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地栖居”

2020-09-10 21:53赵瑞华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生态美学

摘要:生态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以人的诗意地栖居为哲学宗旨,以改变人类当下的非审美状态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为目标。《舌尖上的中国》是将展现美食文化与传播生态思想两者相结合的一次成功探索。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为例,从生态美学思想中的生态整体主义和生态和谐观两方面对其进行美学阐释,挖掘出该纪录片背后所蕴含的生态思想,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体现对人的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诗意地栖居”;生态美学;生态整体主义;生态和谐观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6-0119-02

一、引言

2012年一部被网友称为“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味”的美食纪录片唤醒了大众对中华美食文化的认同,掀起了遍布全国的“舌尖热”,创下了国产美食文化纪录片的收视神话,这部纪录片便是《舌尖上的中国》。该片于2012年5月14日在央视CCTV-1《魅力记录》栏目首次播出,仅用7天的时间,便打破国产纪录片的收视纪录,成为国产美食纪录片的制作标杆。虽然第三季播出至今已有2年时间,但“舌尖热”却一直活跃在大众日常的生活中,发文配图附带“舌尖上的中国”话题已成为常态,各类美食纪录片层出不穷,网络点击量和搜索量居高不下,各个媒体以“舌尖”“美食”为宣传热点络绎不绝[1]。该片之所以能成为现象级的国产美食纪录片,原因不外乎是巧妙的选题、精良的制作、真实的再现及美食文化的传播,更重要的一点是其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向大众传递着“诗意地栖居”这样一种生活观念与方式,可以在无形中深化大眾对自然的认知,提高大众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可度。因此,笔者认为解读《舌尖上的中国》蕴含的生态美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二、生态美学的思想内涵

生态美学是一种用生态的视角、上帝的视角来审视世间万物,审视生命与生命、生命与非生命、非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关系,倡导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关系,他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颠覆,以期将人类中心主义转变为生态整体主义,是一种倡导万物平等,和谐共生的生态审美范式。生态美学告诉我们,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人类与其他物种甚至无机物都是密切相关、须臾难离的,人类是从自然界进化而来的,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类依靠自然,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是人生存的前提,自然界中的每个物种,包括无机物都不是单独存在、自给自足的,物种间都存在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整个自然界就是一个集合体系的生态圈。从生态整体观出发来考察世间万物,从而形成一种完善、和谐、符合生态整体价值标准的审美观。

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美学在现实意义上能够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贡献美学智慧,对于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富有生命活力的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舌尖上的中国》与生态美学

诗人荷尔德林曾写道“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土地上”[2]。《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现象级的美食文化纪录片,在展示美食,传播美食文化的同时,还传递着一种“诗意地栖居”的生活方式与态度,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一集解说词中的一段话“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3]流露出浓浓的生态思想与韵味,也从一开始就为“舌尖”系列纪录片注入了生态的思想与灵魂。因此,本文笔者将运用生态美学的核心观点——生态整体主义和生态和谐观对《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进行生态美学的解读。

(一)生态整体主义

生态整体主义是指生态系统具有完整性,物种与物种之间、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非生命之间都是互相依存、须臾难分的。“生态整体主义”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不能以人类的需求与欲望作为控制与利用自然的手段,而是要以自然为中心,承认整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承认人是从自然界中进化而来的,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是人生存的基本前提。“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种中国式生存之道正是对生态整体主义的一种中国式解读。

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懂得如何获取自然的馈赠,在各地的饮食习惯中,我们都能看到来自自然深处的原生食材。怒江石板粑粑选用当地特有的一种青黑色页岩,经过砍削、修整、打磨、抛光,烘烤两月便可使用,配以野生甜荞粉和蜂蜜,焦香甜润的石板粑粑便有了怒江夏天的味道了。在银杏之乡,银杏砧板是当地人家心爱之物,银杏树富含油脂,具有修复抗菌、愈合刀痕的功能,在切割食材时不伤刀刃,不滑刀,银杏树在厨房里获得了全新生命的年轮[4]。在浙江平阳,人们通过采集中草药,吃草药炖鸭来消除暑热湿气,滋润秋燥。在千年古镇青堤,传统打刀匠人侯师傅在经过了一番苦苦寻找之后才发现身后的山上藏着他需要的磨刀石,真所谓“一方水土一把刀”。在《舌尖上的中国》里,无论是沿海,还是深山,或是贫瘠荒芜之地,每一代人在面对自然的馈赠之时,都深谙适度巧妙利用自然、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从而获取美味的食物和安身立命的资本。中国人常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二)生态和谐观

生态和谐观是指以生态整体主义为前提,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出发点,以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础,以完善人的身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为目标,最后落脚到改善人类当下的不和谐、不完美的审美状态,建立一种生态和谐的符合生态规律的存在状态。

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中,处处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挖掘菌菇后用松土将其掩埋以期继续生长;使用大号鱼眼的渔网捕鱼,给小鱼苗以生存之机;浙江象山渔民自发设立休渔期,给海洋以喘息恢复时间;遵循“二十四节气”耕作的中国农事劳动,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为序以及不施农药,信赖自然调节,立志复原自然农耕方式的浙江湖州的王陆良等,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勤劳,追随大自然的指引,让饮食有了生命,让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处于和谐平衡的状态。

在生态美学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基本,更高的追求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人与自身、与社会的一种和谐关系。身心和谐指的是人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满足、对精神的追求、对自我清晰的认知等。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实现了人自身的和谐,才能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达到一种真善美相统一的人生境界。《舌尖上的中国》看似是在讲述中国的饮食,实则是在刻画饮食背后的人。在乐山,从医世家的代克勤为了爱情放下手术刀跟随妻子开始了掌勺的另一段人生;在回坊,因为热爱,水盆羊肉第四代传人白文平将一辈子的心血都倾注在这一门世代传承的技艺上,一碗汤成全了家里的一切;在天津,下岗后的红姐做起了祖传的手艺——煎饼果子,不被看好的她凭借一股劲完成了一次人生的蜕变;在苏州,从典籍中搜集美食是叶放的一大爱好,他说典籍中有沉甸甸的传统,有餐饮传承的依据,面对古人,我们有了更多的品味、趣味与敬畏。只有当我们遵循内心,认清自己,寻求身心和谐,才能發现生活的美、生命的美。

人在自然界是以群居的形式存在,人类存在的社会整体与自然界一样,都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因此在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同时,也要与社会整体保持和谐。在《舌尖上的中国》里,我们可以看到美食与亲朋从来都是相得益彰的,饮食与社会总是形影相依的,饮食背后的诸多内涵总是与人生期盼、美好祝愿存在不解之缘。致力于寻找曾经的苏州味道的老凡执着地使用传统技法制作苏帮菜,随着亲朋好友的到来,老凡的这座传统庭院又鲜活了起来,而他也坦然地接受并静观世间的那些变与不变;中国人性情含蓄,习惯用食物来表达心意,每到冬至,大江南北的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饺子,各地的饺子大多就地取材,风味不一,但其所蕴含的团圆却是亘古不变的;食物可以传情达意,点心是中国人饮食生活中最为温情的部分,雕刻着不同吉祥图案的各式点心,都记载着中国人对天地的敬畏、对吉祥的渴望、对传宗接代的重视以及对福寿安康的期盼[5]。

千百年来,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人们遵循着自然的规律,遵循着中国式的生存之道,让饮食在循环往复中一轮又一轮地模拟着我们对世界周而复始的感受。中国人“诗意地栖居”的生活美,在《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中可见一斑。

四、结语

《舌尖上的中国》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那一丝触感,更多的是对生活、对生命的投射和感悟以及对人与自然的现实关怀,更多的是对人类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及作为的反思。舌尖系列纪录片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只有生态系统完整、和谐、平衡、稳定,人类社会才能生生不息,只有当各种生命按照自然的规律和谐共生时,一幅美好的画卷才会悄然展开。

参考文献:

[1] 肖婉.一席饮食文化与生态美学的多元对话——解读《舌尖上的中国》[J].影视戏剧,2013(08):106.

[2] 范品言.生态美学视域下的生态纪录片研究——以导演雅克贝汉的作品为例[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14.

[3] 常如瑜,岳芬.镜头中的生态精神——《舌尖上的中国》生态思想探析[J].生态电影,2012(7):49-50.

[4]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器[DB/OL].腾讯网,https://v.qq.com/x/cover/fs3t781ygus6vt0.html,2018-02-19.

[5]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合[DB/OL].腾讯网,https://v.qq.com/x/cover/fs3t781ygus6vt0.html,2018-03-09.

作者简介:赵瑞华(1994—),女,山西吕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猜你喜欢
生态美学
环境美学在中国:东西方的对话
曾永成先生及其生态文艺学思想
建构人本生态美学的开创性努力
曾永成美学研究之路述评
怀特海有机哲学审美经验观的生态学审视
论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联系与区别
和谐之美
浅谈绿色设计中自然材料的运用
电影《美人鱼》的生态美学思想
生态文明传播:广告中的生态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