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性报道的媒介记忆建构

2020-09-10 07:22钟雨欣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主流媒体

摘 要:本文基于媒介记忆理论视角,探究主流媒体关于澳门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忆建构。各大媒体通过大规模的报道数量、创新多元的报道手段强化议程设置,建构新闻聚像勾连历史与现实,同时打造媒介仪式,使受众形成共享的集体记忆。

关键词:纪念性报道;媒介记忆;主流媒体;澳门回归20周年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2-0050-03

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澳门回归”不仅意味着政权的更迭,还关系到中国的内政外交、国家形象、民族认同感等等,承载着丰富的内涵。新闻媒体通过提前组织、策划,发布一系列纪念报道,重新提取、再现、凸显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将社会成员的记忆重新激活,并以当下的视角阐释其意义和价值。正如哈布瓦赫所说:“记忆不是在保存过去,而是借助过去留下的物质遗迹、仪式、经文和传统,并借助晚近的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的资料,也就是说现在,重构了过去。”[1]

一、媒介如何记忆:立足现在,建构过去

(一)强化议程设置:延长媒介浅层记忆

所谓媒介记忆,是指媒介保留某些信息的能力和属性,人类通过媒介可以将过去的事件和信息一如既往地在现实中再现和还原,并以此影响人类的个人记忆、集体记忆与社会记忆。来自外部社会的刺激信息首先进入媒介的浅层记忆,随后其中极少数的一部分进入媒介的深层记忆,并常被提取与重现。[2]

媒体每天都在生产内容,从业者按照不同的筛选标准采集信息,进行编码和储存,这些海量的信息形成了媒介的浅层记忆。与人类的短期记忆相似,媒介的浅层记忆在传播后不久就会被人遗忘。

“从媒介记忆的角度来理解,议程设置形成最大效果的重要途径,就是人为地调控哪些信息在媒介浅层记忆中可以停留更长时间和停留在怎样显著的位置之中。”[2] 在澳门回归2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前,媒体已经开始预热报道,以持续性、多元化、大规模的报道方式来强化议程设置,不断提醒受众事件的重要性,与受众形成“观看契约”,而在纪念日之后,媒体并没有立即停止报道,而是选择延续记忆的“余温”,延长受众的遗忘周期。

“两微一端”是主流媒体吸引受众参与互动的主战场。以微博平台为例,“央视新闻”官方微博账号发起话题#澳门回归20年#,12月4日至28日共发布相关微博69条,引起57.2万次讨论,9.6亿次阅读。“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账号发起话题#澳门回归20周年#,11月25日至24日共发布相关微博94条,引起116.6万次讨论,10.6亿次阅读。人们通过转发、评论、点赞等方式进入媒体营造的记忆空间,在个人记忆与媒介记忆的互动中,松散的个体产生了情感共鳴,唤醒了关于过去的共同体验,因“爱国爱澳”的核心价值观而联结在一起,形成“想象的共同体”。

在报道方式上,主流媒体运用5G、VR、AR、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融媒体报道,呈现出移动化、社交化、视觉化的特征。

在澳门回归20周年报道中,短视频、直播、MV已经成为媒体的常规手段。央视新闻频道推出了系列短视频《澳门青年说》,以第一人称的自述方式,将主人公个人经历与澳门发展紧密结合,展现了澳门青年在各领域的出色表现;12月15日至20日,推出新媒体特别直播《廿念澳门》,央视记者分为海、陆、空三路,多视角展现澳门的变与不变。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了说唱MV《澳门·我们》,以流行的嘻哈风格唱出年轻人的爱国爱澳情怀。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原创的《七子新歌》MV,具有古典美的歌词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再一次感受澳门长期与祖国分离,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乡愁。

在设置议程的过程中,主流媒体既注重新闻性,又不忘趣味性和互动性,H5、小游戏、动画、漫画等形式亮点频频。由西瓜视频推出,今日头条、抖音联合出品的全民互动直播答题活动“头号英雄”,人民网专场以澳门回归20周年为主题,精心设计了12道题目,设置现金红包为奖励,让网友乐于参与。人民日报新媒体与自媒体“局部气候调查组”合作,发布条漫《澳门是扇什么门?》,回顾澳门回归祖国20年以来的标志性事件,以“澳门是‘我们’”结尾,反映出澳门与内地的“手足之情”。

(二)建构新闻聚像:激活媒介深层记忆

在媒介日常发布的海量信息中,只有极少数能进入媒介的深层记忆空间。“媒介深层记忆意味着媒介产品从一种即时消费的信息产品,演变成了一种具有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的文献资料存储档案。”[2]

贝内特和劳伦斯提出了“新闻聚像”的概念,指某些浓缩新闻故事的决定性画面、瞬间或人物形象,在被媒体引入到后续的新闻故事中后,具有了超出最初事件的生命力。[3]

在澳门回归20周年报道中,一些珍贵的历史画面反复出现,勾连起过去和现在。1949年10月1日,澳门濠江中学老校长杜岚在学校里升起了自己手工缝制的五星红旗,遥祝新中国诞生,这面红旗成为“澳门的第一面国旗”。1999年12月20日,解放军驻澳门部队入驻澳门,澳门市民在马路两旁挥舞着国旗和澳门区旗欢迎驻澳门部队官兵。2017年,澳门遭遇台风“天鸽”重创,驻澳部队不分昼夜连续作业,全力投入救灾。这些画面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被妥善地归档存储,在澳门回归20周年这一重要节点,再次被提取、重现,让人们回忆过去,铭记澳门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是澳门最强大的后盾。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的作品,表达了“游子”被掳去的痛苦以及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这首歌作为新闻聚像被媒体嵌入纪念性报道中,展现出新的面貌。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时政微视频《习近平:“七子之歌”总能听出新意》以及《七子之歌》新版MV。1999年,在大三巴牌坊前合唱《七子之歌》的成员、《七子之歌》的作曲者、《七子之歌》的新一代领唱人都成了各媒体的报道对象。观众能够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媒体平台上听到这首歌。

驻澳部队、五星红旗、七子之歌承载着政治隐喻和民族情感,从媒介的浅层记忆中被提炼出来,进入媒介深层记忆空间,成为新闻聚像,在后续的新闻报道中反复出现,并影响着报道的叙事框架。

(三)打造媒介仪式:形成共享的集体记忆

英国传播学者库尔德里提出了“媒介仪式”的概念,通常包括3种不同的内涵,分别是媒介所报道的仪式性内容、媒介报道该内容时的仪式化方式以及媒介本身成为一种仪式或集体庆典。在这次周年纪念报道中,3个方面都有所体现。[4]

仪式往往按照固定的脚本进行,具有重复性、程式化的特征。在金莲花广场升旗仪式上,设置了全体起立、现场乐团奏乐、护旗队伍进场、升国旗、奏唱国歌等环节。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和澳门新任行政长官贺一诚都在致辞中强调了“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以及澳门同胞的爱国传统。国家意志、民族情感、社会主流价值观得到了充分展现。正如社会学家涂尔干所说:“全部仪典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唤醒某些观念和情感,把现在归为过去,把个体归为群体。”[5]在隆重庄严的氛围当中,参与者确认了自己的社会身份,有益于促成共有的“成员感、相似感、平等感及亲近感”,实现意见或舆论(也包括情感)的同质化,进而达成国家和社会的团结。[6]

传统仪式强调身体在场,而对于绝大多数无法亲身参与的民众来说,电视直播使他们从旁观者转变为“受邀请的”参与者,个人体验融入集体经历当中,形成共享的集体记忆。澳门回归20周年特别直播节目都是经过提前策划、安排的,按照规定的流程制作、播出,内容往往包含演播室评论、采访嘉宾、纪念活动现场直播、重访纪念场所、播放相关视频资料等基本环节,国旗、区旗、国歌、莲花等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被集中调用,呈现出象征性和表演性的文化实践过程。远距离的、分散各地的观众“抱着节日庆典般的崇敬之情参与其中”,形成特别的节日收视。

传统的电视直播打破了日常节目播出习惯,通过“霸屏”的方式获得传播强效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媒介接触行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成为打造媒介仪式必不可少的力量。

在周年纪念报道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投入4K/8K超高清转播车、卫星车以及智能节目制作系统等多种新技术手段,以立体化、全方位的报道为受众营造仪式空间。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特别直播节目《成长的澳门》,分别围绕跨越、幸福、家园和未来的主题,展现澳门今昔变化。中文国际频道、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合作推出移动直播节目《行走澳门》,主持人以中英双语搭档,行走于澳门的大街小巷,介绍澳门特色与风土人情,从小切口入手,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央视新闻新媒体与中国电信合作,让5G高清直播走进澳门人家,澳门58万中国电信用户将收到短信,提醒收看、参与澳门特别直播。大型新媒体直播节目《廿念澳门》从12月15日起,连续7天给观众带来海陆空全方位直播。此外,央视还发起了大型媒体行动“我中意的澳门”,在澳门设置10多個打卡处,民众可以到场领取一张纪念明信片,把对澳门的祝福寄到世界各地。

观众不仅能够共同观看直播,还能通过发表弹幕、评论、点赞、转发微博、线下景点打卡等方式交流互动。在此过程中,观众获取的新信息有限,但是特定的价值观得到了强化。正如美国传播学家詹姆斯.W.凯瑞提倡的“传播的仪式观”,传播并不是指信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体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7]澳门回归之后,每逢整五整十,媒体都会进行超常规的大规模报道,观众固定受邀参与仪式,通过反复重温这种集体文化实践的参与感,深化个人与事件的联系,形成集体共享的情感与记忆。

二、媒介记忆什么:选择性凸显主题

媒介建构记忆的过程并不是“有闻必录”,而是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按照新闻价值标准筛选信息,有选择地凸显主题。在澳门回归20周年纪念报道中,主流媒体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记忆建构。

(一)政治层面:“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是澳门维持长期稳定繁荣的根本。主流媒体在纪念性报道中,往往将澳门的巨大发展归因于“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发挥着潜在的意识形态作用,强化现有政治秩序的正确性和权威性。

央视新闻频道《成长的澳门》在纪念日当天请来了3位澳门本地嘉宾,主持人与嘉宾共同回顾国家领导人在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解读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经验及亮点。主持人分享了一段亲身经历,即自己在化妆间准备节目录制时,新闻正播放国家领导人讲话的画面,“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处理这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事务完全是中国内政,用不着任何外部势力指手画脚”。听到这句话,整个化妆间的人,包括给她化妆的澳门本地化妆师,都开始自发地鼓掌。通过这段富有画面感的描述,观众可以直接感受到澳门民众对“一国两制”的强烈支持。

央视新闻客户端时政微视频“V观”栏目推出《独家V观丨习近平点赞!这样的历史公开课别开生面》记录了国家领导人习近平视察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并观摩以“‘一国两制’与澳门”为主题的中国历史公开课。视频包含了领导人发言、师生课堂表现以及授课教师采访等,以一堂历史公开课为切口,以小见大地展现澳门长期以来推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果。

(二)经济层面:背靠祖国繁荣发展

从经济停滞的小城到世界人均GDP第二的繁华都市,澳门经济快速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更是给澳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澳门的经济发展状况是主流媒体着重报道的内容。

《中国经济周刊》发表文章《人均GDP接近香港2倍,位居全球第二,澳门凭什么?》,详细回顾了中央政府推出的一系列帮助澳门的政策措施,并且在多处强调澳门与内地的紧密联系,如“生活在澳门,办公在珠海横琴,已是不少澳门人生活的常态”,“维持澳门正常运转的90%以上的淡水、60%左右的电力、80%的粮食和几乎全部的活禽蔬菜,均由内地省份常年不间断供应”。中国日报新媒体推出微视频《进击的澳门》和《雄起的澳门GDP》,采用动画形式,配以磅礴大气的背景音乐,柱形体不断升高、移动,直观地展现澳门的经济发展成果。在视频中,澳门的世界人均GDP排名从1999年的第37名到2018年的第2名,经济增速激动人心,引发大量网友评论转发。

各大主流媒体运用大量事例和数据,全面展现澳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以及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取得的进步。通过采访官员、专家学者、澳门市民等,多角度阐释澳门融入祖国发展大局的必要性。

(三)民族层面:同根同源、血浓于水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归”成为媒体报道中的高频短语。“回归”带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强调澳门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公众看到“澳门回归”的字眼,能够自然联想到饱经风霜的游子回到母亲怀抱的画面。对于澳门同胞来说,回归不仅是政权的交接,“人心的回归”同样重要。媒体在纪念性报道中,往往围绕“同根同源”“血浓于水”的主题建构记忆,唤起公众的民族认同感。

“媒介倾向于那些历史大事件中小人物的故事,他们不喜欢那些冷冰冰的数字,而喜欢那些数字背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此,在媒介记忆的采集、编码、存储过程中,个体的记忆得到了媒体的聚焦和细致的刻画。”[2]人民日报新媒体在微博征集网友关于澳门回归的记忆,在媒体营造的记忆空间中,网友从个体层面理解历史,有的人在澳门回归当天出生;有的人骑在爸爸脖子上挥舞着五星红旗,在街边迎接驻澳部队;有的人当时还是个孩子,“不懂爸爸為什么哭了”。这些个体的直观感受就像散落各地的“记忆微光”,被媒体汇聚、放大,多方位的记忆呈现能够丰富公众对事件的认知,小人物的视角易于理解和接受,激发情感共鸣。

澳门与内地的互帮互助是媒体着重凸显的内容。央视新闻频道《成长的澳门》节目中,嘉宾共同回忆了驻澳部队在澳门遭受“天鸽”台风时的全力支援,以及汶川地震时澳门同胞对内地的牵挂和帮助,屏幕下方打出了小标题“同胞手足 血浓于水的亲情”。借助事件亲历者的回忆及话语表现澳门民众对国家的归属感,如一名嘉宾所说:“澳门人和内地民众都是一家人,都是中国人。在一个家庭中,如果亲人有难,我们当然要伸出援手。”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家”代表着温暖的港湾和坚实的后盾,家人之间联系紧密,能够共同经历风风雨雨。通过“家”“同胞”“手足”等意象,将祖国比喻为慈祥的母亲,将澳门与内地比喻为兄弟,展现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温情。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媒体在报道中运用隐喻、象征的手法,嵌入“家国一体”的内涵,强化受众对“中国人”“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感、自豪感。

三、结语

主流媒体作为党的耳目喉舌,承担着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责任。大众传媒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和叙事,对公众记忆的议程设置,成为现代民族国家塑造国民意识、凝聚共识和维护国家民族身份的最重要途径。[8]纪念性报道聚焦历史性的重大事件,将尘封的记忆重新激活,提醒公众铭记历史,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媒介具有公共属性,媒介记忆是一种责任,使文明代代相传,并迸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00.

[2] 邵鹏.媒介作为人类记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

[3] 贝内特·W .兰斯,雷吉娜·G .劳伦斯.新闻聚像和社会变革的主流化[J].传播学刊,1995,45(3):20.

[4] 尼克·库尔德里.媒介仪式:一种批判的视角[M].崔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25-26.

[5] 埃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61.

[6] 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M].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1.

[7] 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8] 刘燕.国族认同的力量:论大众传媒对集体记忆的重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06):77-81.

作者简介:钟雨欣(1995—),女,广西南宁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国际新闻学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国际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主流媒体
新媒体语境下主流媒体的正能量传播研究
浅析电视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
主流媒体回应网络谣言引导舆论策略思考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探讨主流媒体的改革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
我国主流媒体品牌融合趋势和方向刍议
主流媒体网站内容建设的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