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争霸为什么失败

2020-09-10 07:22张宏杰
清风 2020年3期
关键词:宋国管仲齐国

张宏杰

宋襄公争霸的失败,说明争霸仅有道德优势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强大的实力。

知名历史学者,著有《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坐天下很累》《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等

公元前643年,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去世了。诸侯失去共主,谁来充当新的诸侯领袖呢?

强人时代,总是人亡政息。一位霸主去世之后,齐国诸公子争立,齐国大乱。齐国权臣立了一位没有继承资格的公子为君,太子昭逃往宋国。

宋国在周代诸侯中地位非常特殊,它不是周王的兄弟之国,也不是亲戚之国,更不是功臣之国。它是被周朝推翻的商朝的后代。宋襄公急公好义,率领曹、卫、邾等国军队平定了齐国之乱,太子昭在宋帮助下被立为国君,安定了国际秩序。

宋国此举获得了各国的赞赏,而宋襄公又是一位对中原文明极具责任感的贵族。襄公作为长子,在继位之初,认为庶出的自己的兄弟子鱼更有能力,因此想让位于他。在子鱼拒绝以后,襄公还拜其为自己的相国。齐桓公去世后,宋襄公感觉自己是站出来领导各国继续尊王攘楚的时候了。

公元前638年(楚成王三十四年,宋襄公十三年),宋国联合卫、许、滕等几个国家,南下迎击楚国,企图接过尊王攘楚的大旗。双方在泓水(已湮,故道在今河南柘城西北)展开了一场大战。这场大战,因为宋襄公那个“蠢猪式的仁义”的标签而广为人知。

《史记·宋世家》对这次战争的经过与结局记载如下。

冬十一月,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楚人未济,目夷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陈,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陈。”陈成,宋人击之。师大败,襄公伤服。国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于厄,不鼓不成列。”

也就是说,在这场战争中,宋国军队列好了阵,楚国军队渡过泓水来交战。宋国的军官对宋襄公说:“楚军比我军人数多,我们应该趁他们正在渡河马上发起进攻,那樣楚军必败。”

宋襄公却回答说:“不行,要等他们排好队形。”结果是等楚军全部渡过河,并且排好队列后双方才开战。宋军因寡不敌众,落得大败,宋襄公也受了伤,第二年悲惨地死去。当时宋人埋怨宋襄公,宋襄公却说,他遵守的是周礼中的战争规则,即“敌人处于险地,不能乘人之危;敌军没有做好准备,不能突施偷袭”。

这一戏剧性的故事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桥段之一。

用今人的眼光来看,这位宋襄公确实愚蠢呆板得可以。但是如果我们对宋襄公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就会知道他的选择,其实是由当时的环境和宋国的文化传统决定的。

春秋以前的作战方式和战争理念都与后世有很大的不同。春秋时期的军队都是以贵族为主体,战士人数不多,几百辆战车而已,每次战争一般不超过一天。因此那个时候的战争更像是一次大规模的绅士间的决斗。贵族们在战争中比的是勇气和实力,偷袭、欺诈、乘人之危都是不道德的。正如徐杰令所说:“春秋战争礼最大的特点,在于讲究承诺,遵守信义,不以阴谋狡诈取胜。”宋襄公所说的“不重伤(不让人二次受伤,就是不攻击伤员),不禽二毛(不俘虏老年人),不鼓不成列(对方没有排好队列时,本方不能进攻)”,和《淮南子》所说“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正是那个时代普遍的战争规范。

刘再复认为“原则精神”也是贵族精神的核心内涵之一,他说所谓原则精神,就是遵守游戏规则、游戏原则。贵族时代的战争讲规则,讲“不打不成列”,不偷袭、不埋伏等等,都是讲规则。作为贵族,最基本的要求,是一定不能越过道德的边界,不仅要守住游戏的原则,而且要守住心灵的原则。

很多史书肯定了宋襄公的做法。比如《公羊传·僖公二十二年》对此事的评价是:“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认为即使周文王遇到这种情况,也不会比宋襄公做得更好了。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说:“襄公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襄公既败于泓,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曪之也,宋襄之有礼让也。”就是说宋襄公虽然失败了,但是很多君子认为他值得赞扬,他们感叹在礼义缺失之时,宋襄公却依然秉持礼让精神。司马迁也认为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大概也是由于他的仁义吧。

不过,泓水之战宋襄公的失利,标志着以优雅为首要追求的周礼文化向以效率为主要目标的竞争文化的转变。鉴于宋襄公的悲惨结局,在以后的战争中,背信弃义、偷袭等开始萌芽。宋襄公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坚持周礼,对历史的影响却是这样。

泓水之战,表明中原文明的失败,宋、郑、曹、卫等重要中原国家都在楚国的威逼利诱之下与之结盟,黄河以南几乎都成了楚的天下;楚国并在齐国边境的谷邑(今山东东阿)驻军,明显将征服的下一个目标指向了日益衰落的齐国。一时间,楚国有了入主中原的架势,华夏诸邦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点。

宋襄公争霸的失败,说明争霸仅有道德优势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强大的实力。事实上,在齐国争霸的过程中,齐国君臣都意识到,只有国家强大了,才有能力对外施加影响。齐国首相管仲的话就很有代表性,他说:“内政不修,外举事不济。”

换言之,欲霸诸侯,必须从治理内政开始。在齐桓公尝试出手领导诸侯之前,在齐桓公的支持下,管仲开始了以“奖励耕战,通工商鱼盐之利”为核心的旨在富国强兵的全方位改革。包括选贤任能的政治改革;“作内政而寄军令”的军政制度改革;“均田分力”“无夺民时”、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轻敛薄税的经济改革,从而为桓公创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用《管子·小匡》的话说:“三岁治定,四岁教成,五岁出兵。有教士三万人,革车八百乘。”又说:“君有此教士三万人,以横行于天下,诛无道,以定周室,天下大国之君莫之能圉也。”

孔子因此认为,管仲是中原文明得以延续的大功臣,他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袒矣!”(要没有管仲,我就得披着头发,袒露左臂,穿夷狄的服装了。)而宋国作为一个只有二流实力的小国,争霸未果,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宋襄公去世后,历史在寻找新的霸主。

本刊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单位

理事长单位

湖南建工集团

副理事长单位

湖南省公安厅

长沙市人民政府

长沙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省沙坪建设有限公司

湖南省体育局体育彩票管理中心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省司法厅

湘潭市人民政府

湖南省湘潭昭山示范区管委会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湘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湖南石油分公司

湖南省常宁市水口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猜你喜欢
宋国管仲齐国
蜗牛的故事
老马识途
鞭长莫及
远水救不了近火
管鲍之交
管仲:我给你们唱个曲儿
鞭长莫及
鲍叔牙与管仲
秉笔直书
颜氏家训千古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