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隐喻的概念及其发展轨迹

2020-09-10 07:22梁平
客联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语气语义隐喻

梁平

【摘 要】在语言学中,隐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的提出可以追溯至公元前。之后,随着语言学与心理学的发展,它的概念历经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这个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而隐喻在这三个阶段中也呈现了不同的概念:词汇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本文对隐喻的概念及其发展做了一些探究,便于读者进行系统的学习。

【关键词】隐喻;发展

在语言学中,隐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的提出可以追溯至公元前。之后,在语言学与心理学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它的概念历经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而隐喻在这三个阶段中也呈现了不同的三个概念:词汇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

一、词汇隐喻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隐喻的研究。当时,人们对隐喻的认识只限于词汇,将之归于修辞学的一部分。然而,哲学大师柏拉图 (Plato)对追求语言艺术的修辞术不屑一顾,认为它是“故弄玄虚的装饰品”(ostentatious ornament),而追求真理的哲学才是真正的学问。这种偏见主要是针对当时政治家演说的不实之词。而后来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却非常热衷于修辞术的研究。在他的著作《诗学》(Poetics)和《修辞学》(Rhetoric)里,他多次提到了隐喻的定义、种类和功能等方面。因此,真正的隐喻研究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他对隐喻本质的解释被后人称为“对比论”(Comparison Theory)。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两者属于一种对比关系。他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或从“属”到“种”,或从“种”到“属”,或从“种”到“种”,或通过类比。亚氏理论对之后的隐喻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良(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就隐喻提出了另一个不同的理论,即“替代论”(theory of substitution)。他主张:隐喻实际上就是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束定芳2000)。这与之前亚里士多德的“对比论”是相似的,其实是在亚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本体和喻体的关系进行了解读。例如:”You are my sunshine.”(你是我的阳光),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来看,这里是借“sunshine”表达了“快乐和光明”,而这种借代是基于“阳光”与“快乐和光明”这两者之间是有可类比性的。用昆提良的理论来看,这句话是用隐喻词“阳光”替代了说话者想要表达的“快乐和光明”。读者要想解读隐喻,必须还原这种替换,努力去寻找作者最初想表达的潜在意义。

亚里士多德和昆提良的隐喻理论代表了人类对语言中隐喻现象最初的思考,为之后的隐喻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他们的研究都只是停留在词汇层面,属于传统修辞学的范畴。直到1936年,理查兹(Richards)提出了“隐喻互动论”(interaction theory)。理查兹认为:当我们把两种在我们经验中认为截然不同的事物突然引人注目地放在一起时,他们就会相互作用。先是感到令人费解,心理上产生反响,形成一种张力,继而竭力去把他们联系起来。他对互动论的定义如下:

简言之,我们在使用隐喻时将两个不同“表象”带入一个互动的关联之中,这种关联由一个词或一个短语体现,其意义则是两个表象互动的结果。(Richards 1936)

后来,布莱克(Black)在其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互动理论,使之超越了传统的替代论和比较论。布莱克曾经说:正是在科学陈述的精确性不成问题的场合我们才需要使用隐喻。隐喻性陈述并不是对形式上的明喻或其他本有陈述的替代,它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和成果。(Black 1954)。在文章“再论隐喻”中,布莱克详细说明了“互动”的实现:

在一个特定的隐喻陈述的上下文中,两个事物以下列方式完成“互动”:主事物的存在刺激了听者,迫使他挑选出次事物的一些特性;并且要求听者构建出一个平行的蕴涵关联,该蕴涵关联不仅与主事物相符合,而且还在次事物中引起相应的变化。(Black 1977;1979)

“互动理论”把隐喻看成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创造意义的过程。这是自传统隐喻理论以来,隐喻第一次突破了修辞格的概念,作为一种语义现象被放在句子层面上进行研究。这为后来的认知隐喻奠定了基础。

二、认知隐喻

二十世纪下半叶,随着“互动理论”让更多的学者对隐喻的思考超越了语言形式的范围以及西方哲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隐喻和现实之间的关系。美国人类学家沃尔夫指出:隐喻是“真实的”。美國思想家派帕(1948)认为所有伟大的科学与哲学思想无不源于隐喻,并在此基础上类推地构想和认识世界。当代解构主义哲学进一步挖掘了哲学的隐喻本性,认为“思维或曰主体实为隐喻中的隐喻、中心的隐喻”。20世纪70年代,随着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在西方的兴起和发展,互动论的研究阵营中出现了两个重要的学者:莱考夫(Lankoff)和约翰逊(Johnson)。在他们看来,“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Lakoff and Johnson 1980: 5)或“概念系统中的跨领域映射”(Lakoff 1993: 215)。1980年,他们共同出版了著作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标志着认知隐喻理论的正式诞生。在书中,他们指出:“隐喻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诗意想象和修辞饰美的手段,是特别语言而非日常语言的问题,而且,隐喻一向被看作是语言的特性。由于这样,大多数人认为,没有隐喻他们能过得极好。相反我们发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隐喻无处不在,不仅在我们的语言之中,而且在思维和行动之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其本质从根本上来说是隐喻性的。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我们每天所做的一切,几乎都是一个隐喻问题。”由此可见,认知隐喻观将隐喻“从语言领域转移到了概念组织领域”(Rakova 2003:18),意味着隐喻研究从修辞向认知的转变。

概念隐喻是莱考夫和约翰逊隐喻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他们认为,在表达概念的词语中,既有具体的词,如“山”、“树”“房子”等,又有形象的词语,如“争论是战争”、“人生是旅途”等。后者就是用隐喻的形式来表达的概念,即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他们进一步提出语言中无所不在的比喻表达反映的是我们思维中的概念隐喻。因此,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思维现象,是人类借助具体概念理解抽象概念的一种认知机制。隐喻将始源域的结构、关系、特征和知识映射到目标域之上,两域之间的映射由我们的身体、社会和文化经验促成。因此,概念隐喻理论又被称为“映射论”或“投射论”。概念隐喻理论坚持认为隐喻是两个语域间的单项系统映射,同时具有系统性和局部性等特点。

随着认知理论的不断发展,莱考夫和约翰逊的理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挑战。一个主要的质疑出现在对投射的方向性讨论上。有学者提出,隐喻的投射完全可以是双向的。1997年,弗科尼亚(Fauconnier)出版了《思维与语言中的映射》一书。在书中,弗科尼亚提出并详细地阐述了“概念整合”的理论。该理论提出隐喻是人类思维的主要方式,其复杂性和交错性远非概念隐喻理论提倡的简单的二维模型可及,而需要建构一个三维立体的操作模型来充分阐释隐喻发生的多向性、复杂性、动态性、新显性、完形性和不可还原性。概念整合,是指心理空间的整合,实际上就是把来自于不同认知域的框架结合起来的一系列认知活动。弗科尼认为任何概念的形成都要经过人的心智空间对所输入的信息的这种加工整合。而这种整合是在四个基本的空间里进行的:两个母空间共享的类属空间和非两个源空间简单叠加而成的层创空间。在概念整合理论中,隐喻中始源域和目标域的关系是双向的。

从比较论、替代论,到互动论,再到概念隐喻论及概念整合论,所有这些理论都是阐释隐喻工作机制的理论。虽然它们并非隐喻本身,但是为人们理解隐喻提供了帮助。

三、语法隐喻

与认知语言学家的认知思维研究角度不同,功能语言学派从语言的形成出发来研究语言的隐喻。他们认为,语言的结构和功能来源于人类对于现实世界的直接模仿,而语法具有有形的根源。1985年,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中提出语法隐喻的理论。韩礼德认为隐喻现象并不局限于人们所公认和熟知的词汇层,还常常发生在语法层。任何给定的语义结构在语法层都有相应的体现,有些体现是相互重叠一致的,而有些则是在某种程度上通过转化实现的。如果一个意义在语法层可以体现为若干形式,便产生了语法隐喻;如果在体现过程中一个形式可以体现为若干语义,便产生了我们传统上所说的词汇隐喻。Halliday曾明确指出: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的根本区别在于词汇隐喻的本质是“能指相同,所指不同”,即一个形式可以体现若干语义,而语法隐喻则是“所指相同,能指不同”,即一个意义可以体现于若干形式。他认为,在语言形成和发展初期,现实世界似乎是通过隐喻化过程体现一定的语法形式。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的语义层、词汇层语法层、语音层之间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体现关系。其中,词汇语法层对语义层是一种多元体现关系,即一个语义可以由多种不同的词汇语法形式来体现,也就是用一种概念来表达一种或多种概念,而且需要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动。Halliday的语言元功能理论认为,语言形式对语义的体现表现在两个功能方面: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概念语法隐喻来自讲话者所作的以下选择过程:(1)选择过程的类型,即从物质、心理、关系、言语、行为和存在六种过程中挑选其一;(2)选择与该过程有关的功能成分;(3)选择能体现这些这些功能的词类。每一次选择都会导致一致的和非一致的体现形式之分,而非一致的体现便是我们所说的概念语法隐喻。例如:

a. The soldiers arrived at the Pearl Harbor on the seventh day.

b. The seventh day saw the soldiers at the Pearl Harbor.

在上面的两句话里,a是“一致的”表达方式,b则是语法隐喻。具体来看,a是一种物质过程,the soldiers 是动作者,the seventh day是环境成分;而b句却变成了心理过程,the seventh day则由环境成分变成了感知者,the soldiers成为了感知到的现象。通常,这种“不一致的”隐喻表达方式,会让语言更生动、更有表现力。

由此可见,概念隐喻显示一个过程并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 随着过程的转换,各小句中的功能成(如参与者、过程、 环境因子等)可互相隐喻化,被转换的功能成分在词汇语法层体现时,又可以从一个形式(如短语和词类等)隐喻为另一个形式。

除了概念隐喻,语法隐喻的概念还包括人际隐喻。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的人际功能在英语中由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来实现,因此人际隐喻又被分为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Halliday认为,语气结构体现人际功能中的话语角色关系,共有四种言语功能(陈述、提供、提问和命令)和三种语气(陈述、疑问和祈使)。在交际过程中,按照言语交际的目的可以分为交换信息和交换物品与服务两大类;从讲话者的角度出发,又可以分为索取和给予两种。这样,就形成了陈述、提供、提问和命令四种言语功能。而人际功能中的话语角色关系通常是由语气结构体现的。一般情况下,陈述功能通過陈述语气表达,而提问语气通过疑问语气表达,提供与命令功能则通过祈使语气表达。但是,也有很多言语功能和语气结构“不一致”的情况。比如,用疑问或陈述的语气表达命令的功能:

Can you pass me the salt?

You’d better give him a call.

Halliday把这种言语功能和语气结构“不一致”的情况称为人际语法隐喻中的语气隐喻。

同样,在情态系统中也存在语法隐喻。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表达情态意义有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即从讲话者对命题的主观态度或意愿的角度,或者从客观存在的可能性或必然性的角度。而主客观的表达又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样就形成了四种情态取向:显性主观、隐性主观、显性客观、隐性客观。一般来讲,显性主观和显性客观的情态表达形式都是隐喻性的。例如:

I think Mary knows.(显性主观)

It’s likely Mary knows.(显性客观)

Halliday认为,以上两句都是用命题的假象来表达情态意义,属于语法层上的“非一致性”形式,是隐喻性的。相反,隐性客观和隐性主观的情态表达形式则是“一致性的”:

Mary’ll know. (隐性主观)

Mary probably knows. (隐性客观)

语法隐喻理论与词汇隐喻理论是不同的。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义学的重要内容,它认为,在各种认知能力中,想象是一个主要和普遍的认知能力。想象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隐喻。而想象的心理过程就是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即“隐喻映射”。Lakoff认为理解涉及源域和靶域两个认知域。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源域的部分特点映射到靶域上,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而语法隐喻理论属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部分,它是从语言元功能的角度出发,研究语法结构对语义的体现关系,从意义和形式之间的“非一致式”入手,研究不同语法概念范畴之间的投射。另一方面,语法隐喻理论与词汇隐喻理论并不完全相背,它们都承认隐喻是一种语义现象,都试图解答隐喻如何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意义这一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 M.A.K. Halliday. Halliday's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Routledge.2014

[2]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 朱永生、嚴世清、苗兴伟. 功能语言学导论 [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猜你喜欢
语气语义隐喻
韩国语“容入-离析”关系表达及认知语义解释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爱的隐喻
语气不对
论隐喻理论构建的参照维度及连续统
概念隐喻新类型中的认知机制探讨:共现性还是相似性
语气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