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

2020-09-10 10:12唐靓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奋斗底色精神

摘要:在古代的典籍中,告诫世人远离奢靡享乐,保持艰苦奋斗的词句很多,比如孟子中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比如左传里的“居安思危 有备无患”,其中最有传奇性的是欧阳修写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他讲的是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音旭)的故事。

关键词:艰苦;奋斗;精神;底色

在古代的典籍中,告诫世人远离奢靡享乐,保持艰苦奋斗的词句很多,比如孟子中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比如左传里的“居安思危 有备无患”,其中最有传奇性的是欧阳修写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他讲的是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音旭)的故事。

李存勖是突厥族沙陀部落人,他父亲李克用因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被封晋王,赐姓李。他父亲死的时候留给他三支箭,代表三个敌人:后梁、燕王和契丹,要他“无忘乃父之志”。24岁的李存勖接位以后,把三支箭供在太庙里,打仗了就把箭请出来用锦囊背着,以此激励自己。后来的十三年里,李存勖抓了燕王父子,驱逐了契丹,灭了后梁,创立了后唐,成为一代开国皇帝、中原霸主,实实在在一个励精图治的典范。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牛人,登基三年,居然死在伶人之手,终年40岁。什么是伶人?就是宫廷里的乐师、演員。因为李存勖喜欢音乐和滑稽戏,进而宠爱伶人,宠爱到什么程度呢?他喜欢的一个伶人被后梁掳去了,等他打进后梁首都时,那个伶人哭诉说多亏了两个内廷的伶官才活下来,要李存勖赏赐他们当刺史,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长,就后唐的地盘而言,那是封疆大吏啊,当时被大将军郭崇韬劝阻。结果过了一年,李存勖居然去做郭崇韬的工作,说“我答应他的事没办,现在都不好意思见面了,你还是委屈一下,让他们去当刺史吧”,还是让这两个伶官去当了刺史。李存勖沉迷于演戏作曲玩乐器,导致伶官干政,宦官干政,连皇后都干政,冤杀了他的大将军郭崇韬,搞得朝野愤恨,天怒人怨。最后在一场兵变中,郭崇韬的义子,也是一个宫中的伶官乘机叛乱,杀了李存勖,另一个伶官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用乐器当柴火,把他的遗体烧了。由此,欧阳修发出来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感叹!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们民族血脉里的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直滋养和激励着共产党人不断奋进。从嘉兴的南湖到长沙的清水塘,从井冈山的八角楼到延安的杨家沟,伴随着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征程,艰苦奋斗逐渐成为了毛泽东思想的主旋律,成为了共产党人的必胜法宝和血脉传承。

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首次提出了艰苦奋斗这一概念,他说:“中国共产党以自己艰苦奋斗的经历,以几十万英勇党员和几万英勇干部的流血牺牲,在全民族几万万人中间起了伟大的教育作用。” 1938年3月,毛泽东为抗大题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艰苦奋斗作为人民军队的工作作风被正式提出来。1941年到1943年,延安同步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整风运动,毛泽东写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重要文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提升觉悟,锤炼思想,艰苦奋斗开始成为党风建设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1949年3月5日,在党中央即将进入北平之前,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他说,“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党史专家认为,“两个务必”的提出与两个知名文人有较大关系,一个是郭沫若,一个是黄炎培,前者写了《甲申三百年祭》,后者与毛泽东留下了“窑洞对”的一段佳话。

《甲申三百年祭》脱稿于1944年3月10日,全文一万五千字左右,是郭沫若以纪念明朝灭亡300周年为名写的文章,讲的是李自成造反成功,又快速败亡的故事。史学界认为,此文考证不严,文中不少是传说人物,有以论代史之嫌,解放后还引发了姚雪垠向毛主席请命写《李自成传》以纠正郭沫若错误的公案,那是后话。

这篇文章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一方面,国民党政府派出《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发表了题为《纠正一种思想》的社论,指责郭沫若“影射政府”,“为匪张目”。另一方面,毛泽东要求延安和各大解放区普遍印发,组织学习,展开讨论,对照自身找问题。文艺工作者也动员起来,阿英写了话剧《李闯王》、夏征农写了话剧《甲申记》和马少波写了改良京剧《闯王进京》,一直巡回演出到解放战争之后。毛泽东还专门给郭沫若写信致谢,说:“我虽然兢兢业业,生怕出岔子,但说不定岔子从什么地方跑来,你看到了什么错误缺点,希望随时示知。”

为什么毛泽东如此重视这篇文章?就是李自成和部下打进北京城后快速败亡的细节让他大为警醒。进京之后,李自成忙着进皇宫、睡龙床,准备登基称帝;宰相牛金星忙着开科选举,招揽门生;大将军刘宗敏忙着拶(音攒)夹降官,(拶:一种酷刑,在木棍中穿洞并用绳子相连,将犯人的手、足放入棍中间,两边用力收紧绳子。)搜括赃款,严刑杀人,还把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霸占了;山海关距离北京仅300公里,只派了明朝投降的一个将领带了几千人去招降吴三桂,二十万大军窝在北京寻欢作乐。甚至直到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率兵亲征,留守京城的宰相牛金星还在“大轿门棍,洒金扇上贴内阁字,玉带蓝袍圆领,往来拜客,遍请同乡”。李自成进京四十二天就仓惶逃离。这也就是毛主席在1949年进入北京之前说:“我们要进京赶考,要考个好成绩,决不能当李自成”这句话的由来。

黄炎培,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民族教育家,1945年7月作为国民政府参政员到访延安。他被延安火热的革命场景所感染,与毛泽东在窑洞里有一番促膝谈心,提出了“共产党能否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史称“窑洞对”。这番对话非常经典,尤其是黄炎培的提问现在看来都值得深思,我把他们的对话全部复述一遍。

毛泽东问:“任之先生,这几天通过你的所见所闻,感觉如何?”

黄炎培答:“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毛泽东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黄炎培说:“这话是对的。只有大政方针决之于公众,个人功业欲才不会发生。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把民主来打破这周期率,怕是有效的。”

黄炎培回到重庆大为感慨,写了《延安归来》一书,如实介绍延安的革命盛况。建国后,黄炎培出任政务院副总理,与毛主席有很多交往,毛泽东文集里收录的主席信件以黄炎培为最多。

毛主席的担忧是有预见性的。1951年底,中央发动“三反”、“五反”运动,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行书专员张子善被揭发贪污公款171.6亿元(相当于现在171.6万元),被处死刑,举国震惊。

根据当时的国情,毛泽东进一步阐述了艰苦奋斗的思想,提出了“勤俭建国”的重要建设原则,强调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勤俭建国成为那个时代人民、国家和执政党艰苦奋斗的时代特征。

作者简介:

唐靓,芒果超媒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奋斗底色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底 色
底 色
拿出精神
浅析穷二代大学生怎样奋斗
电影《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体现出的西方文化价值观
创新:当代青年的“中国式奋斗”
春天的十七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