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对陕甘宁边区文教形象的呈现

2020-09-10 07:22曹大伟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新华日报陕甘宁边区

摘要: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是展示中国共产党施政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样本。在边区的文化教育建设方面,召开了边区文教大会,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来对边区群众进行识字教育和抗战动员,使其文化水平和对中共的认同感显著提高和增强。《新华日报》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报道。本文主要探讨《新华日报》对边区文化教育形象的呈现。

关键词:《新华日报》;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0-0027-02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旅游形象宣传片对山西文化形象的影像化建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C29

陕甘宁边区在经济上的贫困,导致了文化教育的落后,主要问题有封建迷信、文盲以及不讲卫生。这些难题给边区老百姓带来的困境已不用赘述,一些惠民政策也难以得到老百姓的理解和认同,原因就是老百姓没有足够的文化水平来分辨政策是否有利。这对边区治理和抗战动员来说是巨大的阻力[1]。因此,对老百姓开展文化教育就成了当务之急。本文主要选取《新华日报》对边区文教大会以及其他文教活动的报道进行研究。

一、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

1944年10月16日,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在延安召开。

当年,《新华日报》对边区文教大会的报道有4篇:《边区十月召开文教会议,各文教单位积极准备》和《边区下月召开文教会议》展现了在文教大会召开前,全边区的文教单位所做的准备;《文教运动的新人物》介绍了文教运动中的模范人物,其中很大一部分参加了后面举办的文教大会;《毛泽东在文教大会上的讲话》,提到了文教工作的重要性和文化统一战线的必要性[2]。

1945年,相关报道开始增多。如在1945年1月1日,报纸上与边区文教大会相关的报道就占据了一整个版面,版面名称为《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向封建迷信文盲不卫生斗争》,展现了文教大会的目的就是反对封建迷信、文盲和不卫生,最终实现新民主主义文化;《介绍边区文教大会》提到了大会的举办时间、参会人员身份及会议议程;《文教会关于普及群众教育、培养知识分子的决定》展现了将来边区文教事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兼顾质量与数量,既普及基础知识,也要培养高级知识分子;《人民自己办学校》等展现了文教大会后的一部分成果,如民办学校的流行。

当大生产运动使边区在经济上实现了自给自足和丰衣足食,整风运动在政治上进行了重新整合,解决文教问题的需求就变得十分迫切。通过文教大会,民办公助、群众办学以及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式教育都开始出现,边区群众的文化素质水平明显提高,对群众的抗战动员也有较大提升。

二、其他文教活动

在当时,除文教大会外,其他文教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前者面向普通群众,后者面向普通学生。

(一)边区的社会教育

边区的社会教育,针对无法脱离生产进入学校学习的群众,主要目标是对人民群众进行识字教育、抗战动员以及培养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

《新华日报》对边区的社会教育活动进行了大量报道。如《延安的学习运动》提到了延安人民自觉建立学习小组进行学习;《战时的合作教育》介绍了新的合作教育;《文工团至各县进行扫盲》展现了边区采取文艺表演的形式教育群众,寓教于乐;《冬学中的父子俩》介绍了冬学,有“天寒地冻把书念,花开水暖务庄农”的说法。

(二)边区的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分为中小学教育(也称国民教育)和高等教育。

首先看《新华日报》对国民教育的报道。如《到访陕北托儿所》,介绍了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启蒙教育;《边区小学的民主管理》提到了边区的小学不再使用体罚,以说服、鼓励为主;《学习劳动结合,边区国民教育新方向》将学习和劳动结合,“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边区小学教育概况》通过数据,总结了近年来边区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

其次看《新华日报》对高等教育的报道。如《抗大赞助武大抗战教育》,展现边区高校与国统区高校的合作;《抗大女生上前线》,提到了抗大的女生同男生一样,不畏危险,上前线支援抗战;《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参加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体现了中共对边区高等教育的重视,并提到了学习要服务于抗战工作。

陕甘宁边区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在艰苦的环境中培养了一批具有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素养的人才,一方面支援了抗战,另一方面对边区建设,包括文教、医疗卫生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三、呈现的文教方面形象

通过研究《新华日报》的报道当中与边区文教大会和其他文教活动相关的内容,所呈现的文教方面形象有以下几点:

(一)对文教事业非常重视,尤其是思政教育方面

在《普及文化教育与抗战动员》中,提到“人民的觉醒是唯一的依靠”“人民有知识和思想是唯一的办法”,如此才能在抗战和边区建设方面获得成效。“所以在边区,与大力发展生产运动同等重要的,是坚持将普及文化教育给人民群众的工作进行到底。”

文教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为识字教育、抗战动员和对中共的政治认同[3]。思政教育所要实现的正是后两个目标。在报道当中,可以看到边区政府针对思政教育的推廣想了很多有效的办法。

在《政治与业务方面的教育》当中,提到政治教育不只是在政府工作的人需要接受,“不管从事各行各业的人,都应该接受”。在边区,受经济文化环境影响,普通农民对政治的态度不热情,民族和国家意识也都非常薄弱。此时,想要进行有效的抗战动员、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运动,就必须注重思政教育。

(二)文教活动富有成效

边区的各类文教活动成绩斐然,这也是《新华日报》上报道最多的一种类型。

第一,人民群众的文化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在《文教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人物》中提到,至1944年底,“边区在小学基础教育方面,共建设建成小学校八六三处,学生三七、九二七人”,与之前相比大大增加;而在社会教育方面也同样如此,识字组有近2000个、夜校组织500多个、冬学组织600多个,除此以外,其他的文化教育普及组织也有很多,边区的文盲数量在短短几年内就有了很大程度的减少。

第二,对群众的抗战动员成效明显。在《对农民的文化教育普及建设》中提到,要“如何抵挡敌人在文化生活中的进攻”“不仅仅是要在农民当中进行知识普及教育,还应该彻底转变,实行民主政治文化,让广大农民受益”。

第三,边区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有很大提升。在《人民对政府有自己的判断》中,一位普通的农民在接受教育之后,感受到了政策的好处,谈到了他对“自己的政府和自己的军队”的支持与热爱。

(三)教育形式的创新

边区创新的社会教育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是冬学。这是边区社会教育最重要的方式,是对成年失学男女进行系统教育的创新形式,一般是利用冬天农闲的时间。每到农闲时节,边区的众多青年就利用这漫长的时间接受冬学教育,冬学组织深入到群众中去,不仅能够进行文化普及教育,在政治和军事动员方面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在《边区连续数年开展冬学活动》中,历数了冬学的几个优点,比如“冬学能够使民众自觉地加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冬学使得平日里忙于生产劳动的普通民众,也有了参与正规学习教育的机会”。

第二是识字组和读报组。识字组和读报组的发起时间非常早,可以追溯到1937年,发展时间长,小组数量多,形式也比较机动灵活,边区大部分的文盲群众都有参加这两种组织。一般阅读内容浅显易懂的《边区群众报》。在《延安的民众积极接受识字教育》中,提到在识字组和读报组中,大量民众“通过彼此竞赛的方式,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争做学习上的优胜者,学习气氛热烈”。

第三是秧歌队、话剧等文艺形式。秧歌通俗易懂,富于表现力。在题材上摒弃低级趣味,增加革命、抗战的积极内容,寓教于乐。如《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中,提到“创造了抛弃了低级趣味的、革命的秧歌”,每当冬季农闲时节,边区的文艺团体就“赶赴边区各个地方进行表演,在表演中进行文化教育普及活动”,演出剧目也有所创新,大部分以边区发生过的劳动模范故事为蓝本,积极引导群众,学习劳动生产英雄的事迹。

边区政府在社会教育方面,勇于开动脑筋,积极进行创新,体现了其在执政过程中不僵化死板,而是能够灵活应变,制定出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方针。

(四)文教活动注重与实践结合,讲究学以致用

边区文教活动是为了服务生产生活等实践活动,学以致用是普遍认识。

如在《毛泽东号召延大学生为根据地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中,提到延安大学学生的任务,是要“在政治上,学习了解边区实行的政策方针,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在经济上,学习如何帮助发展生产运动,来帮助边区数十万户农民家庭做到丰衣足食”。

再如《延安新民主教育:今后的方向是“生产和教育结合”》中提到,“在学校里,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知识,还要有生产知识,培养学生们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将学校教育与家庭生产生活相结合,使得知识能够在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表明,在边区不论是初级国民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要同时重视日常学习和生产实践,将学校教育培养的目标,定位于能将知识运用在生产生活实践当中。

文教活动一切以服务于实践为目的,结合抗战时期边区的艰苦条件来看,这种特定时期制定出的特定政策显得合情合理。

四、结语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为了进一步做好边区治理与抗战动员,大力推广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并召开了边区文教大会,为文教活动明确定位、指明方向。《新华日报》对边区文教活动的报道,向外界特别是国统区群眾展现了边区文教建设的各种成就,帮助边区树立了良好的文教形象,取得了极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洪富忠.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形象在大后方的塑造及国共博弈[J].历史教学(下),2014(24):40-51.

[2] 王永恒.媒体的力量——抗战时期的《新华日报》及其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4.

[3] 庄廷江.战时新闻学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40-43.

作者简介:曹大伟(1993—),男,山西大同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中国新闻史。

猜你喜欢
新华日报陕甘宁边区
抗战记忆
浅谈《新华日报》华北版的战时舆论宣传策略
《新华日报》首报 “敢死队”英勇事迹
论“三三制”原则在陕甘宁边区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过载栈
从陕甘宁边区到解放前甘肃老区的扶贫工作回顾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发展的政策动因及启示
左中右三报抗战时期想象的共同体建构
延安时期基层参议员的社会生活论略
添笔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