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民俗中寻找到复苏的力量

2020-09-10 14:55丁云
现代苏州 2020年11期
关键词:商圈商城神仙

丁云

“轧神仙”是几千年吴文化的活态传承,2014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传统民俗为传承发展,正积极顺应“互联网+”发展。

今年5月6日,结合疫情精准防控常态化要求,为期三天的狂欢节顺势以七大“云”主题线上活动,吸引120多万人次转到线上“轧闹猛”,推动民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民俗节庆日被赋予新内涵、注入新活力。

文创产品征集、3D“轧闹猛”、祈福祖国、小游戏开发、民俗知识科普、精准扶贫、助企搭建等元素融合相济,“‘云’上轧闹猛,祈福千万家”,一场全新面貌的民俗盛事被精心筹划,并助力商圈人气回暖经济复苏。

新意层出,文创以“软”撑“硬”

“轧神仙”不止身体“轧”,也可以思维上“轧”,“轧”出新意。盛事前一个月,首届“轧神仙”文化IP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件参赛作品,将文化创意元素与“轧神仙”民俗、姑苏金阊文化特色等主题相结合,赋予传统民俗文化当代设计语言,以个性化的文创设计诠释对传统民俗的新理解。《八仙·说》《仙扇来哉》《苏式“创意盛宴”》等10件作品脫颖而出,获2020年度“轧神仙”民俗文化活动十大文创设计。

一组黑白底色配以彩色八仙刺绣的宫扇和帆布袋,《八仙·说》受到一致好评。设计者,来自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的教师孙平解释,“轧神仙”民俗文化承载着人们对幸福、健康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创意是将这一精神层面表现出来。“用插画艺术对八仙形象进行块面化处理,在制作上应用荧光色染料进行底色制作,再运用刺绣技法进行技艺提升,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选用价格亲民的宫扇、帆布袋作为产品的主要载体,较适合旅游纪念品的特性。”

“待到姑苏四月时,共赏阊门繁华里”,主题文创作品《阊门·繁华里》是以色彩温暖、明亮的茶叶罐包装作品,将具有代表性的阊门、南浩街和运河两岸的民居融合到一起,并添加贩卖“神仙糕”等具有“轧神仙”特色的市集场景。“以手绘插画的形式,集中还原‘老苏州’记忆中的阊门附近‘轧神仙’民俗活动。”25岁的设计师穆真纬介绍。

文化不仅是软实力,也是硬支撑、硬资源。为让市民近距离欣赏这些文创作品,大赛主办方特地将作品展从线上搬到线下,并将给予优秀作品孵化机会,推动产业化生产。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联合会秘书长吴敏认为,推动经济发展,文化的软实力要充分融入,“轧神仙”被打造为苏州城市文化IP精品的同时,创意正“撬动”产业发展。

突出重围,商圈“危”中寻“机”

为了在“轧神仙”的民俗文化舞台上,唱好石路商圈“经济戏”,金阊街道每年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走向节庆活动的前台,通过文商融合,实现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今年,疫情让商家们措手不及,如何迅速找到自己的“生门”走出困境,是商家们直面的紧迫问题。转变发展思路、提升优势、改良产品、创新营销模式、推出促销让利、带动团购打折……商圈各大企业以一系列积极主动之举,助力经济回暖复苏。

杜三珍是苏州卤菜业最响亮的老字号之一。2月初配合防疫,杜三珍关闭了旗下70%的“小区店”,销售额剧降。危机下,杜三珍提前推出特色卤菜系列、借力新零售渠道 、成立“杜三珍社团群”,即通过社区团购拓宽销售范围。“老百姓在疫情期间可供选择的菜肴也十分有限,迫切想要变变口味,翻新一下菜单,我们适时推出新菜品,是正中下怀。”掌门人周斌说道。在特色卤菜“酱”系列和“糟”系列的带动下,总店单店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0%。金阊街道等政府部门给予的政策“礼包”,不仅让杜三珍因节假日备货、又因疫情积压的库存迅速消化,企业快速转型,拉动营收同比上涨40%,实现逆风翻盘。

错过了春节旺季,2月底恢复营业的石路国际商城,人流量只及以往的一二成。面对一时难以恢复以往人气的线下市场,商城转而摸索线上销售,采购专业设备打造“网络直播间”,“柜姐”们变身网络主播,让顾客们“宅”在家里也能“云逛”“云购”。转而到了4月,商城销售额恢复到同期六成。作为实体百货,商城的主阵地依然是线下。商城将向“时尚精品”的路线转型升级,从6月底开始,分区逐步大规模改造,着手品类调整。

以这样的企业为代表,发挥先锋引领作用,金阊街道联合媒体在今年的“轧神仙”活动期间,推出《危中求机·看石路商圈》专题,让石路商圈党建联盟成员企业众多高管现身说法,以亲身经历与实际行动引领、带动商圈内企业共同坚定发展信心,迎难而上。

猜你喜欢
商圈商城神仙
神仙也要自力更生
商圈演义
京东商城
自主
神仙鱼
商城
悦居商城
悦居商城shop
神仙小虎
商圈调查的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