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闻中的女性媒介形象研究

2020-09-10 07:22李珩王玉英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刻板印象体育新闻

李珩 王玉英

摘要:本研究从体育新闻报道中的女性形象出发,发现很多报道在运动语境中已经消除刻板印象,出现了“去社会性别”倾向。但在非运动语境中,女性大都作为男性运动员的“配角”出现,弱化成了“身体符号”,这进一步证明了此倾向并不是无限的。

关键词:体育新闻;刻板印象;女性媒介形象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1-0161-02

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以来,女性话语权得到了提高,体育新闻中对于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有所削减,但受众对于女性形象的认知仍然存在大量的偏差,关注男女运动员的程度也明显不同。了解新闻报道如何塑造女性媒介形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体育新闻学界女性形象的研究也是一种有益补充。

一、文献回顾

大众传播媒介对于媒介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表象的简单描述,也富有一定的情感和象征意义。从国外的研究来看,有关运动员媒介形象的研究首先是从男性运动员的研究开始的。Peter R.Giacobbi,Yr.和Joy T.De Sensi从高尔夫运动员老虎伍兹入手,表明媒体对其形象描绘的特点是潜在的种族主义,是掩盖在体育视角和公众形象下的性别歧视和阶级主义的意识形态[1]。除此之外,还有刻板印象研究视角,如Dana Mastro等人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系统地分析了体育新闻报道中关于种族和犯罪报道的频率和内容,表明对于非洲裔美国运动员而言,存在着报道比例失衡的问题,而该特征会使群体间产生冲突[2]。

国内学者指出,“形象是人对于外部事物的认知,具有主体性”;而媒介形象指的则是“人们对于大众传播媒介及其再现事物的认知总和”,一定程度上受到媒介的“把关”和制约[3]。在社会性别理论中,“女性形象是由社会文化和制度共同制造而成的,并由受众接触成为意识中简单的刻板印象,这种简单的刻板印象一旦初步形成,便可以在大众传播媒体上被强化、扩大和再生产,从而形成性别符号”[4]。学者徐玲、杜学元从符号暴力这一角度对媒介塑造的女性形象進行解读,他们认为“媒介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是一种秘密的软暴力”[5]。本研究认为,“女性形象建构”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生产“符号化”“形象化”的内容,对体育新闻中的女性进行有选择地加工和呈现。

二、体育新闻中女性形象建构特点

本研究选取了近年来220篇有关女性的体育新闻报道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与体育赛事相关的报道视为运动语境,将与体育赛事无关的报道视为非运动语境。

(一)运动语境:“去社会性别”倾向

1.克服刻板印象,以积极正面形象为主

本研究将运动语境中报道的女性形象分为正面形象:为国争光、不屈不挠、合作共赢;中性形象:任重道远、独树一帜、新旧更替;其他形象。其中,“独树一帜”指的是女性在运动场上担任除运动员外的角色,如教练员、裁判员、球迷等角色的报道;“新旧更替”指的是新球员取代老球员,获得突破性成绩的报道。统计发现,在220篇报道中,“为国争光”“不屈不挠”“合作共赢”三类女性形象篇数最多,分别为67篇、42篇和39篇,正面形象占比约为67%;而中性形象、其他形象分别占比28%、5%。不难看出,体育新闻对女性的关注主要还是集中在赛事本身,对性别的强调、对运动员外身份的描写占比很少,符合当下女性运动员频繁取得突破性成就的现状以及男女平等的主流价值观。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体育新闻消除了大众媒介在对女性进行报道时不自觉的“文化潜意识”和“女性处于弱势地位”的刻板印象。

2.符号化:“金花”向“女皇”的突破

在体育新闻有关女性运动员的媒介话语生产之中,经常会使用“金花”“铿锵玫瑰”等词语来褒奖女性运动员所取得的竞技成绩。将220篇女性新闻报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符号化”语言进行统计,发现“金花”出现的频率最高,为20次,类似的“姐妹花”“小花”等词也频频出现。“金花”“姐妹花”“绝代双骄”等词中透露出浓浓的女性气质,在大众传媒的不断使用中,逐渐成为代表女性运动员的符号,虽然励志坚强,但不失娇柔脆弱。与之相对,男性运动员的报道中常见“英雄”“勇者”“天王”等词,带给受众高大、尊贵、霸气的直观印象,体现出媒介报道中浓重的男性主义文化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体育新闻对女性运动员报道的文本话语生产机制中,女性正由原先的客体化角色向主流、中心靠拢。“霸气”“女王”“女皇”“一姐”等词语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了女性新闻报道之中,如《女皇上演归来者》《朱女王 圆梦联赛冠军》《斯维托丽娜 从超五女王到年中冠军》等就频频出现了“女王”“女皇”等字眼,这克服了长期以来媒介对女性柔弱、娇美形象塑造的刻板印象,尽管“金花”暂未改变,但“女皇”的出现,不失为一种突破。

3.精神品质:独特的退役运动员视角

除了对比赛中的运动员进行形象刻画之外,体育新闻还将视线放在退役女运动员身上,挖掘她们坚强不屈、负重前行和为梦想而奋斗的精神品质。如有关惠若琪的报道《12载 惠队再见》以及《惠若琪,排坛励志姐优雅转身》,不仅成为当天的头版头条,前者还占据了两个版面。文中梳理了惠若琪从2009—2016年的成就,其中“最不服输”“拼命三郎”“全能战士”“女排队长”“用生命在打球的女孩”等词语成为全文的主要思想。

(二)非运动语境:作为“配角”的女性

通过对220篇报道进行统计后发现,共有32篇报道内容为娱乐八卦、运动员场外活动、运动员数据等内容,即非运动语境,最常见的形式是一幅图片,配上简单几句描述性文字。

1.围绕在男性运动员身边的女性形象

在这些新闻报道中,女性形象大都成为男性的“附庸”,以其“绯闻女友”“妻子”“女朋友”“未婚妻”等字眼出现,共有12篇与男性运动员身边的女性形象相关,如某篇图片新闻报道,首先给出一张穿着暴露女子的照片,配文“《帕丁顿熊2》洛杉矶首映仪式上,前湖人球星费舍尔带着全家人到了现场,包括自己的三个孩子,还有女友戈万(马特·巴恩斯的前妻)、巴恩斯的两个儿子。”可以看出,非运动语境中,体育新闻常借助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男性运动员,如科比、库里等,以报道他们的私人感情生活来吸引普罗大众,女性大都成为围绕在这些男性运动员身边的家庭角色。

2.处于被侵犯、被伤害弱势地位的女性形象

将非运动语境中有关女性新闻按照“情感伤害、桃色绯闻、婚姻美满、性骚扰、母子情深、父女情深”六类进行统计。在占比较多的桃色绯闻(36%)、情感伤害(25%)两种类型之中,女性大都扮演着被抛弃、被出轨、被骚扰的角色,但新闻的结尾往往都是女性对男性给予了原谅。最典型的是,前NBA球员马克希尔承认自己和妻子交往的17年里出轨了341次,婚后出轨超50次,但他的妻子最终还是选择原谅了他,并继续维持这段婚姻。不難看出,不少新闻选题将女性形象置于一个被侵犯、被伤害的弱势地位,在这种报道背景下,非运动语境中的女性被塑造成了“宽容”“忍让”“为家庭牺牲”的形象。

3.弱化成“身体符号”的女性形象

在非运动语境下与女性有关的报道中,不乏一些极具话题性的女性,其中有很多是模特、演员、歌手等娱乐圈中的人物,具有很高的关注度。一些新闻报道多将娱乐女星与体育界男性运动员的情感、分离、丑闻等结合起来,并使用一些描述女性身体特征的语言,配以展示女性身材和美貌的图片,使女性形象弱化成“身体符号”,以此来吸引大众的眼球,娱乐化、庸俗化信息泛滥的现象突出。对非运动语境中有关女性的60篇新闻进行统计,结果共出现“火辣”“美丽”“性感”等字眼28次,出现女性身材和美貌的配图共12张。

三、结语

体育新闻对女性运动员的报道已经呈现出了“去社会性别”倾向,但在非运动语境中,其塑造的女性形象仍然作为男性运动员的“配角”频繁出现,通过报道私人感情生活、绯闻等获取关注度,处于被侵犯、被伤害的弱势地位,有的甚至弱化成“身体符号”。从性别观念在体育类报道中的体现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原先“铁板一块”的性别意识已经有所松动,社会也逐渐重视和强调女性的自我认识、性别观的觉醒以及追求平等的强大呼声。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忽略女性作为“性别符号”的观念依然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不同的媒介场域之中。本研究仅论述了某些媒介中有关女性形象塑造的研究,对于门户网站、体育电视频道、自媒体平台等各种收发媒体平台中其他更深入的研究,还需要业界有关学者以及体育传媒界相关人员进行深入。

参考文献:

[1] 贾科比·彼得R,德森西·乔伊T .泰格·伍兹的媒体刻画:一个定性的解构考察[J].探索,2009(4):408-417.

[2] 达那·E·马斯特罗,艾琳·布莱查,安妮塔·阿特威尔·赛特.犯罪运动员的特征:对体育新闻中种族犯罪描写的系统考察[J].广播与电子媒体杂志,2011(4):526-542.

[3] 宣宝剑.媒介形象内涵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03):27-28.

[4] 张瑞林,王会宗.体育经济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4-5.

[5] 徐玲,杜学元.解析女性媒介形象的符号暴力[J].社会科学论坛,2010(05):30-33.

作者简介:李珩(1982—),女,四川武胜人,本科,记者,研究方向:新闻采写。

王玉英(1997—),女,山东青岛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情绪传播。

猜你喜欢
刻板印象体育新闻
试论我国体育新闻传播在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取向演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9年国内十大体育新闻
体育新闻的发展历程与报道模式探究
豪车交通事故报道中媒体刻板心理及对策分析
恢复高考至今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变迁研究
污名视域下“屠呦呦获奖事件”解读
网络体育新闻评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对运动的影响
刻板印象对“反转新闻”的影响
国内主流新闻网站如何应对受众流失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