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为领导满意”的根子在官僚主义

2020-09-10 07:22易国祥
清风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列队官僚主义基层干部

易国祥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发文要求持续解决困扰基层形式主义的問题,强调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偶发的新问题,笔者列举以往司空见惯的“自以为领导满意”的一个场景。

某基层单位组织全体人员和老同志进行一场年度活动,大部分人早早到位,静候上级新来的主要领导到场。之后,组织者率一班人离开会场,下楼到门前列队迎候新领导。没想到,匆匆赶到的新领导并不高兴,认为摆这种阵势,让群众看到影响不好。

这个人们习以为常的会务花絮,是典型的“自以为领导满意”小型样本,当然不值得提倡,甚至应当批评。但有意思的是,与基层干部的想法相反,这次“列队迎候”并没有让领导满意。但是,在以往的迎来送往中,有些领导是好这一口的,如果不这样做,基层的后果可能会很严重。换句话说,“自以为领导满意”其实来源于领导更多的“自我满意”追求。

“经典路线”之所以诞生,是因为有追求光鲜政绩和享受视察快感的领导;“痕迹档案”之所以形成,是因为有不想下深水就求有所得的领导;“暖心服务”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有凭自身冷暖感受评价工作的领导;多报喜少报忧,是因为有好大喜功的领导;多迎合少反对,是因为有“官大手表准”的领导。

即使是同一个领导,他处于工作状态的什么阶段,有时也会决定他对下级工作满意的标准选择。刚上任,偏重喜欢基层反映问题;有段任期了,总是希冀丰收景象。平时,尚有心思解决实际问题;年终,总是希望收获点赞和掌声。

有评论者认为,“自以为领导满意”是形式主义的重要祸根,似乎扫除了这个认知障碍,就能解决问题。现实反复证明,“自以为领导满意”,与其在基层干部的脑子里,不如说根子在官僚主义的领导身上。

不正视这类问题,首先因为有些领导干部“自以为是”,一味强调基层干部“自以为领导满意”,那就是变相给领导留面子,就可能是给官僚主义留空间。事办错了,就归结为基层干部“自以为领导满意”,这其实是责任“甩锅”。而有担当的领导,是不会让基层当“背锅侠”的。

要基层干部克服“自以为领导满意”的思想,如果不解决上级的官僚主义问题,就得靠基层干部以弱对强地抵制。在现实环境下,这既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问题转嫁,又是一个没有效率的解决方案。把官僚主义放在一边,来解决形式主义,那类似于与虎谋皮。

正确履职的基层干部,一般总是尽量将领导满意和群众满意统一起来。但也不排除有的干部是把谋取自己的利益与使领导满意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领导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行为在违背了群众利益、纵容形式主义的同时,恐怕也满足了少数基层干部的个人主义追求。

真正实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首先是领导干部要解决宗旨问题,坚持群众满意标准。在当前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具体实践中,要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领导不摒弃官僚主义,注定解决不了基层的形式主义。如果领导自己忘了初心使命,不具备系统思维和辩证思想,不仅会偏离宗旨,让群众失望,而且会滋生无数“自以为领导满意”的基层干部。而一句“自以为领导满意”,又反过来成为官僚主义的掩体。

猜你喜欢
列队官僚主义基层干部
处理干群关系不能忽视基层干部之痛
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培养的“广州样本”
又访兰考
毛泽东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周恩来:官僚主义是一种病症
途经澳门殡仪馆
中纪委发布一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画像
反对官僚主义永远在路上
要严管更要厚爱
熟悉的一支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