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江河,苏州四代航道人的坚守与担当

2020-09-10 07:22杭雯向煜
现代苏州 2020年3期
关键词:管理处水运航道

杭雯 向煜

苏州,河网密布,古往今来,水运始终占据着苏州运输体系中重要的位置,而京杭大运河更是历史与自然馈赠给苏城的礼物。自古以来,苏州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与京杭大运河休戚相关。

为了充分发挥好这条中国版图上“黄金水道”的优势,苏州一代代航道人倾注了无数的心血与汗水,无论是水运在运输事业充当主角亦或被人淡忘,苏州的航道人都没有动摇发展水运事业的信念,并用实际行动,为苏州水运复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世纪50年代 再艰苦的环境,也无所畏懼

人物:葛寿康(原苏州航道处工程队船舶驾驶员)、陶长水(原苏州航道处工程队船舶水手)

葛寿康、陶长水两位老人可以说是苏州航道部门第一批船舶操作工。在他们以往的描述中,老运河可不是如今的模样——那时候的运河狭窄多弯的航道,船只南来北往,在水乡小桥之间笃笃穿行,一幅忙碌拥挤的水上交通景象。“由于那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全国都比较困难,工作船舶有限,因此船只的利用率很高。”葛寿康回忆到。

“白天做泥驳船、排障船,晚上查航标,停下来就舀水,基本没有停歇的时候。”说起当时的工作环境,陶长水记忆深刻。“夏天室外35度,夹板上就50度,船舱里60度,要不停地往船上浇水降温,身上流的汗更是没有停过,一个夏天皮不知脱了几层。冬天,最冷时零下18度,照样不停工,水面上的风吹得脸都麻木了,黄梅天时,宿舍船上的被褥都滴水……”

这样的工作环境,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但老人强调,当年就是秉持着一份无所畏惧的精神,用一双手埋头工作。“为了航运事业,苦干、实干、拼命干,从不提条件。虽然很苦、很累,可记忆中大家过得还挺快活,经常是有说有笑,苦中有乐。”葛寿康直言,现在想来,工作时练就的体魄和不怕苦的精神才是最大的收获,年轻时认真工作老了才不会后悔,才有更多值得回忆的事情,劳动是光荣的。

20世纪70年代 理论、实践、创新一个都不能少

人物:倪建清(原苏州航道管理处工程科副科长工程师  退休)、许培源(原苏州航道管理处规计科科长工程师  退休)

与航道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倪建清和许培源,谈起如今越来越有活力的航道,连连点头称赞。

许培源告诉记者,当时的办公条件艰苦,但作为航道人,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激情可丝毫没受影响。“年轻力壮的我们,根本不会考虑那么多,一旦到了工作岗位,就是全身心投入,全凭个人的思想境界和认真做事的态度,很少有私心杂念,脑筋都动在了技术改进和创新上。”

说起当年在岗位上取得的技术突破和理论创新,倪建清则是如数家珍。“全国第一艘0.7立方液压抓斗挖泥船,获省科技奖;全国第一艘20立方液压对开泥驳研制成果;养护疏浚工程泥土处理研究并实施,为全省第一家;对辖区600公里干线航道进行详细测绘(比例1/2000),全省第一家,获取了宝贵的第一手准确数据;全省第一个进行钢丝网喷浆航道护岸试验,得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手可行性资料;改装报废挖泥链斗船为打捞船成为省内行业首创……”

理论、实际、创新一个都不少,这些成绩足以令苏州的航道人们骄傲。

20世纪90年代 坚定发展信心,不断赋予航道新的时代特征

人物:周鼎(原苏州市航道管理处处长  退休)、刘社(原苏州市航道管理处处长)

在周鼎和刘社看来,带领航道人保护和建设好内河航道,充分发挥水运优势,不断赋予航道新的时代特征,完成新时期的历史使命,不但是党和人民的重托,更是代代航道人不变的信念与希望。

这两位航道人所处的年代,正值苏南运河苏州段整治时期,从1988年到1997年,可以说是苏州航道建设飞速发展的时期。这场历时近十年的整治,让运河面貌焕然一新,通航船舶从100吨级提高到500吨级,古老的运河又焕发了活力。

两位历经过飞速发展时期的航道人认为,航道基础建设为航道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创造了锻炼才干、磨练意志的机会;同时,也是航道人发挥聪明才智,展示才华,丰富人生色彩的舞台。

的确,不同的时代,给航道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也赋予了航道人不同的历史使命,但一代代航道人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与继承。

21世纪10年代 水运复兴,航运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人物:蒋玉军(苏州市航道管理处综合计划科副科长)

2010年蒋玉军从苏州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调往航道管理处,从公路到水运,他说工作的本质没有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完善苏州的交通网络。而真正投身到航道事业后,他深刻感受到了,航运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2010年之后,随着苏州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对水运的需求也在增加,近十年来,我们都在努力提升苏州航道等级,并力争2021年高等级航道网基本成形。”

所谓高等级航道,就是意味着通行的船舶从500吨级提升到1000吨级。“能载重1000吨的船只,所装载的集装箱数量,相当于20-40辆大型卡车的运货量,而且不存在堵车的问题。”虽然很多人说航运的效率较低,但航运的安全性、环保性和对资源的占有都有着很大的优势。“并不是说主张大家都采取航运,但建议那些体量大、时效性又没那么强的企业,可以采取‘航运+公路’结合的形式,以缓解公路压力,让运输更顺畅。”

谈及如今的京杭大运河,蒋玉军感叹,无论是船民还是住在河边的居民所处的环境都得到了很大改善。“航道条件变好了,不仅提高了船只运行的效率,增加了船民的收益,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同时沿河的环境,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近年来,多个运河风光带建设完成,让原本‘脏乱差’的运河沿岸,成为了城市靓丽的风景线,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如火如荼,也定会让市民更好地感受到大运河的独特魅力。”

不同时代赋予了航道人不同使命,唯一不变的是,发挥大运河“运”的基本功能,不断提高航运能力,提升水运综合效益,为苏州交通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猜你喜欢
管理处水运航道
《航道养护管理规定》解读
试论如何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管理处办公室的职能
2019年广东省航道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长江九江段海轮航线于4月1日起开放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浅谈如何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管理处办公室的职能
图说水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