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研究性实践型教学模式解析

2020-09-10 07:22邸敏
高考·中 2020年12期
关键词:化学新课程教学模式

邸敏

摘 要:由于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教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专研,老师应当要由以前的传授解惑变为研究型的教学。主要以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堂为主要建立化学探究活动,启迪学生的化学探究思想,最终培养学生的研究思想、研究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模式;化学

一、背景

自从21世纪以来,世界彻底进入知识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新时代,很多人意识到这些与人类息息相关。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的知识和信息有了更好的存储方法,而这些知识载体也更加方便人们对于新知识新信息的接收和传授,同样的这些知识的载体也刺激着学生们的视野这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也是一次挑战和变革。这就是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的改革。

自20世纪以来,我国越发重视教育,特别注重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变”。因此结合我国当前的现状和传统教学的弊端来看,研究型实践型教学模式更加符和我国的教育现状,有利于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二、传统教学中的问题

(1)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师多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和死记硬背,而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由老师讲学生听、记、背、写的方式进行,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接受,这就造成了没有学习兴趣和对老师的依赖性等问题。现如今我国的大部分学校还处于这种教学方式,因此我国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方面没有创新、主动专研探究的能力。这样长时间会导致学生无法进行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无法解决问题。此外传统的课堂评价包括学校评价都是以学生的分数为主,这就造成了学生专业性知识丰富而动手创新能力较弱。所以很多高校毕业生无法将所学运用到实际中。

为了更加有效的教育我国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习惯,从课程、教材、教学、考试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化的完善与改变。要重视学生们的学习方法、活动、过程和效果。将教学、研究和实践融为一体,使其能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

(2)目前在高中化学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多注重知识为主,用以提升学生成绩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的实验课程也多以语言讲解,让学生只记住饰演的步骤和结果。正是由于这样的教学才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加无法展开。其次化学实验对于实验器材的要求高,很多高中化学实验室维护不足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验教学的质量提升。

三、实际运用

新课程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如果想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建立教学情境。这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运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來提高效率和积极性。从某种程度上看学生的好奇心是学生学习强大的内在潜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教学内容上进行一些有趣的能够吸引学生好奇心的场景和问题,让学生们学会自己思考探究和实践。

(一)课堂提问

(1)有效的课堂提问一定要遵循其关联性。通过把零散的问题进行整合,使提问的问题与将要学的知识想关联,提出与学习知识紧密关联的问题。以便于掌握新的学习知识。教师要在提出问题时,必须明确问题的指向性。才有便于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才能达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

(2)在课堂教学当中,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冲突,提出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要使学生学会如何入手思考问题,例如:怎么鉴别CO2和SO2如何除去CO2当中的SO2这之类问题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思考和分析,但首先要掌握学生所需知识,其次是掌握好问题的难度,提出符合学生认知内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最后应该掌握问题的坡度。

(3)教学过程中要掌握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样提问就会有良好的效果。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提问。第一是在学习内容枯燥而难度大的时候进行设问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集中力。第二是在教学内容重点出进行提问,重点内容是一堂课的核心,而学生学习往往会很困难,这时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接受重点内容的知识。第三是在所学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关联点时提问,让学生能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和举一反三对于新知识的理解思考。第四是在学生学习困难时做出有效提问,若此时问题合理就会将学生引导回正确的思维上来,以便于学生少走弯路。

(4)对于不同水平学生要进行兼顾性方式提问,提问的问题和方式要多方面进行,这样学生才会有新鲜感而积极思考问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提问效果。而设计良好的问题情景,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化学实验与生活

化学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许多化学的知识和问题。因此,将化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带学生去室外走出课堂进入日常生活,因为在生活中可以发现化学知识的运用。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把化学实验和生活相关联,因为单纯的书面讲解和实验是比较难懂的,而实验与生活结合起来才能便于理解和接受。例如:在高中化学的”硝酸的氧化性“实验中,教师可以先用一些硝酸的新闻引起学生关注,然后运用化学的知识向学生提出讲解为什么硝酸泄露会看到红色烟雾,为什么会闻刺激性的气味。激发学生的兴趣再以化学的角度做以讲解,这样更能让学生理解和加深印象。

(三)运用科技

当今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期,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来提高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应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备课当中,提高效率和质量,为学生们展现一个优秀的教学课件。其次有很多化学知识是过于抽象,这就使学生对老师的讲解不容易理解,这时就可以运用我们的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最后化学实验有些是比较困难和危险实际生活中教师无法带学生进行实验只能用课本知识进行讲解,这就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实验过程和结果,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总而言之多媒体技术始终是辅助教学,不能代替实验。因此教师应借助多媒体技术使学生亲自模拟实验体验实验才能掌握实验知识而且能激发对实验的印象。

(四)开放性的教学

学生才是化学实验的操作者。在化学实验中必须让学生操作才能使学生接受其中的实验知识并在操作中加深印象。基于此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进行一些易操作无危险的实验操作在其中加深知识、激发学习欲望。

在开放实验执勤,教师应对实验进行设计结合学生的认知围绕实验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完善学生的知识,取得更好的结果。

(五)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和成果的一种判断方式,要求学生可以自行解决问题。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基于以往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应当注意一下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对关注实验结果转移到对其实验步骤的操作熟练程度和填写实验报告,完成整个化学实验的过程的评价。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学生对评价结果有申述质疑的权利。通过交流发现自身的优缺点。第二往往的评价方式是以成绩为主这种评价太片面。因此教师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并在其中处于监督和调节作用帮助学生进行全面发展。

结语: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化学研究性实践型教学模式解析主要是由从前传统的教学方式做出改变,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发掘出学生们以往并不具有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喜爱并积极进行学习实验。运用信息技术和实操实验让学生们身临其境的处于实验环境了解并接受实验的结果和过程。把以往的以学习成绩为主彻底转变成学生们的多方面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梅花.《绿色化视野下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改进研究》[J].甘肃教育科学,2018,(8)

[2]顾张萍.《浅说高中化学实验的有效性》[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22)

[3]罗秋玉.《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探究》[J].名师在线,2018,(2)

猜你喜欢
化学新课程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