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实施创新教学的实践

2020-09-10 10:53刘河仙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1期
关键词:小节节奏想象

刘河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256

音乐富于想象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0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节奏的创作,歌词的创编,动作的创新等。那么,如何凭借音乐学科的优势,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示范实践加评优

音乐课上,可以引导学生从模仿到实践的过程中,结合聆听、演唱、表演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1.示范模仿打基础

唱唱、动动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两大块内容,它们都需要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模仿,以达到为提高创造性技能打好基础的教学目标。如我在教学《雏鹰之歌》一歌时,先用饱满的声音、欢乐、自豪的情绪范唱,展现少先队员朝气蓬勃、欢乐向上的精神风貌,学生从学歌谱——学歌词——歌曲处理的过程中,在这个情感基础上模仿,以至能有感情地用欢快、自豪地歌声来演唱歌曲。

2.实践升华会创新

在老师示范、学生模仿了以后,并未完全达到所定的教学目标,还需要通过学生的反复实践。如在口琴“6”“7”“i ”三个音的教学中,学生知道了“7”“i”两音颠倒位置的原因和它们的吹法后,组织学生反复地练习,并用多种方法,如顺吹法、倒吹法、点吹法的训练,促使他们掌握这三个音的吹奏,并且在这反复实践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如何吹奏这三个音的属于自己的一种方法。因而在学吹“5 6 7”三个音时,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实践是提高学生音乐创新技能的根本途径。

3.评优比较再提高

课堂教学中的评优是激励创造热情和掌握评判优劣标准的可行途径。通过比较可以鉴别学生掌握水平和创新水平的高低, 以此促进学生达到更上一层楼──再提高的根本目标。例如学生会吹“6”“7”“i”三音后,组织进行小组间的比赛、个别的评优等,鼓励学生再度实践,每次练习规定目标、检查结果、比较评优;然后把此三音放入练习曲中,增强练习的难度,给予学生再度创新的时机,评优比较,提高学生的吹奏水平。

二、听唱动“境”齐拓宽

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送给他们的先决条件。”由此可见,音乐课需要多种途径和方法,创造提供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营造萌发学生创造欲望的情境。

1.创设情境,孕育创新想象的空间

小学阶段的儿童好动,注意力不够持久,他们乐于接受的不是抽象、生硬的说教,而是生动、形象、感兴趣的事物。因此,我常把音乐教材内容编成故事形式导入新课,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布置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发挥创新的空间。如我在教学《走呀走》一课时,安排了一个“小鸭子找朋友”的故事,从基本训练到欣赏律动教学到歌曲教学,把乌龟走与小白兔跳的不同律动,老爷爷、解放军和小朋友的出现全设计在这一故事中,学生学得既新又奇且妙,并提供了学生想象的空间,从中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

2.听听唱唱,增强创新想象的欲望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生的音乐感觉首先是从“听”开始的。聆听一首乐曲,不同年龄、层次、性格的听者,常有不同的联想和不同的理解;同一人在不同时间、环境下听同首曲子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正说明了音乐本身为想象之翅的展开提供了相当广阔的自由天地,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极妙良方。如一年级欣赏曲《快乐的小熊猫》是一首管弦乐曲,它用那丰富的音色和音调描写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在教学时,我充分发挥音乐本身的魅力,在听音乐的同时,不时通过教师神态、表情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3.游戏表演,激发创新想象的热情

心理学知识表明:少年儿童很多信息、才干和认知都是从游戏中得来的,而且根据左右脑均衡发展的科学理论,我们要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即兴而动。 如在《春天里》一课的歌表演教学中,大家已经学会唱了,我就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为歌曲创编动作:“春天来到了,天气暖和了,树绿了,草发芽了,花开了,多美呀!太阳公公朝我们眯眯笑,池塘里的青蛙呱呱叫,一排排的燕子也飞回来了……。”接着老师示范一组动作,让学生自己评优,选择好的动作来补充。

4.填填画画,拓宽创新想象的视野

美术和音乐同属形象教育的范畴,有其相通之处。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生动有趣的图画,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丰富想象,如《可爱的羊群》教学时,出示插图: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羊儿在吃着嫩绿的草,一个牧童在吹笛子……学生的思绪乘着想象的翅膀,被带入茫茫草原,优美的歌声便回旋于耳际。又如在学完了《春天里》一课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你能将这首歌画成一幅画吗?”太阳、燕子、青蛙、草、树、花,五彩缤纷,美极了。这很好地体现了歌词内容,学生的创造力也得到了发挥利用。

三、技能思维双优化

音乐教育活动中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促使学生创新的資源,教师要积极,及时地引导学生创新,通过训练学生创造性动作带动创新思维的发展,达到技能和思维双优化的目标。

1.节奏的创造

节奏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与旋律相比,节奏更为直观。在现实生活中各种不同的节奏到处可见,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节奏,在模仿节奏的游戏中加强节奏创新意识的渗透。如:

小鸡叫:叽叽 叽 叽叽 叽

母鸡下蛋:咯咯咯咯 大  咯咯咯咯  大

老师口令:预备……起——

宣传口号:好 好 学习

还可以进行节奏接龙的创作练习,老师拍打两小节的节奏,第一个学生重复其第二小节,并即兴接下去一小节。这样前一小节是节奏的记忆,后一小节则是节奏的创新。

2.歌词的创编

教学实践告诉我,学生对于他们最感兴趣的部分歌词内容会反复演唱,有时甚至填上自编的新词嬉唱,这时教师应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创编歌词。我在教学一年级《走呀走》一课时,最后一环安排了“根据歌词模式创作新歌词”的内容,学生根据本堂课中的欣赏律动(鸭子走、小兔跳、乌龟走)自编了歌词。学生的创造热情很高,创新意识和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3.动作的创造

瑞士著名音乐教育家达乐克洛兹,创立了“合乐动作”教学法,即学生根据音乐自由编配动作,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示范→实践→创造”的训练过程,使学生慢慢脱离教师的示范,而通过自己的想象,尝试实践来创编动作,体现动作 与音乐的吻合性和其创造性,使创新思维在玩乐中自然得以发展。

总之,创作是无止境的,而音乐课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优势也是无可比拟的,我们应充分发挥音乐本身的魅力,激发兴趣,丰富形式,让创新成为音乐课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新丝路学校

猜你喜欢
小节节奏想象
快乐的想象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快把我哥带走
一生
节奏
轻快漫舞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
节节草的秘密
演奏西贝柳斯《d小调协奏曲·作品47号》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