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建福宫科仪音乐调查研究

2020-09-10 13:53汤小娟师立军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青城山

汤小娟 师立军

摘要:建福宫在青城山丈人峰下,位于山门左侧,原名丈人祠,宋时朝廷赐名“会庆建福宫”,主祀青城主神宁封真人及杜光庭先生。每逢农历腊月十三,青城山建福宫都会举行酬神暨安奉太岁法会,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民康乐。其仪式过程完整,仪式音声丰富多彩,本文基于笔者两年的田野调查之上,从音乐人类学角度调查建福宫仪式音乐中的器与声,并探析其音声中的文化属性。

关键词:青城山;仪式音乐;建福宫

青城山作为道乐发祥地之一,历史源远,属名山之一。其科仪音乐是我国川西地区弥足珍贵的文化艺术奇葩。青城山宫观众多,以天师洞最为闻名,另包括有建福宫、玉清宫、祖师殿等10余座宫观。建福宫始建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现存建筑为清代光绪年间(公元1888年)重建。现存大殿三座,分别奉祀护法尊神王灵官及财神、祀五岳丈人宁封真君及广成先生杜光庭、太上老君、东华帝君、全真派的创立者王重阳。

一、仪式概观

每逢农历腊月十三,青城山建福宫都会举行酬神暨安奉太岁法会。法会道场庄严殊胜,如法如仪,法演真宗,祈神光降临,祖师护佑。随仪式活动的顺利展开,在步虚韵、诵天尊号、臣香文、诵《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化“二十四解厄符”、拜“九皇(本命星君)、三台星君”、说禀文、宣表文、诵“斗姆宝诰”等仪式中,诸方神祗云集道场,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民康乐。法会整整持续一天,启用了中最高级别的法会程序,即开坛—唱颂(经咒)—参香—谒圣—荡穢—称职—启圣—宣疏(祈祷内容的文书)—焚化—送圣,法会现场神圣肃穆。当天,在建福宫还举行了答谢众居士的团年聚餐。“混元菜”、“福禄寿喜”等精致美味的素斋,令居士人等大快朵颐。

二、仪式中音声现象

建福宫科仪音乐中的乐器、法器伴奏有锣鼓套打、唢呐套打、笛子、木鱼等。从器乐伴奏的分类上来看,器乐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吹打乐的伴奏,二是打击乐的伴奏。两种伴奏在青城山科仪音乐的运用都比较广泛,在青城山地区更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呈现出了地方特色1。吹打乐以唢呐套打乐为主,唢呐是中心伴奏乐器,大锣、小锣、马锣、大拔、小鼓 板鼓、堂鼓等打击乐器是辅助,多用在法事上,尤其是民间斋醛法事。笛子套打乐也是青城山科仪音乐吹打乐里常见的伴奏器乐,不同于唢呐套打乐,它一般是以单独功能的身份出现在青城山科仪音乐中。打击乐的伴奏里锣鼓套打运用比较广泛,锣鼓的音乐刚强,器乐发音深邃,大锣、小锣、马锣、拨、板鼓、堂鼓、挂板等合奏加持,《吊挂》为青城山音乐中的一首,北韵曲青城山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魏书·释老志》、唐代《蜀王青城山祈雨醮词》都明确记载:早在二世纪初张陵天师创立时就有“祈醮之科”、“定律之音。今天能品味的青城山音乐,历经1800多年的南北文化交流和道派仪制融合,可以说它圆融各派、博采众长,更具有民族文化的普遍性。它兼顾了南韵、北韵的不同风格及吟唱、器乐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较高的鉴赏和收藏价值,在青城山科仪音乐中的实用性非常强,它的曲目较之前介绍的几种伴奏都要丰富,音乐形式也呈现出多样的特点。

在建福宫科仪音乐中,人声唱诵形式在音乐表现上的比重很大,占据了一半之多。青城山科仪人声唱诵形式的音乐内容题材非常广泛,它的风格也较多样,吟唱或念唱出现的次数较多,有些曲目即使不是全曲,也会在多个段落采用人声唱诵的形式。青城山科仪音乐的人声唱诵形式以语言音调为基础,所以它具有语言音调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声调起伏,调式风格并不强烈,为了适应人声唱诵形式,其伴奏也会比较简单,人声唱诵形式的青城山科仪音乐结构前后有片段式歌腔,结构缺乏独立性的显著特征,其旋律自然,音乐曲调婉转、词曲结合紧密。青城山科仪音乐的人声唱诵形式又被称念经腔或梆梆经唱诵。继承巴蜀巫师歌舞娱神的传统的音乐,具有浓厚的川蜀地方特色,曲调和伴奏方式上有比较明显的联系,有相同的乐队编制,青城山一带行壇派音乐中使用的丝竹乐队編制川剧中所使用的同类乐队編制相同,二者皆有「软场面」和「硬场面」之分;使用相同的调名:如依照唢呐器乐定调的[小工调][凡字调][高凡字调][正宮调]等,二者完全相同;使用相同的板式,如二流板、快二流、慢三眼、快三眼等板式,二者的称谓和用法完全相同。有相同的谱式,如工尺谱、锣鼓谱二者一致;器乐曲牌通用,青城山行壇道士使用的大量笛子、唢呐套打和锣鼓曲牌与川剧通用。

三、文化属性

科仪音乐从广义上来说就是道家世俗音乐,从狭义上来说是以为主题进行创作的具有既定模式内容的音乐作品,所以,科仪音乐的风格特征显著。青城山科仪音乐是隶属于全真道的科仪音乐,其音乐核心与文化核心一致,都是以修炼养生为主旨的文化活动,每日课诵科仪为最主要的科仪音乐的呈现方式。青城山科仪音乐,宜情、养性,通过音乐直击到道义层面上。道家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思维模式都在青城山科仪音乐得以呈现,青城山科仪音乐源自于道,音乐只是它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青城山科仪的音乐语言具有道家的清新,音乐形态具有道家的简约,音乐逻辑具有道家的奇妙特点,所以青城山科仪的音乐里思想主题内容显著。道是顺其自然而产生的,遵循于一定的存在规律,最强调的核心内容就是自然,青城山科仪音乐里有着自然、清新、平和的音乐韵味,似念、似唱,忽长、忽短的曲风曲目似乎没有音乐旋律上的规律可言,无论是念还是唱,青城山科仪音乐的整体旋律是简洁的,没有杂乱冗长的旋律出现,从整体上而言则显得很平缓,很少甚至是没有任何的拖腔,青城山科仪音乐的起伏和承转性不明显,温婉的科仪音乐韵味,悠扬且原始,青城山科仪音乐的音调自然又和谐、统一,旋律线即使出现波动也只是“微波”的自然下的旋律线状态,丝毫不会破环自然规律,音阶清新、雅致又稍显奇妙,所以它的整体风格才显得悠远流长、怡然自得,悠长清雅是青城山科仪音乐别具神韵的音乐色彩2。

青城山科仪音乐的审美内涵丰富,不仅具有艺术内涵,还有民间生活气息,青城山科仪音乐的生命艺术、生态艺术以及生活艺术都极具感染力,青城山科仪音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部分,青城山科仪音乐的产生和发展的每一个环节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民族文化的内涵,曲调采用类似以中心音为基础的回旋性的旋律反复使用,青城山科仪音乐的功能和特点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青城山科仪音乐的功能同样丰富,青城山科仪音乐的审美内涵多元。

青城山科仪音乐的传承者也要肩负其自身的使命,对青城山科仪音乐进行认真的乐识得梳理记录以及未来传承。青城山还定期组织青城山科仪音乐文化在民间的文化研究和资料收集活动,定时、定期的和其他派别的音乐进行学术上的切磋,共同发展和进步。在经济形式為主要推动媒介的今天,青城山科仪音乐只有和其他的艺术形式携手才可以在时代的浪潮中继续传承和发展,就目前的形式来看,青城山科仪音乐和本身的艺术表现形式融合最佳。青城山科仪音乐和之间的关系甚为密切,在青城山的牵动之下一起宣传、宣传青城山和青城山科仪音乐无疑是最佳选择。

注释:

1张凤林.对音乐发展的意见和思考[J].中国,2015(4).

2吕锤宽.科仪音乐的体系及其风格特征[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02).

参考文献:

[1] 蒲亨强.武当山科仪音乐的曲体结构与风格[J].音乐艺术,1992(3).

[2]甘绍成.青城山音乐研究[J].音乐探索,2014(02).

基金项目:阿坝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青城山道教科仪音乐调查研究——201810646078”、学生科研项目“青城山科仪音乐调查研究-20171447”。

作者简介:

汤小娟,师立军,阿坝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青城山
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野生蔬菜资源的价值调查分析
白描画《青城山下摸鱼哥》
民国四川书法一瞥
中国道教文化中的养生文化外宣研究
试论青城山科仪音乐的新传播
青城山偶得
青城山低山植物群落冠层结构研究
道教养生文化品牌对成都“文化之都”建设的价值探析
青城山道教建筑与四川民居比较研究
基于RMP分析的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