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还笑得出来吗?

2020-09-10 05:06解保 圣鑫鑫
世界家苑·学术 2020年1期
关键词:防震敬畏价值

解保 圣鑫鑫

5月12日,一个特殊的日子。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具有巨大破坏力的地震让全国人民都把目光投向了四川汶川,血淋淋的教训让我们再次看到了自然灾害的无情,也看到了人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渺小与无助。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也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对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提醒国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加强对防灾减灾的重视,努力减少灾害对人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影响。

今年,我来到同区的另一所小学参观,正值学校开展防震演习。上午8时50分,伴随着第一节下课铃声响起,防震演习的警报声也随之拉响。小学生们在班主任和配班老师的指导下、楼层引导员的指挥下有序地跑向操场的空旷地带,在此期间,还伴有警报声来渲染演习氛围,很有仪式感和威严感。孩子们稍稍弯着腰,边跑边抱头,一切都在按演习计划进行着。正当我在思考“这个学校的孩子们会用多长时间完成防震演习”时,几位小学生从我身边跑过,他们的笑声乃至嬉闹声打断了我的思考。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没有真正投入到此次演习中,也不会意识到演习的重要性和意义,更不会从此次演习中收获太多。孩子们,这是防震演习啊!不是课间操,不是体育课上玩的游戏,更不是游乐场啊!如果灾难真的来了,你还笑得出来吗?你还有时间在那嬉笑打闹吗?你会因没有认真对待平时的演习而内疚自责吗?看到这一幕,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一方面因为孩子们在演习中的表现,另一方面因为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更让我不能理解的是,我甚至看到了个别老师在防震演习时不急不慢,晃晃悠悠,边走边聊天,很是悠哉,从他们的脸上看不到一丝丝的紧张感、压迫感和演习的仪式感。看到老师们的一些做法,我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如此的“淡定”。也许他们正好有事在谈论,或许有意或许无意,但在这样的场合,难免有些许不妥吧。最后,所在年级体育老师发出指令:各班都安全到达了指定位置,应到440人,实到440人,用时3分52秒,本次防震演习圆满成功,各班有序回班。防震演习在孩子们“开开心心”地跑闹中,嬉笑中,在教师们优哉游哉的“散步”中结束了。

防震演习结束了,但在这过程中,一些老师、学生的表现和做法至今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孩子們的安全意识有多少?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对待防震演习有如此的态度?生命的价值在孩子心中到底是什么样的?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对防震演习重视起来?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也鞭策着我不断思考。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生活在安定的地区,享受着优越的生活,享有着优质的教育资源,但仍需要加强生命教育,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要有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因为它是贯穿于我们一生的教育,是生命之基础。生命教育的概念于1986年由美国学者杰·唐钠·华特士首次提出,旨在让受教育者直接面对生命和人的死亡问题,引导受教育者思考生命的意义,找到生命的价值定位和归属,以达到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提出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每年的5·12防震演习,一方面为了铭记历史和演练,以提高应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应变能力,避免灾难再次重演;另一方面为了提升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心理,懂得生命的珍贵,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但我们的学生乃至老师,不能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防震演习,继而也不能通过演习来提高自身的抗挫折能力和求生能力。如果有一天灾难真的来临了,孩子你会求生吗?你会自救吗?你能在短时间内逃生吗?你还能那么从容的笑出来吗?我们的学生不能认真对待防震演习,说到底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准确地认识到演习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仅仅为了演习而演习,因此才会出现在演习中嬉笑打闹的现象。同时,也反映了关于此次防震演习前的教育不到位或演习前教育没有触及学生的心灵,而只有触及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在日常的教育中,我们需要加强生命教育,教会学生重建生命的神圣感,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感,正确看待生命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防震演习,端正态度,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此外,在生命教育中,还要坚持全员受众的原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并认可生命教育,坚持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营造良好的风气和氛围,让学生在每一次的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更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并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坚持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原则,生命教育既要通过教师的传道授业,也需要开发、挖掘家长和社区等教育资源,积极引导家长和社会参与其中,进而提高学生的意识,形成生命教育的合力。

北师大高文臣教授指出,生命教育是一种追求以人的生命为基础,以尊重人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为前提,以对人的整体性、和谐性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它体现为生存价值与生活意义相统一,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相统一,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笔者认为,生命教育包含安全教育,但又高于安全教育,其核心在于生命美育。生命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认识生命、管理生命,让每一个人都能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成为生命的主人,敬畏生命,享受生命。

(作者单位:1.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2.合肥市明珠幼儿园)

猜你喜欢
防震敬畏价值
学习三个敬畏,践行当代民航精神
湖南认定24所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
敬畏历史 守护良知
缺失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敬畏
一种具有防震垫的内藏式汽车牌照架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