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

2020-09-10 07:22王朝晖
高考·中 2020年12期
关键词:策略措施概念教学中学数学

王朝晖

摘 要:中学数学学习是一个在长时间内对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逻辑进行架构的阶段,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数学逻辑素养过程。全程需要對中学生知识理解、知识思考、解决知识、运用知识四个方面进行培养,而这四个阶段进行的前提是理解知识。理解知识是学生对一个知识点的概括总结和深入消化,包括对知识概念的记忆、知识体系的理解和知识的灵活运用。中学数学中有大量的知识概念,它是中学生打好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在中学阶段数学教学重心集中在数学概念的教学。本篇文章便是基于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内容是什么?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积极意义以及如何运用中学数学概念教学与实践教学三个方面来展开研究和讨论的。

关键词: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措施

中学数学中有大量的数学概念,它们是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们所占比重很大,并且学好数学概念对中学生数学学习具有较大影响。所以,数学概念学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这一环节关系到中学生在进一步学习数学过程中,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对知识体系的完整架构以及如何举一反三解决数学问题等方面。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中要学会正确理解和掌握概念的本质,才能够在进一步的推理判断中得出正确结论,所以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提高学生数学核心思维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基础概念的学习中,真正掌握概论,并将概论的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最终实现学生数学学科思维的架构是教育者应该在实践中思考和研究的重点[1]。

一、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的释义

数学学科的概念教学实际上是向学生展示出知识点的理论释义,将概念的引入作为理念教学的第一步。这一步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的好坏程度,势必将影响接下来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知和学习。教学中教师给知识点作出定义,传授给学生,给学生加以解释,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加深其对新概念的印象。同时在学生进行概念塑形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情景的方式,比如举例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更加形象的知识展示。例如,在教授直线与圆的相交、相切和相离的位置关系的知识点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中线与圆的变化,或者是通过观察太阳与地平线的位置关系变化,帮助学生从严谨枯燥的理论释义和抽象的知识点中建立起具象的思维图形,对于学生提升学习知识点和深入数学学习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关注概念教学也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知识体系进行全面建构。

二、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的实践意义

1.深化研究,分离概念中的本质体现

数学概念是对同一类型数学知识的普遍概括,是对同一大类知识点的文字概括,浅显的概念表达是很好理解的,但是文字深层的数学本质是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挖掘的。以函数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为例,函数的定义在学术上分为传统定义和近代定义,函数的两个定义本质是相同的,传统定义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而近代定义是从集合、映射的观点出发。函数的近代定义是给定一个数集A,假设其中的元素为x,对A中的元素x施加对应法则f,记作f(x),得到另一数集B,假设B中的元素为y,则y与x之间的等量关系可以用y=f(x)表示,其中核心是对应法则f,它是函数关系的本质特征[2]。

在数学学习中学习概念不是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教学目的是在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挖掘出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通过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学习的实质,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概念、公式、定理的学习阶段,这样才是帮助中学生建立起完全架构的数学核心素养。同时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虽然要以概念教学为手段,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时刻强调概念数学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地,而是途经站,最终的目的地是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完全架构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理解。

2.梳理框架,实现知识体系融会贯通

中学数学的教学课程设置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他们是前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课程设置在每一个单元或者每一章节完成后,都有相应的章节测试,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将本章节所学习的有关概念串联起来充分消化。其文字背后的内在关系使学生对这一系列的知识有综合的、完整的理解。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前面的知识点没有学习理解透彻而影响后面知识的吸收与理解,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每一个小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高中几何学习中,关于图片的平移与旋转这一章节就形成了许多的串联概念。比如:图形的变换的类别分为轴对称旋转和平移,那么它们的各自定义的概念是怎样的?它们各有什么几何特征?如何判断?如何识别?如何作图?这些都是学生需要融会贯通且完整理解的知识。在学习中既要举一反三应用这方面的例子,同时也要使知识串联后,学生能够在解决和实践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这样就能够使概念学习的学习效果进一步得到提高。

三、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策略

1.以做题实践促进知识理解

在理解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因为文字表达意思复杂、自身记忆不牢固、理解不通透等原因,对学习的理论概念掌握度低下。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在教授知识点的过程中采取特殊的教学方法,有计划、有目的性、过程性地进行教学以及复习和巩固。在一次次的应用和重复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在学习概念的过程中利用具体题目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比如:在学习复合函数的过程中,复合函数的类别众多,并且每一种类别的复合函数在计算的过程中有其独特的方法公式,其知识点比较复杂且繁琐。学生如果只依靠概念记忆并不能够深入掌握,所以这时教师在教授概念的时候,同时辅以例题讲解,这样在一次次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解题方法来更细致地进行理解概念和公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知识消化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实现。

2.以三段结合形成知识链条

在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中,要想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其中之一的方法手段就是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学习融合一体,形成系列化、链条式学习,系列化、链条式学习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学生在完整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时间中建立起知识框架。比如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以预习学案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老师可以以问答的方式,将学生所需简单了解的内容制成学案,学生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去阅读教材,大概了解这一堂课所需学习的知识,对其有一定的印象,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得到大大提升。同時,在上课时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导作用。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可能会出现很多的疑问,教师可以专门安排解惑时间,如果学生在上课时还是没有将预习时的问题搞清楚,教师就应该课下专门为学生答疑解惑。除此之外,在课堂之后,教师应该根据本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布置一些具体的学习任务和章节测验,帮助学生在处理实际数学问题中得到巩固,并且产生更多的疑惑,并将疑问及时解决,以及时掌握遗漏的知识点[2]。

3.以归纳总结建立知识体系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阶段性、长期性、总体性的学习。学生不是只通过单一学习某一章节的知识而形成完整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思考方法,而是要将长期学习的数学知识融会贯通起来,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课程素养。然而形成完整的思维体系并不是学生一人可以独立完成的,所以老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自我总结和归纳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建立起自我完善和总结归纳的学习体系。教师可以在一阶段学习完成之后拿出专门的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在课后要求学生制作一些知识总结归纳的知识框架,并在之后的课程中选出完整优秀的知识框架图进行全班的分享,让同学们在学习他人优秀成果的同时丰富自己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手段,让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合作完成一份知识体系报告,这样学生在复习知识的同时可以相互讨论,相互解惑。并在讨论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知识点的遗忘和不足,不断将自身的知识理解进行巩固[4]。

结束语: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也是重点更是难点。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学生对基础概念的掌握,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创新基本教学方法,更新课程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建设概念理解体系,启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区别与联系,使学生真正理解和体悟概念教学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数学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姜晨.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与改进研究[D].河南大学,2019.

[2]邹冰涵. 初中数学概念深度教学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9.

[3]穆新荣. 基于数学思想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D].延边大学,2019.

[4]鲍国栋.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6):43.

猜你喜欢
策略措施概念教学中学数学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构造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
怎样提升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浅析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探究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外阅读的有效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