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街采:一道独特的媒介景观

2020-09-10 07:22何露露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8期

摘要:近年来,以央视街头调查“你幸福吗”为代表的电视街采报道兴起,形成一道独特的媒介景观。在采访对象、采访方式、采访视角等方面,电视街采与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区别显著。具体到实操层面,电视街采的策划制作有不少讲究,但根本区别在于电视街采要求记者彻底俯下身子,深入生活,客观记录,构建平等交流的话语空间。

关键词:电视街采;平等交流;个体视角;场景式海采;人际互动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8-0100-02

近年来,以央视街头调查“你幸福吗”为代表的电视街头采访报道兴起,形成一道独特的媒介景观。作为公众多元诉求和参与表达的传播样态,电视街采与传统电视新闻采访有着显著差异,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独具一格的魅力。

一、电视街采的独特魅力

(一)采访对象的随机性和丰富性

新闻采访对象是新闻事实的当事者或知晓、掌握新闻事实的人,是记者在采访活动中了解、采集、核实新闻事实的对象[1]。除了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和直接参与者,相关知情人士、专业人士、权威人士等都可以成为采访对象。恰当选择采访对象,是采访前期准备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记者在确定采访对象时,应遵循业内公认的一系列原则和标准,切忌随意。

电视新闻报道有特定的采访对象,而电视街采的采访对象通常是不特定的。作为面向普通百姓的街头“随机”访问,电视街采通过“海量采访”收集信息。采访对象的年龄、性别、身份、职业、教育背景等一般不构成限制,相反,电视街采应尽可能地覆盖更多元、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尽可能收集更丰富的观点和意见。打个形象的比喻,电视新闻采访是“精确制导”,采访对象需提前确定,甚至提前沟通进行预采访,而电视街采是“广泛撒网”,记者对采访对象事先并不知晓。

(二)采访问题的固定性和开放性

电视街采的问题发布具有固定性。所谓固定性,是指不论采访哪一个对象,都要问既定的相同问题。当然,在这一背景下,可以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采取意义相近的问法[2]。这与传统电视新闻报道中因人而异的采访方法有很大的区别。当记者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时,需制定不同的采访策略,根据受访者身份、职业、性格、受教育程度等信息的不同,有针对性地提问。如果记者不加以区别,不做到“有的放矢”,这样的采访很可能是失败的,采访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采访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除了提问方式需因人而异,具体到某一个采访对象外,传统电视新闻记者还常常采取“打井式”采访。也就是根据自己的采访目标,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地与采访对象沟通,从而挖掘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此时,等待采访对象的,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系列问题。采访的时间可能长达数小时,在人物报道中,采访时间甚至可能长达数月。能否将采访推向深入,而非流于表面,是衡量记者采访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

电视街采的采访形式则类似民调,以样本的广度见长,留给每个采访对象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记者通常不需要对受访者进行“打井式”采访,而是依托一个或几个既定问题,高效地完成采访活动。虽然街采问题都是提前设计好的,但这些问题本身具有开放性,没有标准答案,这就让每一个采访对象都有话可说,能够基于自身的经验、理解有感而发。

(三)采访活动的人际化和大众化

人际传播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或凭借非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交流活动。它是人类交往中最古老、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人际传播有两个特点:一是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传受双方不仅能使用语言,还可以通过非语言符号,如肢体动作、眼神表情等传递信息;二是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从本质上说,新闻采访也是一种人际传播活动。但在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中,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人际互动过程很难得到充分展现。记者采访获取的信息,被认为是报道的核心要素。人际传播的丰富性,在某种程度上要讓位于信息传播这个首要目的。

电视街采则充分保留和放大了人际传播的优势。记者走上街头,与形形色色的人群面对面交流。受访者的回答固然重要,但表情神态、肢体动作等非语言符号同样在传递信息。即便是拒绝、沉思、答非所问,甚至反诘和吐槽都具有传播价值。可以说,电视街采不是简单的信息交换、信息采集,而是一个“公共舞台”,任何一种可以感知到的行为都具有潜在的传播特征。它是大众传播的人际化,也是人际传播的大众化。

(四)采访视角的私人性和公共性

电视街采是电视街头采访的简称,这里的“街头”只是概指,采访的地点可以是马路上、车间里、商场内或田间地头等各类场景。记者俯下身子,深入生活,创设出一个类似“私人聊天”的沟通情境。加上街采的选题多是话题性的,如“你幸福吗”“爱国是什么”“这一年啥最高兴”等,需要受访者调动个体经验才能作出回答。相较于高度概括、抽象的表述,电视街采更重视个体的情绪、感受、需求、愿望,尊重采访对象的个性化表达。它将新闻话语权交给采访对象,构建了平等交流的话语空间。记者在传播链条中不再起主导作用,改变了以往传者主体的中心地位,具有鲜明的反传统、反权威、反共性的价值取向。

电视街采的回答“千人千面”,看似毫无规律,但透过这些碎片化的个体叙事,一幅宏大的时代图景也依稀可见。它讲述普通人的故事,传达平凡者的心声,记录着生活百态,也折射出家国变迁。它将宏大叙事转化为微观描述,通过个体视角完成了民意的探查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整合,实现了私人性和公共性的有机统一。

二、电视街采的策划制作

具体到实操层面,电视街采的策划制作有不少讲究,其制胜之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问题设置有讲究

成功的街头采访,首先要有一个好的选题。策划街采选题时应把握“一高一低”的原则,高即“立意高”,低是指“接地气”。街采选题首先要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和舆论引导传播价值,在此基础上找到最合适的提问方式。由于街采对象是各行各业的普通百姓,唯有接地气,才能让受访者愿意交流,产生回答的欲望,而不至于“尬聊”。

例如,央视的街头调查“你幸福吗”就紧扣社会转型期的民众心态,通过普通百姓的真实心声,传达出普通中国人的幸福观,以及生活的点滴变化和对民生问题的关切。提问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字,但却以少胜多,意蕴深刻。再如,2013年重庆电视台的街头调查“你最缺什么”,问题同样简洁,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和“你幸福吗”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缺钱、缺工作、缺时间、缺女朋友这类高频回答,还是缺心眼、缺运气这类自嘲或吐槽,都直戳观众的内心,引发广泛共鸣。

好的街采提问如同一把钥匙,能够快速建立对话语境,打开采访局面,让受访者感觉有话可说,乐于吐露心声。相反,不恰当的街采提问,如“什么是GDP”就让人味同嚼蜡、不知所云,更难以回答。即便立意尚可,但因为落点偏差,没有找到合适的提问方式,同样难以实现预定的传播目标。

(二)场景式海采更鲜活

场景式海采,是指记者在相对具体的场景中,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随机采访。早期的电视街采主要采用“扫街”的方式,更关注采访对象说了什么,对场景的价值有所忽略。央视的街头调查“你幸福吗”可以被视为场景式海采的一次成功实践。记者深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将采访融入具体情境中,展现出一个个真实而鲜活的平凡个体,充满生活气息。对于场景的重视,在央视新闻中心发给记者的采访手册中有具体要求:第一,采访中不要刻意去找你想要的,而要去发现让你意外的;第二,记住,所有的回答都是我们想要的;第三,回答不是唯一重要的,回答的状态和场景同样重要[3]。

场景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采访背景,场景即语境,场景即信息,是传播链条上不可忽视的元素。电视街采的场景选取首先要真实,不要进行人为干预和布局;其次,场景要与主题呼应,与主题相关联。例如,2017年央视《新春走基层》系列节目之“家是什么”中,记者就选择了传统食品店、农村大集,放到春节这个时间点,镜头前的采访对象和屏幕前的观众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家”这个主题。再如,2020年夏,重庆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天天630》栏目推出的街头调查“我爱记诗词”,将重庆各大热门景点作为街采地点,随机抽查游客们对经典诗词的掌握程度,唤醒人们对古诗词的记忆。美景和诗词的巧妙搭配也契合了节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深远立意。

(三)突出人际互动的优势

早期的电视街采中,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互动不多,主要是“我问你答”。记者的提问常常会被裁剪掉,受访者的回答也会择其精华剪辑使用。但在央视的街头调查“你幸福吗”中,记者的问话被完整保留下来,受访者的回答也被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无论是“接受你的采访,队被人插了”的吐槽,还是捡矿泉水瓶的老人说“我耳朵不好”的第一反应,都不加裁剪、如实完整地播出了,这对于版面宝贵的《新闻联播》来说是一次很大的突破。当前,在很多街采中,记者甚至会通过提前开机、延后關机的方式捕捉受访者的真实状态。

不过,总体来看,电视街采的人际互动仍显单一。早期的街采依然没有摆脱正式采访的束缚,无论采访者还是受访者都因为镜头的介入,姿态比较严肃。以央视“你幸福吗”为标志,电视街采转向非正式的聊天,氛围更加生活化。一路进化的电视街采,开始有意削弱镜头的存在感,让采访回归人际传播的本质。而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削弱镜头的干扰,让采访对象真实表达,是电视街采出彩的关键。以“我爱记诗词”为例,记者不做任何寒暄和铺垫的突访,就是一次成功的探索。面对记者的突然袭击,受访者或脱口而出,或不知所措,或语无伦次,或落荒而逃,各种反应真实自然,同时“笑果”十足。

三、结语

电视街采作为公众多元诉求和参与表达的一种传播样态,它的兴起和发展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密不可分。相较于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电视街采在采访对象、采访方式等方面有诸多不同。成功的电视街采需要记者彻底俯下身子,深入生活,构建平等交流的话语空间。

参考文献:

[1] 徐晓波.采访对象选择的基本规则[J].传媒观察,2009(4):36.

[2] 王中伟,王成涛.电视街头采访的十个关键环节[J].青年记者,2017(5):50.

[3] 吴玉锋,于蓓,黎向农.从“你幸福吗”谈电视新闻的舆论引导[J].声屏世界,2013(4):17.

作者简介:何露露(1985—),女,安徽马鞍山人,硕士,研究方向: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