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的艺术语言

2020-09-10 07:22孙铭海
客联 2020年10期
关键词:物性科技文化

孙铭海

【摘 要】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的木雕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当代各位艺术家的雕塑作品,围绕着科技对雕塑艺术产生的价值意义进行阐述。结合现当代艺术家的雕塑作品进行分析,对木雕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类。通过当时期社会现状求、时代审美的观念变化以及科技在雕塑领域的具体应用,探索木雕创作的优劣已经新的可能。

【关键词】科技:物性;文化

木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很早就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当中,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都能生衍出不同的艺术形式,而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创作者个人的思想感悟,同时展现了地方独特的文化内涵。

一、木雕的形式语言

1.写实性

具象写实类木雕,以基本的人物为对象进行刻画并加以主观处理,它们偏重对具体事物的真实重现,以布鲁诺·瓦尔伯特的作品《行走的男人》最为典型,这是他的第一件木雕作品,以白杨木为材,对一个行走中的男人进行客观再现。作品注重写实造型以及在肢体语言上的体现情感表达,从观者角度出发,要把握这种视觉形式整体结构,需要凝神观照,需要主体与审美对象保持一定距离,瞬息之间达到对表象整体视觉形式结构的把握,对其材料的物性并不重视,即是对客观对象进行材料转换的过程。这类作品在20世纪国内引进西方写实主义以来尤为常见,早期学院派也倡导以点线仪为辅助工具对泥塑进行木质材料转换,这也是为了满足当时国内社会形态以及大部分民众的视觉需求,使其担负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成为了一种政治宣传手段,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80年代末。

2.观念性

观念性木雕作品,1979年的星星画展被认为是当代雕塑出现的标志,在这个时期出现大量的观念性作品和含有社会批判、人文关怀的作品,它们背离了传统的雕塑体系,以情感、观念为基准做出更为大胆的尝试。不得不提起第一届“星星美展”的两件重要作品,王克平的木雕《沉默》和《万万岁》。《沉默》的创作其实是个很偶然的事情,它是一个做工简单粗糙的人头像,口部恰好在一个树节上,仿佛一个巨大的木塞堵住了嘴。而《万万岁》则是一个人一只手高高的举着一个红本本,像是在高喊着语录。这两件件作品正好彰显了当时昏暗的社会生活,人们的疯狂崇拜和谨言慎行,带有极其强烈的观念性和批判性。这类观念性雕塑脱离了传统的衡量雕塑的价值体系,依附于创作者的个人感受,对社会生活以及内心情景进行描绘,这种现象恰恰反映了当代文化的发展趋势,社会生活与雕塑的紧密联系。

3.文化性

以木雕为基本语言进行转化的木雕或木媒介作品,经“85美术新潮”开始,雕塑在语言形式上有了较大的进展,或许正是因为那个年代刚经历完“文化动荡”社会生活进入了一种相对平稳的状态,人们逐渐开始自省,雕塑也不例外,雕塑家纷纷开始对雕塑进行解构,其材质属性逐渐被呈现出来,本身的文化内涵开始被挖掘,成为雕塑家在表达个人情感时的有力工具,颠覆了传统语境下材料首先为造型服务的特点,“物性”开始作为一种审美的视角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傅中望对此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的《榫卯结构》系列作品通过榫入、契入、咬合的造型方式进行表现,它是从中国传统的木质建筑和家具的抽离式展现,把榫卯结构以一种独立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另类”的呈现方式唤新了大众的视觉审美,同时也是最为深入人心的文化经验,这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巧妙的展现了一种“中国式”的独特审美。

二、木雕的创作对比分析

1.木雕的表现形式

在中国当代雕塑的创作中,木雕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制作手段与呈现方法,形式语言不断被拓展,在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文化冲击下,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雕塑家们逐渐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形式语言,风格主义蔓延。著名的台湾雕塑家朱铭先生融合和传统雕塑与当代雕塑的精神,以大块面来塑造人物形象,采用电锯裁切,再顺着木头的纹理手撕或斧劈,使木材不仅成为呈现内容的载体,同时还转化为形象本身,从而强化了形象的生命力,涌现出天人合一的非凡景象,促成“太极系列”作品的成功鼎立。这种简练明快的手法不仅呈现出了木质材料的特性,而且还展现出天地万物浑然一体的盖气,与人们的内心世界紧紧相连。背离了传统的雕刻形式,吸纳了西方雕塑观念性精神以“写意”的方式进行塑造,通过技法更好的展现了物质材料背后隐藏的社会文化经验。

2.木雕的艺术特点

芬兰艺术家维科·希尔维迈奇的雕塑与装置作品,以粗矿、象形的手法塑造作品,大多数都是掌心大小的事物塑造:旧的工具、小船、动物、面具、裸体小人等,加以淡色描绘,这些熟悉又陌生的物件,让观众们不断地追溯记忆。它富有强烈的神秘感又以生活中寻常的物质暗示唤醒人们的想象力,肆无忌惮的畅游在回忆的世界。木雕艺术家李先海先生的作品《苦旅共甘泉》在十一届全国美展上获银奖,这其实是雕塑类的最高奖项。李先海的雕塑风格一以贯之,形象的夸张,身体的扁平,神态的幽默,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如同进了川剧的戏院或者四川某县城的街头。作品融合了传统工艺的技法和“应物象形”的理念充分还原了地方文化生活,以具象的人物特征结合乌木原有的细长、扁平的材料特性塑造社会生活中平凡的人物形象,保留作品表面的凿痕。木质材料在中国数千年来积蓄的文化经验和地方文化生活毫无遗留的呈现在了全世界面前,对于国内雕塑界的学术问题(即如何发展中国雕塑)做出了自己的解答。

艺术家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对木雕进行“重构”,木质材料中所暗含的文化经验通过观念性的解读将社会生活更好的融入雕塑当中,“物性”成为了当代雕塑的重要特征。其他艺术门类,如装置艺术中也频繁出现了木质材料的身影,以其特有的属性被艺术家解构,这是传统雕塑所无法承载的。艺术家们通过对木质材料的加工,使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得以彰显,以木材为艺术媒介对社会生活和雕塑本体语言进行思考、探索。

三、木雕创作中的属性探索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木雕的本体语言逐渐被挖掘,通过艺术家的具体加工,潜藏的文化内涵得到释放,木材从传统的转化材料转变为具有特定社会文化特征的雕塑材料,并且随着当代雕塑的拓展“向内”延伸,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化演变的物质承载,其文化内涵远远超过了自身物质特性的艺术价值,是表达文化生活的不二之选。而木材自身的形状、大小、颜色、纹理、甚至气味都能作为其独特生命形式与个人的生命历程相呼应,把个人的精神感受带入到特定的语境里,从而进行更恰当的创作。

【参考文献】

[1] 帕特里克·弗兰克.艺术形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 张坚.视觉形式的生命[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3] 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4] 孙振华.中国当代雕塑[M].河北美術出版社,2009

[5] 徐淦.装置艺术[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6] 石映照.木头里的东方[M].新世界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物性科技文化
比较类材料作文导写及例文评析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科技助我来看云
弗雷德对极少主义的批判
食品物性学研究方法优秀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科技在线
现代视阈下的商品拜物教反思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