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2020-09-10 13:51徐玲玲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实词文言含义

徐玲玲

实词是文言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是我们理解文言文的前提。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掌握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希望大家能够学以致用。

一、迁移联想,“借力打力”

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善于联想,巧妙迁移,“借力打力”,推断出文言实词的含义。具体可以这样做:

(1)联系已学过的课文,迁移旧知识。正所谓“题在课外,功在课内”,同学们要善于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推测出文言实词的含义。比如,要理解“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有愧色”中“及”的含义,我们就可以联系课文《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中的“及”,推断出其含义为“等到,到了”;要理解“一日,奏欲置酒延众侍从”中“延”的含义,我们就可以联系课文《桃花源记》中“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中的“延”,推断出其含义为“邀请”;要理解“孤往者尝为邺令”中“尝”的含义,我们就可以联系课文《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中的“尝”,推断出其含义为“曾经”。

(2)联想成语。成语多源于古汉语,保留了文言词汇的基本义。我们可以联想相关的成语,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比如,要理解“扪烛而得其形”中“扪”的含义,我们可以联想成语“扪心自问”,推断出“扪”是“摸”的意思;要理解“声非加疾,而闻者彰”中“彰”的含义,我们可以联想成语“欲盖弥彰”,推断出“彰”是“清楚”的意思;要理解“轲自知事不就”中“就”的含义,我们可以联想成语“一蹴而就”,推断出“就”是“完成”的意思;要理解“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中“速”的含义,我们就可以联想成语“不速之客”,推断出“速”是“招引、招致”的意思。

二、抓住对句,“同位见义”

古人写文十分讲究句式对称。在一些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中,处于相对位置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对。同学们若能抓住这些对句,关注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就可以轻松推断出文言实词的词义。

例如,《醉翁亭记》中的“朝而往,暮而归”一句,“朝”对应“暮”,“往”对应“归”,两组实词意义相反,即“早上匆匆而去,傍晚急急而归”。《岳阳楼记》中的“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北”和“南”相对,是名词活用为状语,分别意为“向北”和“向南”;“通”和“极”意思相近,都有“到达”之意。《与朱元思书》中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湍”对应“猛浪”,“甚”对应“若”,“箭”对应“奔”。箭为名词,故“奔”应是动词活用为名词,指“奔马”。

三、联系语境,“瞻前顾后”

都说“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词语所处的语境不同,词义往往会有所差异。同学们在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时要注意联系语境,“瞻前顾后”,务必将字词置于句子中去理解、分析、探究,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揣摩,切忌主观臆断。

比如,“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和“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都出自苏轼的《石钟山记》。一些同学在阅读时往往把两个句子中的“言”都理解为“说”。根据前文语境可知,郦道元对石钟山的命名有看法,只是在表述观点时说得不够详细,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第一个句子中的“言”为“叙述”的意思。之后,我们再联系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及历史背景来看,渔工水师大多文化水平较低,他们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因,却不能将其用文字记录下来。所以,第二个句子中的“言”是“记载”的意思。

又如,要推断出“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一句中“贾祸”的含义,我们就要根据上文的内容来思考、分析。原文是说针对郭永的抗上举动,有人劝告他不要招惹祸患。对于“贾”字虽然可以由“做买卖”这一义项引申出“消除”“除去”的意思,但在具體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则可推断出它的另一含义为“招引”“招惹”。

总之,要正确推断文言文实词的含义,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一方面要注意积累文言知识,另一方面要重视方法和技巧,努力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猜你喜欢
实词文言含义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
掌握文言文阅读中的“实”与“虚”
每个袋子里总有坏土豆
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实词词义猜想与推断
高考文言实词释义的误区与对策
鼹鼠牌游乐场
对《文言是母语吗?——解读内地〈课程标准〉一思》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