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校园应急处理方法

2020-09-10 22:37周美珍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调查

周美珍

摘要:学校是教学的地方,但现今小学很少有不发生学生之间闹矛盾的时候,所以,应急事件的处理是除教学之外的学校教育最关键的环节。是促使文化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冷却;换位;调查

随着社会进步,小学教育的步伐随之加速,教学与应急之间常常在时间上融合而无法分割。学生之间产生矛盾时,家长及社会对老师的期望与日俱增。处理好应急事件,是教师艰巨的任务,教师的办公室是应急事件的大厅。我从如下几点交流一下我的粗浅见识。

一、冷却法

小学生年纪尚小,情绪激动,思维简单,遇事不经头脑,容易受外界的刺激。遇到不高兴的事便吵闹不休。往往让周围同学激起千层浪,其实他们自己并无大碍。

老师在学生产生矛盾的时候,不要急着给哪一方下定论,因为学生年幼,行动与思维往往易于冲动,常常因为小事吵吵闹闹。遇到这种情况,老师首先要做的事是让学生双方到老师身边,在安静的环境下面面相觑,等候他们的情绪沉寂下来,表情悠然下来,老师再慢慢处理他们之间的矛盾。

案例:那天課间,一年级小净在教室里伤心的哭起来了,几个小朋友便急匆匆地跑到办公室里找老师,老师迅速到教室,看到小净正在掩面抹泪的哭闹一番。老师问他:“怎么了?”小净哭得可凶了。几次相问,小净便不说话,且哭得更凶。只是眼睛一直盯着同桌小慌。老师追问小慌,小慌说并没有逗小净。老师将小净带到办公室,并让其坐下,给其擦泪。慢慢地,小净有了好转,老师问:“还疼吗?小慌伤到你哪了,老师给你看看行吗?”这时候小净表现出茫然的样子。老师说:“刚才你哭是哪疼吗?是被小慌打了吗?让老师看看好不好?如果小慌打疼你了,老师帮你教育他好吗?”小净并不出声,老师再追问:“小净,小慌打你了吗?”这时候小净开口了,说:“没有,他把我的橡皮弄掉了,又捡起来,可是橡皮变脏了。”“哦,原来如此,我的天哪!”老师说,“来,我们找小慌去。”我和小慌带着小净把橡皮洗了洗,小净脸上便出现了笑容,我和小慌也笑了。

二、换位法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也是学生矛盾的主导。相对教学的主导,学生矛盾的主导如果处理不当,愤怒的家长们,将如毒虫猛兽般疯狂地、肆虐地轰击他们平时曾经尊重的老师,且将孩子的问题转嫁给老师。到那种时候,即使老师知道家长翻脸比翻书还快,那又如何?无奈,只有无奈。谁叫孩子与他们才是一家人呢?不对,是两家,或者是多家,甚至是呈现双方集群式的。到那时候老师不是弱势群体,那谁才是?难道是家长?不,当然是老师。在这种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产生的时候,老师只有冷静,冷静的进行换位。我要说的换位其实是老师的换位,因为你根本无法让愤怒的家长换位。那么老师要进行哪些换位呢?下面我就谈两种:

1 换位自己是受制方的学生和家属。因为受制方最容易产生委屈,有委屈就有冲动,有冲动就会付出行动,有了行动就会导致不可收拾的残局。因而对受制方,老师在情绪方面要多加照顾。

2 换位自己是施制方的学生和家属。其实施制方的人往往也是受害者。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谁说不是呢?往往受制方的学生,要么平时处人不自律,要么家庭教育浮夸自傲,导致小孩与他人交往时,东触西磨讨人厌,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施制方往往是平时被对方惹烦了,积压的怨气爆发后才施治受制方的。因而老师对施制方应以理服人,先对其讲清利害关系。要求静听对方倾诉,再让施制方适当地对受制方进行道歉。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应当对受制方及施制方进行情绪布控。目的只有一个:矛盾得以调和。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会飘到九霄云外去的。

案例:四(1)班的男生叫小痴,四(2)班的女生叫小敏。小痴因生病自小就有了引发性精神性疾病,常常因师生对他的召唤而雷霆万钧,但出于对他的保护,并不是所有人都认识他。那天,小敏见小痴没有关水龙头,就劝他关掉,就此引发了小痴对小敏吐痰、泼水。小敏将手中的水桶抛向小痴,小痴的嘴角被弄破了,流了一点点血。这下糟糕了,一向被娇宠的小痴受伤了。下午,小痴妈妈就找上学校了,似是而非地、添油加醋地说了许多小敏的不是。小敏也被吓坏了,怎么办呢?老师将小敏的妈妈召唤到学校。小敏妈妈经过与小痴母亲的交流,才知道小痴和小敏他们两家是邻居的。但是因为小敏母亲一直在外地打工,对小痴的情况并不了解。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小敏母亲才初步认识了情况,也领悟到了老师的难处,于是主动提出带领小痴去处理伤口。听到小敏母亲的说法,小痴母亲态度180度翻转,说小痴不用去医院看了,因为小敏不是故意的,而且表明自己喜欢小敏母亲的态度,说小孩子吵架本属常事,不足为怪。

三、调查法

小学生之间产生不明事故的时候,就会出现反噬现象,而且这种反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反弹。由于家长对孩子的疼爱及对对方的意见,筹码随时会加深、加大,使老师无法当机立断。每当这个时候,老师只有些耐心劝导家长,稳住家长的情绪,寻找新的解决方法。

(1)调查指控方。老师一定要耐心细致地问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委。并单独到现场交流指认。对事件发生的过程,老师要有明细的了解。

(2)调查被指控方。老师将被告学生带到指控方指认的地点,单独与其交流当时发生的情况,指认事件发生的情况。对两方的言说,老师要有清晰的分析力度。

(3)调查目击人。即将指控方及被指控方口中的目击人集中起来,老师带领双方及家长到现场让目击人指认当时发生的真实情况。由于每个人的述说可能带有偏见,教师应循序渐进地让多个目击者指认述说当时发生的真实情况。在关键环节方面,教师应重点让目击者重点陈述,让观者明确了解事故发生的真相。

其实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常常对已发生的事情不太清楚,但是家长情绪上的不良因素,往往使对方对情况的认识偏离了事情发生的真相。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不能因任何一方的原因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事件作出判断,而只能耐心细致地牺牲一些时间和精力,对事件的原委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和呈现,否则会引火烧身。

案例:我班小宝在体育课上摔伤了脸。第二天,小宝反映到我这了,说是小壮将他从秋千上掀到地上的。我看了他的脸,有点疑惑,因为小宝的额头只是有轻微的表皮擦伤,腿部的皮伤也如此,不像砸伤的样子,怎么回事呢?我找小壮问了下,小壮说他并没有掀小宝,是小宝自己从秋千上滑下来的。果然和我想的有些像。但是下午小宝的爷爷来了,一口咬定是小壮掀的小宝,而且小宝爷爷不顾老师的劝阻去喷小壮。小壮又惧又屈,脸色变得煞红,我只好把小壮拉到身旁护起来。小宝的爷爷仍然不依不饶地乱喷一通。我屡次要求小宝爷爷到现场看看,可他老人家偏不去,还说我偏袒小壮,很快就回家去了。我只好叫上小壮和小宝,以及当时在荡秋千的相关同学到现场去言说,并将一切录制下来。通过同学们的现场指认,表明小宝确实是自己摔下来的。因为当时小壮正在和一位同学在两米之外捡石子玩呢,他听到小宝摔倒的叫声才跑过去扶小宝的。正因为小壮扶了小宝,才被小宝误认为是掀了他。我将现场调查的视频发给小宝爷爷,事情才有平息。

唉,学校教育真是一门繁杂的工作啊!当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教师只有多想办法,婉转迂回地与每一位学生,与每一位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唯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走得更顺更远。

猜你喜欢
调查
关于“网红经济”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汤家坪钼矿尾矿库水文地质环境调查与分析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