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大宣传理念下高校新媒体队伍新格局

2020-09-10 07:22石英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发展

摘要:在信息传播迅猛发展的时代,以新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师生获取新鲜资讯与参与学校话题讨论的重要媒介。大宣传理念是在更高层次上整合学校资源的一种认识,它运用信息革命的成果,依托新媒体平台,将宣传融入各个工作。在此理念下重构高校新媒体队伍的新格局,不仅有利于高校新媒体人员的优化,而且对巩固主流舆论的稳定性、做好宣传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及推动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大宣传;高校新媒体;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1-0020-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媒体艺术‘亚审美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SJA0667;江苏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资助项目“‘微-移动’社区教学模式学习资源优化研究——以微信为例”成果,项目编号:JSS-B-2018003;江苏省终身教育研究会立项课题“终身教育背景下社区学习微平台的发展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ZJC017

大发展需要大环境,大环境需要大宣传。根据2020年4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新媒体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挑战,而树立大宣传理念有利于新媒体队伍更好地引导舆论、传达学校政策、服务师生。

一、树立高校大宣传工作理念的现实性

(一)高校宣传工作的现实紧迫性

在高校“小机关大教学”的管理理念下,高校宣传队伍往往存在人员短缺的现象,甚至有些高校宣传部与其他机关部门合署办公。宣传工作渗透在高校的方方面面,对校园文化的传承、教学成果的展示、师资力量的展现有重要的作用。一些师生对宣传工作的认识不够,不仅“各自为政”,并且认为宣传是宣传部一个部门的事情,只要是做涉及宣传的事情,就认为是在帮宣传部做事。实际上,宣传是帮助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展现自身成果的方式与手段。常规工作没有宣传价值,只有创新性、总结性的工作才有宣传的亮点,一项工作完成了,如果不通过宣传部门将其传播出去,那只是完成了一部分,宣传工作的完成才是工作的结束。

大宣传理念不是将宣传部从学校宣传工作中解放出来,而是将宣传工作从零碎的工作拔高到整合資源的高度,从更高层次深挖学校宣传资源,多角度、多层次做好学校形象的对外展示工作,传递校园文化。

(二)新媒体技术发展的现实可行性

新媒体技术引发了社会政治结构的深刻变化,导致权力的重新分配,新媒体技术是突破政治管控、扩大政治参与、实现传播赋权的工具[2]。伴随信息技术的更新,高校宣传形式越来越丰富,从静态的图片、文字转变为动态的短视频、语音。宣传的时间与空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延伸和扩展。

作为反映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党建思政教育、保卫后勤、校企合作等工作的改革动态、发展成就的平台,新媒体以其活泼的形式、广泛的受众、极快的传播速度占据了一方宣传天地,改变了以往的单线传播,增强了互动性,加强了职能部门、学院、师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为大宣传理念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高校新媒体运营人员的现状与特点

(一)政治意识薄弱,公众属性明显

高校校园媒体运营人员多为研究生学历,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各个学院当中,他们日常关注的问题、看待问题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方式、分析问题的角度,对高校师生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虽然他们受过高等教育,但由于从业时间短、资讯巨大、在信息的辨别和判断上缺乏全面的媒体素养,并且个别人员的政治意识薄弱,所以对一些新闻信息的分析评论会发生偏差,将舆论引导到不理性、不客观、不现实的话语氛围中。

新媒体的即时性、开放性特点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也极易成为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与诱惑工具,稍有不慎就会被利用,传播片面、不理性的负面声音,从而造成舆情危机。

(二)思想多元前卫,舆论反应迅速

高校新媒体人员普遍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具有强技术、年轻化的特点。通过新媒体平台,他们在校园师生中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他们深受信息化、社会转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知识结构更加多元、价值观念更加多元、思维方式更加开放,同时对舆论反应迅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能从海量的资讯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对社会热点、校园事件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人员流动性大,业务能力单一

以江苏开放大学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新媒体队伍的人员流动性很大,多数新媒体人员为兼职,就从业时间来看,73%的人员接触新媒体工作不足一年,其身份为院办主任、班主任、辅导员、行政秘书、科室职员,52.38%的人员表示新媒体素材采写难度很大,供稿经常出现断裂,且收集上来的稿件与成稿差距大,经常需要反复修改,难以保质保量实现常态化运营。新媒体短平快的媒介特性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理论上需要具备一定的新闻传播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学、哲学、美学知识,技术上需要掌握平台运营、文案撰写、视频剪辑、图片处理、页面排版等多种技能。多数校园新媒体人员由于精力有限,且本职工作与新媒体工作的交叉面不大,在处理完冗杂的本职工作后,难以全身心投入到新媒体的内容策划、组稿编排、审核纠错、宣传发布、评估反馈中,常常出现业务能力单一、工作任务应接不暇的现象,造成新媒体阵地难以持续发声。

三、大宣传理念下高校新媒体队伍建设的思考及建议

(一)提高党性修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履行政治使命

新媒体人员的政治素质、职业操守直接影响新媒体内容的走向。因此,在错综复杂的网络世界中,新媒体人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开阔视野的同时牢固树立政治意识,熟悉新平台、新技术的发展,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新媒体人员需要树立对社会的服务认知,自上而下灌输服务认知,渲染媒体文化,树立新闻传播的核心价值观[3]。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预判新媒体发布内容产生的影响,不传谣、不信谣,传递正能量。

新媒体人员作为信息发布的把关人,只有真心诚意地认同自己的工作内容,才能敢于亮剑,对于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坚决抵制,成为解读校园政策的传播者、校园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以及高校师生精神食粮的供给者,在错综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中,剔除糟粕,守正固本。

(二)建立健全机制,推动新媒体队伍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新闻孵化机制、宣传思想工作考核激励机制、新闻人才培养机制,贯通教师和学生两条线,在虚拟和现实两个战场,切实构建起适应大宣传工作理念的新格局,形成由各级党委统一领导的队伍。

1.建立新媒体人员信息库。了解高校新媒体人员的基本信息,分析其年龄、职称、学历、从业年限、本职工作、薪酬等基本信息,进行动态研究,对政治不坚定、工作热情不高的人员应及时进行疏导与调离。

2.做好新媒体人员培訓工作。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学术前沿、兄弟院校的专家举办讲座,还可以举办座谈会、听取会,邀请各职能部门、学院的新媒体人员参加,在具有共性的、薄弱的写作与拍摄环节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培训使新媒体人员全面、深入地了解行业发展态势并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彼此间的线下交流,强化新媒体人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提升新媒体人员的专业技能,规范其职业操守。

3.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了解新媒体人员在职称评审、薪资待遇方面的诉求,形成“比学赶超”的宣传态势,协同有关部门,帮助新媒体人员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增强宣传工作的感召力,引领他们自觉维护学校的形象,进一步落实大宣传理念。对于比较突出的新媒体人员,应进行广泛宣传,用榜样的力量激发校园新媒体人员的热情。

(三)凝聚共同认识,动员各战线发挥优势,激发宣传活力

众人拾柴火焰高,要改变封闭自我的思维定式,动员各职能部门、各学院新媒体人员一起行动,使新媒体平台成为推动构建高校大宣传新格局的力量。一方面要“仰望星空”,利用新媒体发布学院与职能部门的工作成果、各种政策,促进各个部门与学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多边资源共享的意识,提升宣传合力。另一方面要脚踏实地,积极收集、反映师生的所思、所想、所需,宣传报道鲜活的、贴近师生的文化活动。把宣传工作纳入高校发展的大布局,由宣传部统筹和衔接所有新媒体人员,避免出现职责不清的情况而影响整个工作的顺畅开展。

(四)加强监督引导,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净化不良信息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人都有“麦克风”,高校新媒体人员面临各种媒介扑面而来的信息,需扮演好“把关人”角色,过滤并筛选出积极的新媒体素材。加强线上与用户的互动,同时跟进线下与师生的沟通,贴近师生、了解师生。及时发现网上各种带有不良倾向的话题与信息,遏制有害信息的传播与发酵。各新媒体人员通过发挥高校校内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及时应对网络社会的各种突发事件和妥善化解网络舆论危机,保证网络环境的安全和清朗。

四、结语

时代的发展给宣传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宣传工作中新媒体队伍的壮大,发挥其优势,整合校内外信息资源,上下互动,左右联动,为校内职能部门、学院搭建平台,讲好高校故事,重构大宣传理念下新媒体队伍格局,提升高校各职能部门、各学院之间的工作合力,形成“大合唱”之势。

参考文献:

[1]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OL]. CNNIC,http://www.cac.gov.cn/,2020-04-28.

[2] 郭小安,张伟伟.新媒体从业人员的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意愿——一项针对成,渝两地新媒体从业者的调查研究[J].新闻大学,2016(4):96-103.

[3] 李丹.新媒体从业者职业认知的挑战与重塑[J].青年记者,2020(2):40-41.

作者简介:石英(1991—),女,山东海阳人,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发展
印刷术的发展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领导的嘱咐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