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综艺节目和女性主义

2020-09-10 21:53廖洋益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刻板印象

摘要:作为综艺节目中的一种类型,女性综艺从出现至今一直备受关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中年女性群体基本被排除在外。最近大热的女团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以中年女性为主角,提出打破年龄界限的观点。本文对该节目进行分析,旨在改变社会的刻板印象,更真实地展现中年女性的特点。

关键词:女性综艺;年龄歧视;刻板印象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6-0096-02

湖南卫视近期推出的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6月12号播出后,12小时播放量便达到了1.4亿。并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掀起了一股讨论的风潮,各种相关话题引发受众热议。可以说,这档节目有望成为今年现象级的综艺节目。“中年女性”“独立”“重生”等热门词刷屏网络。这档以中年女性为主角的女团综艺节目,参与嘉宾年龄在30岁~52岁之间,涵盖歌手、演员、主持人等不同职业,它开创了女性综艺节目的新风潮。“具有舆论导向示范功能的真人秀节目展示出来的女性形象,不仅是这个时代的女性群像,也在潜意识中影响着女性的思考方式”。[1]因为真人秀节目对受众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探討《乘风破浪的姐姐》具有的积极意义及不足之处,对后续媒体内容的设计和对受众的引导,具有双重意义。

一、女性综艺节目的进化之路和现状

曾有学者把女性综艺节目比作电脑升级,提出女性综艺1.0时代是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时代。那时的女性综艺以普通女性为主体,以草根变明星为输出方式。第二个阶段则以《女神的新衣》《花儿与少年》等女性真人秀为主。这类综艺节目的主角已经由普通女性升级为女明星。节目通过设置日常生活的桥段,在矛盾中展现女明星的个性。第三个阶段则以《我们来了》为代表。女明星不再是偶像般的存在,而是与民同乐的普通女性[2]。笔者认为,前段时间很火的《创造101》可以被视为女性综艺节目的4.0版本。它再次还原到女性综艺1.0的状态,以普通女性为主,但因为借鉴了日韩女团的“养成”模式,注重受众的参与选择,所以又不同于前面三个阶段“节目展示—受众观看”的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综艺无论是1.0还是4.0,年轻女性始终占绝大多数,中年女性只是零星的点缀。而《乘风破浪的姐姐》从一开始,就将中年女性作为节目主角,把年龄属性作为综艺节目的卖点之一,这在女性综艺节目中尚属首次。

参与节目的“30+”女明星们用精彩的表现和迷人的个性赢得了无数喝彩。但实际上,在当下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中,这样的中年女性形象都是缺失的,或者说中年女性的形象是单一的[3]。“女团综艺无论怎样挖掘和打造新的形象和风格,最终都回到要么可爱,要么性感两种典型的形象风格上,所以这类综艺中的女性成长构建下的女性形象,依然是一种男性认同眼光下的刻板形象。”[4]在这类所谓的女性综艺节目中,女性角色的话语权依然是缺失的,其中呈现的女性角色不过是在变相地迎合男性对女性的审美期待,网络综艺节目中的女性角色依然呈现出浅白化的倾向[5]。

二、开先河的中年女性综艺,打破年龄歧视

《乘风破浪的姐姐》打破年龄偏见,不光对电视节目和娱乐圈,对社会的整体意识都有着积极的引领作用。“在当代文化中,女性对男性的性吸引力总是与年龄或外表联系在一起。因此,女性看起来‘老’的暗示必然会被认为是对她自我价值的损害,是需要改变的证据。”[6]一方面,美容业的发达、各种滤镜的流行,女性对自我妆容、身材的审视是一种对父权的服从和自我监督。社会接受的美越来越狭隘,年轻成了女性重要的价值和资本。另一方面,娱乐圈偏爱年轻女性,就像海清在第十三届青年电影展闭幕式上呼吁给中生代女演员机会一样,整个社会也在构建女性衰老等同于价值丧失的意识体系,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年龄歧视。罗伯特·N·巴特勒在1969年引入了年龄歧视的概念,他将其定义为一个年龄组对其他年龄组的偏见。年龄歧视是一种意识,是一组连贯的共同思想和信仰。认为中年不再具有价值,只有年轻才具有价值,既是一种针对女性的价值贬损,更是宏观层面的年龄歧视。而这种歧视在男性身上则很少见。而且,不仅存在消极的年龄歧视,也存在积极的年龄歧视。以中年女演员为例,中年女演员的戏路越来越窄,中年女演员只能扮演母亲、妻子的角色。认为中年女性都会陷入婚姻问题、婆媳矛盾,属于针对中年女演员的消极年龄歧视。而积极的年龄歧视类似于一种针对某个群体的刻板印象。如电视剧中展现的温柔贤惠的中年女性,一定比年轻女性更加包容隐忍。

相比过去的女性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首次提出打破年龄界限。中年女性这一过去失语的群体,以群像的方式高调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女嘉宾在节目中令人眼前一亮的表演与真实的表达,展示了跟年龄无关的女性气质和女性美。节目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媒体长久以来对中年女性的年龄歧视,符合大家对独立自主、成熟的中年女性的期待。

三、展现中年女性的多样性,打破刻板印象

《乘风破浪的姐姐》展示出的中年女性的多样性,有助于社会对这个群体产生更全面的认识。在传统的媒体内容中,中年女性多半是围绕家庭打转的母亲形象。在参加节目的嘉宾中,虽然有不少女性已经为人母,但节目更注重展现她们的个性和才华。整体来说,“姐姐们”并不只有一种形象,她们有的文艺,有的英姿飒爽,有的则带着原生态的民族风。而且她们也在尽力突破自己往日的形象,如张含韵不再是记忆中那个“酸酸甜甜就是我”的女孩;阿朵积极阐述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对女团的认识和对艺术的理解;伊能静、钟丽缇、张雨绮、白冰等嘉宾虽都是孩子的母亲,但是仍能在节目中看到她们在母亲角色之外的女性魅力和女性美。另外,与综艺配套的人物访谈节目《定义》更是与节目中的每位女嘉宾进行深度对话,倾听她们的困惑、挣扎、努力和真实的状态。这是中年女性多样的体现,也是对女性话语权的尊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的主体性不断提升,女性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受众对女性综艺节目的观看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穿着打扮这样的指导上,媒体需要在精神层面给予受众更多的引导。对中年女性多样化的状态和个性的展示,也有助于打破传统媒体塑造的刻板的中年女性形象。

虽然《乘风破浪的姐姐》向娱乐圈和社会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中年女性以“可见”的姿态高调亮相舞台。但是节目在总体思路和细节设计上仍然陷入传统思维,中年女性并没有完全摆脱过去的束缚。

(一)商业运作对女性美丽的束缚

节目的定位是成立一支成员年龄超过30岁的女团,号称要打破固有印象,重新定义。但是评委之一杜华在点评嘉宾时却说“女团就该是整齐划一的,漂亮美丽的,青春靓丽的”“你们在做这个节目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你们‘疯了’,一帮三十多岁的女人……是否有商业价值都是未知数”。杜华仍在用目前流行的日韩女团的成功经验作为自己点评的标准。这是一种卖人设的造星模式,女星不需要展现太多自己真实的个性,而是按照公司安排的人设“扮演”好角色,满足粉丝的期待。但要求一群有丰富人生阅历和一定业务能力的中年女性和青春少女一样整齐划一,要求她们抹去个性,而不是展现特点,这本身就和节目初衷相悖。节目定位和评审标准的矛盾,可能会使中年女性的真实自我被压抑,“30+”女性的魅力被忽视。

(二)无法彻底摆脱的刻板印象

在节目一开始的文案中,节目组强调“30+”的女性“人生的见证者越来越少”“所有的可能性不断退却”,而《乘风破浪的姐姐》目的是要让“三十而骊,青春归位”。青春的状态,依然是“姐姐们”需要不断努力达到的目标。

此外,节目在细节设置上仍不时流露出性别化的刻板印象。如签到时,每个姐姐都要求选口红按唇印作为自己签到的身份标识;录影棚被布置成化妆台的样子;“姐姐们”碰面寒暄都是恭维彼此好瘦、好美。一众中年女明星中,不乏有演技、有实力的女性,如宁静、阿朵、蓝盈莹,但是节目僵化的编排和立意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30+”“40+”还是“50+”,女性美、女性气质仍然单一地和外貌、身材联系在一起。

(三)女性的自我束缚

“50+”的钟丽缇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的状态永远22岁,心理永远18岁。这实际上也揭露了中年女性的困境——真实的年龄状态是不被接受的。不被大众接受,也不被女性自己接受。打破年龄的桎梏,并不是鼓励女性勇敢面对和接受年龄,而是模糊年龄感。相比之下,国外的中年女星在业内更加活跃,如凯特·布莱切特等。有演技、有实力的成熟女性形象在外国荧幕上屡见不鲜。她们坦然面对皱纹和年龄,这样的女性形象在中国的荧幕上是极度缺乏的。

四、结语

《乘风破浪的姐姐》开创了中年女性综艺节目的先河。这一在媒体中常年“隐形”的女性群体不再“不可见”。它的出现对增强女性的自主意识,摆脱因为年龄而产生的刻板印象和歧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一部综艺节目的局限性及其在商业运作下对中年女性的压抑和规范。增强女性意识和提高女性地位需要社会大环境的共同努力,而媒体既然有能力影响人们的观念和意识,也应该生产更多的作品,让中年女性的多样性得到应有的展示。

参考文献:

[1] 李昱洁.浅析真人秀电视节目中的女性形象[J].新闻研究导刊,2018(04):107.

[2] 湖南卫视.《我们来了》开启女性综艺3.0时代[J].声屏世界·广告人,2016(09):134-135.

[3] 马彦.网络综艺节目中女性主义话语的显现和消隱[J].视听,2019(11):65-67.

[4] 郑坚,陈俊朋.现象级综艺节目中的女性成长叙事研究[J].传媒观察,2019(06):43.

[5] 张岩.网络综艺节目女性角色的浅白化趋向[J].新闻研究导刊,2019(14):84-85.

[6] 罗莎琳德·吉尔,克里斯蒂娜·沙尔夫.新女性主义:后女权主义、新自由主义和主体性[M].德国:施普林格出版公司,2013:92.

作者简介:廖洋益(1985—),女,重庆人,研究生,硕士,主任记者,研究方向:新闻传媒,公关。

猜你喜欢
刻板印象
《疯狂动物城》:刻板印象“三部曲”
豪车交通事故报道中媒体刻板心理及对策分析
恢复高考至今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变迁研究
污名视域下“屠呦呦获奖事件”解读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对运动的影响
老年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刻板印象对“反转新闻”的影响
国内主流新闻网站如何应对受众流失之困
香港“幼童便溺”舆情事件的建构分析
网评詈词的刻板印象消除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