教学时,应用多媒体演示,有助于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

3、通过探寻历史,凸显家国情怀

通过访谈自己的祖辈、父辈、查阅家谱、地方志或其他相关资料,探寻自己家族的历史,选择其中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家族成员,以“我的家史——家国情怀”为题,撰写历史习作,在全班交流。

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活动,在写作中凸显家国情怀,它是由中国社会史学会主办,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担任学术指导单位,全国唯一面向中学生的历史写作活动。主要是鼓励中学生写自己身边的历史,写家史,村史,校史,地方史,不割裂历史和现实的联系,让中学生发现身边的历史,感受家人和地方的奋斗历程,以小见大,小人物大历史,希望中学生能从自己身边人的人生经历,地方的历史变迁来折射国家和民族的复兴道路的艰难历程。

4、名言推荐感悟家国情怀

千百年间名家辈出,佳作云涌。从儒家修身经世的深邃理路到道家恬淡无为的放达情怀,无不包涵着积极深刻的思想文化厚重底蕴和感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指导学生搜集中国历史上关于家国情怀的名言名句,如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录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赵一曼的“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钱学森的“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等,在全班交流。无不向我们展示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爱国热忱、乡土情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中,要更多的探寻家国情怀素养研究的视角,不仅是高中历史改革的需要,也是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民族意识的需要。高中历史教学加强家国情怀教育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在教学中该素养的落地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我们今天身处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目标实现的新时代,历史课堂更需要渗透强烈的现实关怀,让历史常读常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

[2]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61页

[3](苏)苏霍姆林斯基:《公民的诞生》,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320页。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高中历史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谁咬得更厉害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少女情怀总是诗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