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读思达”教学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2020-09-10 07:22张世杰
高考·中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读思达思维能力培养教学法

张世杰

摘 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基本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所以人们转而将注意力集中在精神上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更为重视。新课改的政策也在不断出台,传统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教师针对日益增长的综合性人才的实际社会需求调整教学的方式,并且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实际的操作,这也就是本文即将论述的“读思达”教学法。

关键词:“读思达”教学法;高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读思达”教学法的内涵

“读思达”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思想,我们在日常教学的实践当中不再过分关注同学们的学习结果,反而把课堂上的注意力都转移到同学们学习的关键环节之上。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将课堂过程分为三个基本的步骤:阅读、思考和实际表达。

1.阅读。

对于高中阶段的同学们来讲,无论是哪一门学科的学习,阅读都是开展学习的基础。因为大部分的问题都是以文字描述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只有同学们有一定的阅读基础,才可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好地获取知识,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意义。

2.思考。

数学的学习和同学们对问题的思考是分不开的。思考的过程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同学们通过对于需要学习的数学定义、概念或者是需要解答的数学问题的阅读,从中总结和筛选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并且把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并且不断扩充自己的思考。而思考问题的过程,也是同学们思维运转的过程,对同学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必不可少的作用。

3.表达。

这里提到的表达并不是单纯地讲述,而是要让同学们把通过阅读和思考的内容,通过一种表达的形式可以是书面语言的呈现也可以是口头表示的形式将同学们思考的结果呈现出来。从而锻炼学生数学逻辑思维,促进数学知识体系的形成。

二、高中数学课堂应用“读思达”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1.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习惯。

同学们在通过阅读和思考之后,最后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过程,主要能够体现出对学生思维方式以及思考习惯的培养,特别是高中数学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有很强的抽象逻辑性,而且同学们也需要掌握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日常的教学当中教师都有帮助同学们对数学中常见的数学思维,以及解题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所以我们更应该帮助同学们进行严谨细致的思考,通过精细的思考让同学们发现解决问题的核心,从而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

2.提高学生的学习执行力。

随着教育教学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实践,应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方法,并且把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而同学们在课堂上接受数学教育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当中都能做得更好,所以教育更应该加强生活的针对性,而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考试的层面上,或者是让同学们以此作为某种途径来获得学历。显然,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产物,在实际生活当中是没有办法应用的,所以我们还是要把知识具体的落实到操作当中。

三、利用“读思达”教学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1.引导学生反复阅读。

反复地阅读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同学们认真反复地阅读即将学习的教材。对阅读也有一定的要求:同学们要尽可能地读懂内容、读出内涵。数学的教学,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并且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必须的数学技能和数学思维,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发展。而阅读更是同学们吸收知识、了解知识的一项重要途径,我们在课堂上知道同学们进行数学阅读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吸收一些新的知识,更好地丰富自己的技能。而对于那些学习上可能会感到困难的同学们来讲,学习中的阅读也是学生活跃思维的一种有效形式。著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同学们在学习中越感到困难,就说明他们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就更加需要阅读、阅读、再阅读,通过阅读的过程发挥思考的作用,促进逻辑思维的培养。

我认为,高中数学的课堂上有效的指导,同学们进行反复阅读的具体做法是可以是这样的:首先,各位教師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向同学们展示一些内容进行课堂的引入,这个引入环节是同学们进入课堂阅读的第一步骤,教师应该给同学们留出足够的时间,大概可以是5分钟左右,让同学们细致地对即将教学的部分进行反复地阅读。而在这个环节当中,各位教师需要走入到同学们中间,一旦发现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及时的强调给学生让同学们学会将自己的问题标记出来。而经过这一阶段的阅读之后,我还会引导同学们对于重点的内容进行更加精细的阅读。这一部分过程强调再次阅读和同学们的独立思考,同时也会给同学们提出一些问题,让同学们依据这些问题去阅读,更有助于同学们解答自己的困惑。而如果在经历了这样的阅读阶段之后,同学们对于知识仍然有不懂的地方,那么就可以进入阅读的第三阶段,也就是和教师共同交流的阅读阶段,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和同学们开展有效的互动,甚至也可以是一种争论,反而在这样的阅读环节当中更能让同学们理解知识的内涵。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深入思考的主要目的是让同学们通过独立的思考实现自觉主动地成长,对同学们来讲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基本方式。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利用这有限的时间来引导同学们思考,让同学们深入发掘知识的本质,才能更好地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重新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而且这一过程也能让同学们对相关的数学问题更加敏感,让同学们能够逐渐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而在实际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同学们思维以及深度思考的发展,主要会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限制,首先是教师会给同学们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否有质量;其次是同学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当中能否做到十分专注。如果这两个标准无法达成,不仅会让课堂教学无法达到帮助学生深度思考习惯的养成的目的,还会大量的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而问题的难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很难的问题让同学们很容易产生放弃的想法,而太过简单的问题又不会对同学们的思维运转起到启发的作用。只有同学们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之下,积极主动的思考并且找到了知识的内在规律,才能让自己的思维不断得到启发,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3.引导学生规范的表达。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的一种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能够让同学们把知识以更加规范的表达形式呈现出来。表达其实是人类日常生活和交际的必需品,一般来讲,同学们的表达可以包括书面表达、肢体语言的表达以及口头语言的表达。数学这门学科当中,口头语言的表达和肢体语言的表达作为表述的基础,而书面语言的表达才是真正的帮助,同学们规范表达的核心要点。从基本的要求上来看,不仅包括同学们的书写整齐干净,也包括同学们答题过程中的语言精炼和基本的逻辑性。而且对当前高中生的试卷进行分析,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是存在自己潦草和书写不整齐的现象,同学们忽略审题、答题不严密、答题之后没有进行再次验证也是很重要的问题。这都是因为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同学们并没有重视对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而同学们就只是用自己的理解来说出对问题的认识,从来没有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阐述来发表意见。所以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考试当中,我们认为同学们已经懂了课堂中所讲的知识,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仍然存在写得不够完善、说的不够清楚的现象,其实这也是从侧面说明了同学们并没有真正的把握这些知识。作为老师,在课堂上更应该给同学们都已经表达机会,让同学们大胆表示自己的想法,促进同学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而言之,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认识到“读思达”教学法的重要作用,并且在教学过程当中,更好地指导同学们的阅读过程、思考过程,帮助同学们言语表达,并且通过与学生不断的对话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用数学的抽象眼光以及数学的建模语言来培养学生的基本思维。

参考文献

[1]张荣丽.对“读思达”教学法的思考和实践[J].武夷学院学报,2020,39(06):98-101.

[2]郭宝珠.“读思达”——让数学复习课充满生长的力量[J].数学之友,2020(01):29-32.

[3]吴嫦云.“读思达”教学法的数学学科实践——以《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20(04):3-5+2.

(基金项目: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0年开放课题“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跨学科“读思达”教与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KCZ2020090))

猜你喜欢
读思达思维能力培养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读思达”教学法的数学学科实践
浅谈“读思达”教学法之思与行
营造“六和”数学课堂 彰显“读思达”魅力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读思达”教学法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探究
浅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心得
改进实验教学 促进学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