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运输底盘结构设计

2020-09-10 02:24罗晨珲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14期
关键词:结构优化

罗晨珲

摘要:针对狭长通道不方便运输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可以通过狭长通道的多级运输底盘结构,该底盘采用了多级运输设计,可以通过不同狭窄的运输通道,同时在运输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固定约束,为运输的机械手运动体提供更稳定可靠的约束。设计的底盘具有多级运输功能,以便于能穿过狭窄的颈管空间室,同时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了底盘机构设计的合理性,为底盘的初步设计和未来结构优化提供必要的设计及分析依据。

关键词:多级运输;固定约束;结构优化

0  引言

一个底盘往往包括制动系统、传动系统、驱动系统、悬挂系统等。影响底盘性能有许多因素。质心的高度和底盘的质量分布可以决定底盘的运动性能,并影响其运动时候的惯性大小,底盘质心高度较高的底盘,在运动的时候,容易发生失速。在进行拐弯的时候,会有较大的离心力。因此,在一些要求较高的运动场合,往往会采用降低底盘重心来提高精度。

一个良好的底盘,可以决定载重或活动体的运动稳定性。在许多时候,底盘不单要运输机械手,还要在机械手活动的时候保证其工作稳定性。对于运输机械手的运输底盘,除了保证运输过程稳定性,不出意外,还需要在机械手运动时候,给予足够稳固的固定约束。

只有在足够固定约束的情况下,机械手在执行各种任务的时候,才能够平稳不发生振动。

本设计致力于利用多级运输底盘,解决运输过程中长廊狭窄特点的难题。运输底盘的设计也是重要环节,运输体需要借助底盘稳定地运输至特定狭窄通道。

1  国内外现状

从目前发展来看,全球机器人规模增长迅速,在2014年到2019年两年间,机器人市场增长了17%,与之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底盘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机械手的发展,离不开底盘,机器越精细,需要的底盘技术越高。目前在各广大服务领域,如快递、餐饮、清洁领域、机器人都采用通用底盘,然而,在一些复杂情况,底盘的使用需要根据不同场景,进行不同的具体化定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大量投入底盘的研发之中,如科技巨头百度、腾讯也加大对底盘的投资。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猛,目前,随着我国科技经济发展,我国的汽车生产数量已居于全世界第一水平,底盘数量随着增加,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发展,在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下,我国机器人和运载底盘的各类开发速度日新月异,一大批与底盘、机械手相关的产业蓬勃发展。通讯电子信息也越来越发达,借助网络信息,可以做到更深入的机械智能协同技术。高效率的网络通讯系统,可以提高与底盘密切相关的智能配件。通过网络,可以远程控制机械手与运输底盘,机械智能协同技术也正在加快。在一些工厂地区,底盘运用于运输货物、重型机械。在一些快递行业,某些特殊的运输底盘也用来运用于运输快递。在煤矿行业,有部分煤礦掘进设备采用特定的运输底盘。由此可见,运输底盘与国家工业发展进步密切相关,目前我国的重载底盘自主创新力度依旧不够,许多运输底盘的核心部件依赖进口。高端液压元器件、关键的部件,很大程度依靠国外产品。

目前我国对于底盘各规格,依旧缺乏统一的校核标准,随着改革开放,我国进入机械制造时代,运输底盘越来越多地与智能控制相结合。底盘的运输,广泛运用于工业、服务业、制造业等。一些自主移动的机器人,大多都用自己独特的运输行走系统。底盘可以运输执行维护任务的机械手,一个良好质量的底盘,可以提高机械手的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运动体和运输底盘的使用寿命。

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适用的底盘类型。底盘的分类有多种,底盘是一个自主移动机器必不可少的,其广泛运用于汽车、服务、运输类行业。主要分轮式底盘、履带式底盘。按悬挂系统分类,也分成多类。底盘的驱动形式也分多种,主要有后轮驱动前轮转动,两轮驱动加万向轮,而比较流行的是多轮驱动的形式。按驱动的方式不同,其特点也不同。第一种后轮驱动前轮转动的方式具有价格低廉,结构简单相对简单的特点,但由于靠前轮来进行转动,转弯的半径会受到限制。第二种具有成本低、控制简单等优点,两轮驱动加万向轮相对来说控制较为灵活。比较常见的多轮驱动设计成本较高,电控较为复杂,优点也较明显,具有更大的驱动力。目前的驱动底盘中,一般还设有避震机构设计,许多底盘具有独立悬挂系统,运载体在运动过程中,即使在路面凹凸不平,或者收到其他外力作用下,依旧能保持相对的稳定。

在设计底盘时候,分析校核其性能是必不可少的,随着运载体的多次长时间运转,底盘多次使用,底盘亦会随之性能降低,伴随而来的是底盘稳定性下降,磨损加大,动力性能降低。因此我们在设计底盘的时候需要对底盘进行认真的分析。尤其是底盘的强度指标。在众多企业生产一个合格的底盘的时候,往往需要增设场地,进行模拟实验,进行多次往复测试,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场地、时间等,增大的生产成本。本研究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最大限度节省时间。根据分析的运载机械手的工况,定义其材料强度,计算出运载体的质量,计算出对底盘施加的作用力,并对底盘进行校核强度。

2  结构设计

运输底盘其主要作用是支撑运载活动体的整体重量,提供动力使得其产生直线运动并保持稳定,保证运输体能到达预定位置执行任务。(见图1)

针对狭窄且长度较长的运输通道,采用多级运输的方式进行运输,如图1所示,机械手需要穿过的空间比较狭小,同时较长,这里设计了两层运输底盘,第一级运输至轨道尽头时候,第二级运输底盘继续前进。(图2)

机械手在维护过程中涉及许多高精度操作,这就要求底盘在满足受力强度要求同时,还应需要严格及高稳定性的约束,尤其在机械手极限位置运动的时候,底盘不能有任何不稳定因素存在。如图2,这里设计锁扣装置,在底盘和机械手到达某预定位置的时候进行紧锁固定。

机械手执行任务需要依靠多个部件:轨道部件,移动底盘,机械手,末端执行器,其中运输系统主要为存储轨道部件和移动底盘两个模块。机械手通过底盘可以负责执行作用。底盘系统除了运输,还包括日常存放功能,单一底盘系统包含一级底盘、二级底盘、基座、底梁框架四个部分。

机械手在维护过程中涉及许多高精度操作,这就要求底盘在满足受力强度要求同时,还应需要严格及高稳定性的约束,尤其在机械手极限位置运动的时候,底盘不能有任何不稳定因素存在。活动机械手执行一次维护任务需要依靠多个服务系统,机械手在存储在二级底盘上面,通过底盘中轨道引导,从狭窄室外围运输至预定窗口内部。

3  强度校核

使用ANSYS分析软件进行整体校核,添加重力加速度,在底盘机械手到达最前端的时候,取底盘的极限情况,进行分析。底盘材料采用马氏体C250,这里按照材料性能进行校核,其材料性能如表1所示。

载重体活动物重量设置大约为20T,根据实际机械手运动模拟结果,在底盘前端设置载荷负重点,在两侧设置固定约束点,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约束固定。

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得出底盘最大的应力为201.95MPa。取C250屈服应力2/3作为许用应力,即1100MPA,分析所得结果的最大应力569.3MPA远远低于C250钢许用应力,符合强度要求。

4  结论

基于一种复杂狭长运输的环境和机械手高稳定性要求,设计了一种多级运输,并可实施抬举锁紧固定的底盘。该多级运输设计有利于底盘穿过狭窄的空间,并在机械手执行维护任务时提供可靠的约束。底盘的初步设计概念模型将用于后续更精细的设计参考。

参考文献:

[1]程晓东,田刚.我国商用车底盘运输车的发展现状分析[J]. 专用汽车,2010(7):56-59.

[2]廖明轩,梁潇龙,曹艺隆,等.工程运输机器人底盘设计[J]. 中国高新科技,2019(18):24-26.

[3]陈宏,王春刚,姜殿鹏.重装备公路运输民用底盘车动员技术浅探[J].汽车运用,2006(05):20.

[4]常虹.关于重型汽车底盘设计应注意维修方便性的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3):94.

猜你喜欢
结构优化
优化张家界旅游业“六要素”结构对策研究
精益管理理念下的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实证研究
基于温升试验的10kV开关柜结构优化设计
改进的多目标快速群搜索算法的应用
某不锈钢车水箱安装框架强度分析与结构优化
景观美感视野下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形与结构优化刍议
基于Hyperworks Inspire的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中韩贸易结构优化策略探析
医疗保险制度的经济社会效应和结构优化探究
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