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政治课中激扬爱国情怀

2020-09-10 07:22朱典勰
高考·中 2020年12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政治课高中

朱典勰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历时已久的常态化工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为在高中政治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启迪。本文分析了在高中政治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阐释了在高中政治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若干策略,以期抛砖引玉,共推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更好地做好立德树人工作。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真挚、朴素、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在不同时期爱国主义的表现形式有别,所以教师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必须坚持与时俱进。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就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总体要求、基本内容、主要对象、实践载体、氛围营造、组织领导等问题进行了权威说明,为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

高中政治课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高中政治课教师要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精神,并结合学科特点和新时代要求,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主动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激扬学生的爱国情怀。

一、在高中政治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当前,中国正处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进路上,有机遇也有挑战。新形势下,在高中政治课中,对处在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高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至少有如下必要性。

(一)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要强化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进步、国家安全等教育。当前,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在高中政治课中强化相关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应有之意。

“祖国统一是中国发展的共同期望。虽说如今的中国已经十分强大,但仍然有部分地区存在分裂中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发展”[1]。很多学生由于自身因素的影响,对“台独”“港独”等分裂势力认识不足,容易被这些分裂分子所利用。面对国内外分裂势力的挑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紧迫性。因此,教师应该采取必要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认识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进步、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将爱国主义情融入自己的血液,居安思危,自觉去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

(二)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的内在需要

新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表现为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其中,政治认同包括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认同中华民族,彰显爱国情怀。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可以说是存在一定的联系的,学生个人价值的高低也直接决定着其对于社会的贡献度”[2]。高中阶段的学生,前途远大,是祖国的未来。教师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事例结合,引导学生真切感受祖国的强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个人必备品格,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强化爱国情、强国志,增进政治认同,促进学生素养提升、健康成长成才。

二、在高中政治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一)用学科知识激扬爱国情怀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可以有效地方便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借助相应的学科知识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明确地了解个人、国家利益,将自己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相结合,不断地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例如,在教授《生活与哲学》中“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内容时,教师要讲授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知识,也要强调“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方法论知识。为加强知识的讲解,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可以融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感人事迹。广大医务工作者奋战在“战役“第一线,有“舍小家”的局部决断,更有“为大家”的“全局观念”,是“最美逆行者”,他们的爱国为民情怀让学生动容。学生也进一步明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相统一的,部分与整体密不可分,要牢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要将爱国为民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又如,在教授《文化生活》中“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内容时,教师可根据教材中中华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内涵等知识,向学生推介新闻:在2020年4月的“中國航天日”,我国行星探测任务被授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此授名源于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长诗《天问》。这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一步明白:战国时期的长诗《天问》穿越历史时空再焕活力,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坚定国人的文化自信;从屈原的《天问》到如今行星探测“天问”,展现了中华民族探索世界的文化传承和科技成就,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如此,实现了学科知识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融合。

再如,在教授《经济生活》时,为了讲解“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知识,教师可以引用这样的事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大型央企牵头负责建设的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火速建成移交,诞生了震惊世界的“中国速度”;为了讲解“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砥砺前进的非凡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宣讲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学生从中能感受到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进一步升腾起满满的中国情。

(二)用实践活动激扬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单纯的爱国主义知识灌输,它更是学生通

过自我实践学得的一种有效知识。教师应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具体的实践领域内”[3]。

教师可适时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参加校外相关实践活动。在平常的周末,教师可组织学生到当地的闽浙边界革命文化纪念馆、有关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观看相关图文、视频等史料,聆听讲解员讲解,让学生深入了解革命烈士当年为中国奉献热血、牺牲自我的悲壮故事,弘扬烈士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由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相关动手实践活动。在教授《文化生活》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仔细整理相关资料,自主制作一个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相关的PPT。之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依次展示自己制作的PPT,教师及时进行点评、表扬。通过这样的动手实践活动,学生会在搜集资料过程中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优势,促进学生感悟,鼓舞学生对照先进文化进行自我提升,提升爱国主义教育质量。

(三)用灵动方法激扬爱国情怀

高中学生朝气蓬勃,喜欢新鲜和创新。因此,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关注学生年龄特征,注意教育方式的求新求变,在坚守内容的思想性和教育性的同时,也要兼顾方法的灵动性和亲和力。

可以利用伟人故事法,让学生跟随伟人故事去学习爱国主义思想。例如,在教授《文化生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用好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故事进行教学,周恩来的宏伟志向和励志名言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爱国情。

音乐有特殊的教育力量,可以运用歌曲教学法。在上课时,教师可巧妙地播放《我和我的祖国》《大中国》《我爱你中国》《祖国,慈祥的母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等知名爱国歌曲,让学生在歌声中滋养爱国主义情感。

聚焦时代,用好时政热点教学法。例如,在教授《政治生活》中“公民政治权利与义务”内容时,要强调公民“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等政治义务知识。为此,教师可以介绍:近年来,香港特别行政区受到“港独”、暴力恐怖活动等不良因素影响,面临国家安全风险。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国人期待中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引导学生要强化国家安全意识,要敢于同一切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现象进行斗争,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用实际行动见证爱国情怀。

可以运用影视资源教学法。通过影视资料的选取给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生动的爱国主义感受。例如,近两年来,热播的电影《战狼2》《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均是很好的爱国影片。借助电影的观看,学生会被主人公所展现出来的爱国情怀所感染,并为自己身为一名中国人而骄傲。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爱国情怀的人讲爱国。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高中政治课教师要结合学科育人特点和使命,用真情、用真力去耕耘,用巧思、巧劲去推动,引导学生坚持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统一,做能担当新时代大任的奋斗者和爱国者。

参考文献

[1]黄熙庆.高中政治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教师,2009(18):52.

[2]張妮妮.爱国主义教育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渗透[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10):70-71.

[3]左学兵.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18):0155-0156.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政治课高中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答案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