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患者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2020-09-10 11:11郝赛玉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功能恢复脑梗塞康复护理

郝赛玉

【摘要】目的 观察脑梗塞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对患者恢复影响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7年4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38例脑梗塞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以同阶段收治另外38例仅实施社区常规护理干预的脑梗塞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情况。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LOTCA、SFM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97.37%)高于对照组(81.58%),对比P<0.05。结论 对脑梗塞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促使患者功能恢复,且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脑梗塞;康复护理;功能恢复;效果

脑梗塞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引发原因主要是患者脑部血管循环障碍,造成脑血管阻塞破裂,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局部神经功能或肢体功能障碍。对于脑梗塞患者,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效果不佳,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可能发展为重症脑梗死,对患者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带来不利影响,引起患者出现功能障碍。为了确保脑梗塞患者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还需加强患者康复护理,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7年4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38例脑梗塞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以同阶段收治另外38例仅实施社区常规护理干预的脑梗塞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区间为47-78岁,平均(64.3±2.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区间49-80岁,平均(64.7±2.6)岁。两组患者均明确诊断,排除存在有严重心、肝、肾等重大脏器损伤患者,排除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借助统计软件对两组资料对比分析,结果显示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西药治疗,对照组患者诊疗中进行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用药护理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内容如下:

①早期康复训练:在脑梗塞患者病情稳定后,便可以加强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早期康复训练能够降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可以对患者进行按摩,或是让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运动,促进肢体血液循环[1]。并且早期康复锻炼还可以降低肌肉骨骼萎缩发生情况,确保患者关节和关节韧带可以正常伸展。

②神经功能康复:注重患者记忆力康复训练,借助图片或者是一些小物体来对患者进行记忆训练,并在训练过程中逐渐增加数量和难度。另外还可以对患者综合分析能力进行训练,引导患者家属也参与到训练当中,每次训练时间保持在半小时,每周可对患者进行3-5次训练。还可以通过计算训练来帮助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督促患者思考,并注重对患者手眼协调能力进行训练。

③肢体功能康复:对患者瘫痪肢体进行训练,避免出现肢体畸形或挛缩,可以让患者进行被动屈伸,每日进行2-4次,每次持续时间不低于10分钟,但要注意不要超过半个小时。家属也可以经常对患者患侧肢体进行按摩,或时用热水对患肢进行浸泡,可以帮助血液循环。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恢复情况。采用Loewenstein认知功能评定表(LOTCA)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情况,量表主要从注意力、思维能力、空间感知能力、视知觉、视运动组织时间、动作情况及定向能力方面进行,评分总分为119分,分值越高则患者神经认识功能恢复效果越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评估为上肢66分,下肢34分,分值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成正比。

自制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情况,分级为十分满意、比较满意、满意、不满意,除去不满意所占百分比即为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值±标准差()和百分比(%)表示,用方差t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

干预前两组间LOTCA、SFM评分比较不具备统计学差异,干预结束后两组LOTCA、SFM评分与干预前对比有明显提升,且研究组患者LOTCA、SFM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为:十分满意21例、比较满意12例、满意4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结果分别为14例、12例、5例、7例,研究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97.37%)高于对照组(81.58%),有统计学意义(X2=5.6479,P<0.05)。

3 讨论

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临床调查数据显示,在脑梗塞患者中约有近70%的患者伴随有一定功能障碍,比如神经功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从而导致患者日常生活受到影响[2]。在对脑梗塞患者治疗同时,还要注重患者功能恢复,促使患者生存能力增加,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脑梗塞患者病程时间较长,在诊疗过程中针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对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等恢复起到积极作用,对于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来说价值较高。

在本文研究中,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LOTCA、SFM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97.37%)高于对照组(81.58%)。可见对脑梗塞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促使患者功能恢复,且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陶爱军.社区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对疾病认知及健康教育需求状况调查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8):180.

[2]孙艳辉.健康教育在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05):99-101.

猜你喜欢
功能恢复脑梗塞康复护理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全厚皮片移植及大张厚中厚皮移植对烧伤后手外形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
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观察
膝部骨折手术患者采用CPM锻炼护理措施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改善效果观察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
中风(脑梗塞)恢复期的中医辨治及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