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机制研究

2020-09-10 21:23俞道欣闫晓红
教学博览 2020年2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生

俞道欣 闫晓红

摘要:采用专家访谈法、文献综述法等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分析,并对体育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促进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体育教学常规职能外,还承担着重要的心理教育职能,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全方位的健康发展。通过研究得出体育教学作为大学教育的传统项目,在心理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教育优势,促进二者的融合,对于扩展高校心理教育渠道,提高高校心理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体育

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文化、高素质等特征,大学生年龄普遍在18~23岁,属于青春发育后期,身体各部分机能成长状态基本稳定,

身体健康素质水平普遍较高。相比于身体健康,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素质仍有待加强。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代表,有义务努力提高自身心理教育水平,实际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体育教学作为大学教育的传统项目,在心理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教育优势,促进二者的融合,对于扩展高校心理教育渠道,提高高校心理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1.1改善不良的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最主要的指标。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充满竞争激烈的环境之中,接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例如:学习、生活、家庭、恋爱、就业压力等,造成了大学生情绪波动大的特点。研究发现,体育运动可以加快脑部血液循环,促进体内“内啡肽”的释放,内啡肽是一种由脑下垂体分泌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能够产生愉悦感,从而改善情绪。由此可见,体育活动可以消除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和行为,从而使他们从不良的情绪中摆脱出来。

1.2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研究表明,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参与者通过锻炼可以达到心理上的满足,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开朗的性格,使个性逐步得到改变。布拉尼(Brawley)在研究中也指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更容易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大学生和同学接触和交往的过程,通过和同伴共同参与体育活动,可以消除孤独感,忘却痛苦和烦恼,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另外,在参与体育活动与他人的交往的过程中,大学生也会自觉不自觉地依照社会规范控制自己的语言和行为,这对巩固和提高大学生基本道德行为规范有着积极的影响。

1.3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坚强的意志品质对于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育运动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如:疲劳、损伤、胆怯、动作难度和气候条件等。大学生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需要克服以上种种困难,这必将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培养大学生果敢、坚强的意志品质。举例来说:在一定时间和强度的长跑活动中会出现“极点”现象,学生会感到呼吸困难、肌肉酸软无力、动作不协调、精神低落,甚至想中止运动,但只要坚持下来,这种现象就会慢慢消除。这个过程就是对学生意志品质的考验,学生通过参加长跑活动,不仅提高了心肺功能,还克服了困难,挑战了极限,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品质。而且,这些在体育运动中建立起来的意志品质,还会迁移到他们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产生深远的影响。

2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水平的促进作用分析

2.1排解心理压力及延缓衰老作用分析

随着社会竞争愈发激烈,当代大学生群体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并影响了自身心理健康,进而影响学生的个体行为。依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约有80%的学生表示,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心理放松,心理压力在运动中不断排解,并重新获得前进的动力;约有65%的学生认为,保持长期规律的运动习惯,不仅可以缓解心理压力,还可以有效延缓心理衰老,强化个体的精神世界。人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能量被快速损耗,身体各项生理机能为满足个体运动需求,会逐渐上升并根据个体的运动状态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这一过程可以看做心理释放过程,个体压力得到有效的释放,就会感到放松,同时超越身体极限,也会不断强化个体意志,给予其更坚定的意志和更强大的动力。此外,在一定量的运动锻炼后,人体会分泌“内啡肽”这种物质会使人感到愉悦。

2.2促进社会能力发展及协调人际关系作用分析

社会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两种能力,与人交流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以及相应的人际交往意识。多数体育运动需要与队员及对手进行交流,客观要求个体关注团队合作意识,通过与队友不断的沟通交流,达到最终的团队获胜目的,提高团队成绩。根据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约有60%的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具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协調作用;约有55%的学生认为参与体育运动,

对于提高社会能力具有较大的帮助。在大学环境中,人与人的交流不再局限于自身的交际圈子,以篮球运动为例,在大学篮球场中,相互不认识的人以篮球为纽带,临时决定进行友好的互动切磋,是很平常的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处理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从而获得能力的提升。这种能力的提升更多表现为意识层面的提升,体育运动交际仅能视作为社会交际的简化缩影,但具有这种经历和意识,当学生步入社会时,就可以快速地习惯并融入社会环境中。

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强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为紧密的内在联系,2者的教育主体和教育目标相近,促进2者的有效融合,可有效扩展高校心理教育渠道、提高高校心理教育水平,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煦阳.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教师(下旬),2012(01):148

〔2〕杨芳.中小学体育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考试周刊,2011(13):171-172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姓名:俞道欣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6年12月  民族:汉  籍贯:山东济南  职称:初级  学历:大学本科  研究方向:军事基础理论  单位:陆军第七综合训练基地教研部

二作: 闫晓红 1982.09.10  女  汉  吉林长春  中职  (讲师)  大学本科  坦克通信  单位:陆军第七综合训练基地教研部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大学生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