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方式探寻

2020-09-10 07:22杜得胜
高考·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参与意识高中数学培养

杜得胜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我国教育教学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更新其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创新与更新教学方法,同时,教师作为言传身教的指导者与引导者,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丰富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本文主要分析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现状,阐述高中数学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意义,探讨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参与意识;方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新课程的推广与实施,我国高中数学已经逐步走上新课程的轨道。为了能够更好的在新课程理念下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当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一、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

首先,高中数学有大量的解答、计算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到枯燥,部分学生基础较薄弱,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无法集中,跟不上教师的思维,不能理解透彻所学的知识点,课后缺乏巩固,不能有效的灵活运用课上所学的知识。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厌学的心理。

其次,以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多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教师不够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与解题能力的培养,不能发挥教学的意义,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对掌握数学知识的需求。

第三,部分教师在思想上有所懈怠,课堂教学中教学责任心有所欠缺,对知识把握度不够,对数学课程的理解性较弱,不能在教学方法上加以创新,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丧失了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水平,

二、高中数学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重要性

(一)参与意识的内涵

高中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参与意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再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理解知识的特性,获得经验。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观察、推理以及实验等方面的活动去理解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重要性

新课标要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获得丰富的教学经验。不难看出,高中数学新课标提出的很重要的教学目的与基本原则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其核心思想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发展,通过加强学生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培养其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思维互动与沟通,由于高中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与实践性等特点,学生需要深入理解知识点,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学好高中数学,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极其重要。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措施

(一)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创设情境教学是非常好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创设实用性问题情境,把问题具体化。在这样的情境下,让学生参与其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3.1《随机事件的概率》时,教师提出问题“将一枚硬币连续投掷三次,出现两个正面,一个反面的概率是多少?”运用生活当中的实例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与好奇心,可以让学生拿出硬币试验几次,在进行概率知识的讲解,运用画树状图可以得出投掷硬币会出现8种可能性,出现两次正面、一次反面有3种情况,所以将硬币投掷三次出现两个正面,一个反面的概率是3/8。

高中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与实用性的学科,它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进行情境教学时应多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几何概型》时,教师以生活场景为情境,假设妈妈定了报纸,送报纸的人会在早上七点到八点送达,但是妈妈会在七点半到九点间离开家,问在妈妈出门前能够送达报纸的概率是多少?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二)分组合作学习加强学生参与意识

部分高中生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很容易出现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学习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古典概型》时让学生举出生活中运用古典概型这一知识点解决的实际问题,将学生分成小组,小组中既要有成绩较好的学生,也要有基础中等或者偏差的学生,让他们以及参与讨论,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导致学生上课提不起兴趣,感觉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種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耳目一新,让高中数学课堂变得轻松、有趣。例如:在学习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由于这个知识点立体感较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学生的空间立体感,将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提高教学效率。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光晗.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114-115.

[2]王雪梅,李龙华.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1):83.

猜你喜欢
参与意识高中数学培养
数学课教学中学生良好参与意识的培养
浅议初中数学体验式教学学习法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