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地域文化思维培养

2020-09-10 14:33史倩
音乐世界 2020年3期
关键词:民歌声乐四川

史倩

摘 要:高校声乐教学活动既是作为演唱技巧的传授,也是一种艺术思维的培养。四川民歌作品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离不开对本地区地域文化的深切解读与融会贯通,而其中地域文化思维的培养对高校声乐教学而言也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使师生可以从中获得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浸染和思想启示,亦可拓展传统声乐教学的范式与文化实践空间,这对于四川民歌等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应用、对地域文化思维的当代传衍等也能够发挥较大的综合价值。

关键词:四川民歌;声乐教学;地域文化

一、引论

从艺术作品的结构层次上来看,声樂作品是由外显的物质形式层面和内存的精神内涵共同组成的,除了需要展示出基础发声、演唱技巧、综合呈现等形式之外,演唱行为背后还承载着演唱者的审美观念、阅历经验以及作品所内存的深厚文化底蕴、艺术精神。由此可见,在高校的声乐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去关注其外显层面(形式、途径)的训练和研习,还需要关注其内存层面(文化、思维)的认知与培养,方才能够让教学活动获得更好的综合效果。

高校声乐教学关注地域文化思维的培养不仅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形式,加深对文化的艺术感悟和文化体验厚度,也可以将传统的声乐教学领域拓展至音乐学、艺术美学、艺术管理、非遗保护等更多专业领域,让不同地区的传统音乐文化借由高校这样的优质资源平台,使其得以更好的活态、高效、拓展性的实践应用,逐步构建起更为多元的人才培养机制。高校在未来的声乐教学中将会更为关注于地域文化的发掘以及在演唱思维培养中的实际应用,这已然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同时,这也使四川民歌等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声乐教学的应用中,更加凸显出地域文化思维培养的巨大效力及其现实价值。

二、地域文化思维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若想成为一位艺术家,需要厘清可供艺术创造的纯粹的内在机制,也需要把握好这个机制的基本导向和运作效率——即艺术创造力与其案例实践[1]。 在这之中,除了需要艺术家具有较高的艺术敏感性、充沛的想象力、高超的艺术之外,还需要他们拥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思想和丰富的社会生活经历、文化前瞻意识。对于一个优秀的声乐演唱者,更是理应透过他们对作品的深刻解读以及高超的演唱技巧去传达出内心的文化认知、思想态度、充沛情感,从地域文化思维的培养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定位,并由此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修养。

许多现实案例已经可以说明,高等院校中的声乐教学不仅需要让师生拥有高超的演唱技巧、丰富的舞台经验,更需要他们对地域文化中的艺术美学、文化内涵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知——所以,由此所进行的地域文化思维培养活动便显得非常重要。四川地区有着丰富的传统音乐资源,以四川清音,四川扬琴,藏、羌、彝民歌,薅草锣鼓等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这不仅都是高校声乐研究中独树一帜、自领体系的文化综合体,也可以使之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发挥极大的应用价值。从许多四川民歌中,我们可以窥见其含有的深厚地域文化思维——这样的思维在四川民歌的历史演绎中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是其鲜明艺术特色的缘起,更是四川文化浸染下当地民众集体审美精神、民俗生活相、现实观照的重要载体,也见证了四川地域文化的衍变、交融、呈现。从四川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等对于地域文化思维以及人才培养应用的方向来看,四川民歌的应用维度是非常广阔的,它无论是其对整体的高校教学体系、舞台表演范畴,还是对学术研究而言,均可发挥较大的综合价值。

首先,将地域文化思维融入高校声乐教学之中,可以发挥其教育与艺术实践价值。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种类多样的四川民歌,通过曲目鉴赏、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演唱技巧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文化本源和审美特征,进而丰富现有教学体系及课堂内容,提高声乐教学的整体专业水平与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实现由感知到融会贯通。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借由开放式的课堂革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带领学生走进四川民歌的原生文化环境,真切感受四川民歌的艺术美、生活美,在活态的文化浸染中实现田野工作、理论研究、教学实践之间的多向流通。通过讲解四川民歌的缘起流传、审美嬗变、传承机制等文化现象,带领学生更好理解地域文化的深层内涵,由此让他们逐步形成地域文化思维、拓展艺术创作及呈现空间,为培养出一批理论与应用能力俱佳、具有深厚文化内涵与文化责任感的新时代、综合性声乐人才而奠定坚实基础,真正实现高校声乐教学中由传术向更深层次的传艺之转变。

其次,将地域文化思维融入高校声乐教学之中,还可以发挥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审美价值。

以四川民歌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正面临着传承断流的现实危机,很多无标准的艺术“创新”、趋同的教学模式、传承人才的断层、作品与时代审美脱节等问题使得四川民歌的活态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所以,当前将四川民歌引入高等院校的声乐教学体系之中不仅可为其活态传承提供重要的生存平台,也能对相关的艺术创作、理论探索等研究发挥一定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在地域文化思维培养的过程中为师生建立起正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创新观念,让他们建立起文化责任感和文化自信,终将教学反哺于四川民歌的活态传承之中,实现更多的历史文化及艺术价值。四川民歌中含有的许多历史文化信息、艺术价值十分宝贵,而透过高校声乐教学中地域文化思维的培养机制可让声乐教学活动更符合综合性、多维度、深层次的研究及实践性、思想性、指导性的应用要求。通过对四川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之中的应用,可以更为高效地传承与保护好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可由适度的艺术创作创新呈现出更符合时代与大众审美的一批声乐艺术精品,推动文化交流、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最终让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以期实现更多维度的艺术价值。

此外,将地域文化思维融入高校声乐教学之中还可以助力于传统文化,以期实现更多的文化产业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

地域文化思维的培养并非完全指向于理论价值,我们仍可顺应四川省、成都市当前大力提倡的音乐产业发展战略,从四川民歌中更好地挖掘其作为地域文化的综合价值。这不仅能为其未来发展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国情、顺应时代的发展路线,又能由此建设起一个具有地域文化特色与高艺术水平,科学、长期、有效的发展规划,在合理运营的前提下使得这些文化资源得以活态应用,最终助力于旅游等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输血”到“造血”、综合性人才培养仍具重要意义。在高校声乐教学之中,通过对其地域文化思维的拓展可以使之实现更多艺术价值之外的重要价值,打开学生的演唱思维,创编更多艺术精品,服务社会及人民群众,助力精神文明建设。基于四川地域文化视野,加强高校师生在创、产、研、演的结合,积极响应从国家到省、市、学校等不同层次的文艺建设之号召,可为社会主义文艺建设、地方文化的研究及应用、本土化优质及特色艺术人才的培养等方面产生积极意义,以期通过教学和人才培养来实现文化之中更多的社会及产业价值。

由此可见,地域文化思维在声乐教学中的培養所能够实现的价值是多维度的,也较大创新式变革了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但从实践案例来看,其价值也需要以不同的实践方法和培养途径来予以实现和完成。

三、地域文化思维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角度

地域文化思维的培养是多元的,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拥有独特的实践范式。借以对四川民歌的研究、地域文化思维的培养来延伸至更广的文化教育视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发展之维找准方向、方法、路径。这样的方式可以整体提升高校声乐教学、演绎体系的思维广度,同时亦可丰富与提升地域文化研究的整体学术水平,增强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实力。这在很多声乐教学(尤其是民族声乐教学)案例中早已明证。

地域文化思维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与两个方面密切相关:人才培养体系、社会实际需求。其大致角度也是由此而生的:

1.以时代需求和发展趋势为角度:我们需要顺应当前的文化发展环境,不仅要在地域文化思维培养中进行四川民歌的多方资源整合,也需要拓展其应用思考的维度,为其设计更切合实际的多元培养体系。

当下所处的文化背景使中国高校声乐教学得以蓬勃发展,也为其未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维度。立足于四川省发展音乐产业、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视阈,将四川民歌等融入其中进行地域文化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让人才培养机制更为灵活、发挥更大价值,也顺应着中国文艺繁荣与地域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满足了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的时代需求,而地域文化思维的培养引入到高校声乐教学中也将为声乐学科未来的文化建设与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当然要注意的是,在这样多维度的人才培养体系里需要整合高校与社会多方资源,让四川民歌所含有的地域文化思维培养成为高校声乐教学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思忖和方向,并由此可引导全体教师对教学模式开展广泛讨论,这对声乐学科自然也是大有裨益的。

2.以学科交叉和体系拓展为角度:对当下传统的高校声乐体系和方式进行审思,加强文化思维培养和学科思维交叉的理论研究,并拓展教学的传统限制,探寻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推动四川民歌的理论研究及应用研究的双向互动,让理论研究可以发挥更多地缘优势和实际价值;加强学术交流,打破不同专业的专家学者、民间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等之间的隔阂,以文化视野涵盖声乐演唱、作品创作与呈现、艺术史、艺术美学等多研究领域,进一步完善与丰富四川民歌的当前声乐研究体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将四川民歌中含有的地域文化思维纳入整体教学、演绎思维的培养计划,培养更多具有深厚地域文化底蕴、富有文化自觉与社会责任感的高校声乐人才。

3.以文化责任和艺术修养为角度:加强田野工作、增强非遗意识,着眼于具有地域特色、富有艺术审美内涵、具有文化责任的当代声乐人才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没有明确的周期律,只要妥善保护都能以活态的形式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来。”[2]这表明了四川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合理的应用体系:一方面需要予以活态传衍,另一方面也需要适度借鉴、创新——但这之中却很难权衡好“传”与“创”之间的关系,如著名非遗保护研究学者马知遥教授提出的观点:“以原生态民歌为例,原生态艺术被艺术家们从大山从乡村里发掘并搬上舞台对原生态艺术有重要作用……当乡民把自己的艺术传播出去的同时,他们的艺术也得到了更多的保护势力。这几乎成为了一个共识。” [3]但从现实情况之中可以得知,很多传承者“他们更多的是会在传媒中生活,寻找明星的感觉,同时在商业利润的追逐下,他们也很难保证原生态不商业化,不因此受到其他利益的诱惑而改变过去的形式。” [4]

由此可见,当前声乐教学已然需要调动高校的优质资源来全力抢救与保护四川民歌并结合自身优势将在高校声乐教学中予以活态应用、发扬,但其中的那个“度”一定要把握好。在此前提之下,可适度从四川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提取艺术元素来打造出一批具有时代色彩、地域特征、民族特性的声乐艺术精品,以期让人才培养机制更为符合当代大众文化的实际需求。以四川民歌为源、在现有教学体系中引入地域文化的教学思维引导,进一步加强教学活动中对文化思维及内涵的培养强度,增加田野工作及文化沉浸教学、以原生民歌资源为源反哺课堂教学,让师生在文化空间里得到熏陶浸润并汲取其中的文化精华,增加他们在艺术创作及呈现中的文化厚度。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一批理论与应用能力俱佳、具有文化责任感的新时代综合性声乐人才。

四、结语:地域文化思维在声乐教学中的问题反思

尽管将四川民歌引入高校的声乐教学、表演体系已经拥有较多成功案例,由此所形成的地域文化思维培养模式也多见成效,但仍不可否认,目前在这其中仍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一方面是对四川民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艺术审美属性的认知不够、了解不深,导致当前在声乐教学中很多师生仍旧关注的是作品的音乐形态、演唱技法,忽略了其中更加深层的文化思维和人文关怀,这是非常可惜的。

从当代来看,这些问题涉及多个方面:四川传统民歌的原生传承机制受到时代及大众审美冲击,在教学中部分呈现出演唱思维趋同、作品演绎趋同等问题;教学仍以音乐解读和传授演唱技巧为主,学科交叉价值不明显;舞台呈现效果容易造成风格雷同、活态缺失、审美特征散佚等问题,有的教学一味追求创新而大刀阔斧地去改变非遗文化本貌,丧失了原生民歌的活态美、真实美(“……我们的知识界还没有很透彻地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从而从不同程度上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独有的历史认识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5]);声乐教学相对缺少对原生民歌的深度聚焦,而当代作品的演绎思维又容易受到时代和大众的审美导向影响;声乐演唱缺少相对成熟的艺术理论批评角度,也缺少对现有体系的突破思考;演唱者和学习者深入田野工作较少,地域文化的视野拓展仍有发展空间,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各有缘由,但若未来缺少对四川民歌中地域文化的关注,今后四川民歌的当代演绎或许将会面临诸如审美倾向趋同、缺乏审美特征及人文关怀、文化个性缺失等发展桎梏。

在这样的时代文化语境下,基于这样的研究现状,四川民歌的当代演绎似乎更应回归对其内涵地域文化的强烈关注,尤其是要注重在教学之中对其文化思维培养体系的探究——如前文所述,这样的探究一方面可以为师生拓展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及艺术研究空间,另一方面亦可以提高他们的艺术综合演绎水平,同时,这对地区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能提供更多助力。质言之,通过对其当代演绎中地域文化思维培养途径的实践探究来解决部分问题、提出新的思考是必然的,这不仅是对四川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发展情况的审思,亦是对打破时空观照与审美隔阂、对其在高校声乐教学之中的当代应用途径之探寻。

注释:

[1]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331页.

[2]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第84页.

[3][4]马知遥,孙锐:《文化创意与非遗保护》[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6页、第17页.

[5]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第107页.

猜你喜欢
民歌声乐四川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四川九寨沟发生七级地震
对四川新高考中的不等式问题的一点思考オ
穿花衣 唱民歌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