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2020-09-10 18:36程兰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思考力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摘要:小学语文低段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确定教学目标、提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注重文体教学、关注学习宽度等几个方面去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深度学习;思考力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京发布,该成果指出: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具体到语文学科上是指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应该怎样培养孩子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呢?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势在必行。所谓“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识的学习过程。要想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教师就要大胆放手,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真读书、真思考、真交流。

“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少说,尽量不说”这并没有降低对教师的要求,反而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这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把控课堂的能力、对学情更深入的了解和对突发性教学情况的更高的应变能力。要想具备或者提高这些能力绝非一日之功,也不可能輕易获得。他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研讨、不断实践,在研习和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不得不说教育智慧是需要时间去积淀的,但仅仅有时间的累积绝对不够,要想引导学生爱思考,教师首先要爱思考,要引导学生真积累,教师首先要爱学习,教师要有一颗慧心,七窍玲珑,方得剔透。所以,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问题仍然要回落到教师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上来。

教学的核心是课堂。就一节课而言,应该怎样落实“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呢?在近期执教学区公开课《快乐的节日》时,我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

第一,要深入解读课标和教材,准确把握学情,然后在此基础上确立具体明确的、可操作、可检测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反应及时调整。我执教的《快乐的节日》一课是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4篇课文,这是一首儿童诗歌,由同名歌曲改编而成。一年级的课文多以诗歌形式出现,孩子们并不陌生,读来朗朗上口,学生们也比较喜欢,但是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理解诗歌的内涵难度就十分大了。开始备课的时候我耽搁于此,一直在想办法引导学生明白“我们之所以可以幸福生活快乐成长是因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妈妈的繁荣富强,给了我们保护”可是在试讲当中我发现孩子们的认知根本达不到,无论怎么引导他们都说不出来。再次解读教材我发现:这一单元的主题就是“感受幸福和快乐的生活”,因为是提前教学,没有前面单元主题的引导和前面几篇课文的情感方面的铺垫孩子们理解起来的确有难度,于是我调整了教学策略,直接用单元主题作为2、3小结的过度语,点给学生“我们之所以可以幸福生活快乐成长就是因为有祖国妈妈的庇护”,而把本节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设置为“感受过节的快乐”,并在学文的过程中带着孩子们逐段朗读感悟,让孩子们感受到过节了,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收到许许多多的祝贺,还可以现在好好学习将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真是太快乐了!老师们备课的时候要有深度解读文本的系统意识,我们的教材是以单元主题的形式整编的,每一个文本都不孤立存在,尤其是在思想内涵上肯定有关联性并会紧扣单元主题,所以解读文本的时候一定要有系统意识,做到“瞻前顾后”。

第二、教学过程中教师抛出的问题一定要有思考价值,要有助于学生思考力的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都存在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就是学生能够通过努力达到的区域。问题的设定如果过于简单,会让学生失去趣味,而过于困难,会让学生失去信心,所以,应该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尽可能的高一些,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让学生可以跳一跳能够到”,让学生在不断“跳一跳”的过程当中去提高思考力和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整”,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执教《快乐的节日》这一课时候全文设计了一个大问题:“少先队员们为什么会那么快乐?”让学生带着这个大问题去阅读、去感悟。全文四个小结,第一小节中的原因并没有直接点出来,而是需要学生去思考总结,一年级的孩子思考总结的能力还有所欠缺,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帮扶了,我采用了借助文中图画激发孩子想象的办法,让孩子们说“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你们都可以干些什么?孩子们说到可以唱歌、跳舞、野餐、做游戏等等,这时候我相机点拨:“正如大家说的一样,我们来到草地上,来到花园里,可以唱歌、跳舞、野餐、做游戏......可以参与这么多有意义的活动,难怪少先队员们会那么快乐呢!”如孔子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的引导必须站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对学生有帮助,而学生“愤”、“悱”的过程便是其深度思考,深度学习的过程。引导需要时机,教师要敢等。

第三、教师要有文体意识,注重文体教学。 不同文体的教材具有不同的特点,《快乐的节日》是一首诗歌,特点十分明显:多短句,押韵,读来朗朗上口。根据这一文体特点我将本课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定位为朗读指导,让学生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去读,先是通过自由练习读正确、然后通过教师范读、再次练习读出节奏、读出韵律,然后理解诗意读出感情。以第一小节为例,学生各种方式的读加在一起有6次,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感悟诗歌的特点,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进而熟读成诵。在中高段(小学三至五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常用到预学单,预学单的设计可以从文体出发,比如记叙文可以安排学生预习“1、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发生的?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游记可以安排学生预习:“1、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2、摘抄优美语句”。根据文体去设计预学单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任何一个全新的文本,我们拿过来肯定是要去整体阅读感知,教师有文本意识就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文本特点去思考,进而学以致用。

四、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不只要关注学生的纵深思考力,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宽度。低段(小学一、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重朗读轻理解,引导学生读好书识好字是关键,但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读,读得目的在于积累运用,所以无论是普通课文教学还是诗歌教学,语言知识点的训练都必不可少。所以教师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尽量让教学环节丰满立体,尽量拓宽课堂的知识含量。即便是一年级的孩子,语言知识点的训练、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能力的培养也必不可少。反思《快乐的节日》一课的教学设计,我考虑可以在处理完第三小节的有感情朗读之后加入带“地”短语的积累,并引导学生关注“地”后面都是加的表示动作的词语,再适当扩充此类词语,应该可以使课堂更丰厚一些。

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孩子们的语文核心素养是个大课题,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曲折,但是,我愿意用心去尝试,因为,正如安奈特·L·布鲁肖在《给教师的101条建议》里所说:“为黑暗的灵魂点燃一朵火花,温暖无数冰冷的心房。抬头远眺,我看到每一张脸背后的故事,每一处肌肤深处的伤痕,我赠水解渴,抚平伤痛,给人们送上用之不竭的食粮。我感动,我爱,我笑,我哭,随时随地,有求必应。但是,我的所得,却远远超出了付出。我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因为,我是一名教师。”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知网百科.

[2].夏丽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时代》2019.36知网.

[3].刘萍 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度学习的方法-《教师博览(科研版)》2019.4知网.

作者简介:

程兰,1985.1.8,女,山东济宁人,本科,汉族,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思考力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Logic Dots
提升思考力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