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视域下大学生资助工作的思考

2020-09-10 04:55陈希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资助以人为本育人

陈希

摘 要:将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放在“以人为本”视域下进行思考,就是在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时,以学生的自我实现为目标,因材施教,从贫困学生个人需求出发,推进受助学生全面发展和实现自我。本文通过阐述高校助困工作“以人为本”的内在需求和意义,分析当下资助工作面临的困境,并最终得到“以人为本”视角下高校资助工作的完善途径。

关键词:以人为本;大学生;资助;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1-0297-02

为实现高校全面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将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到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纳入“以人为本”的视域下进行思考与开展。资助育人工作与大学生成长息息相关,应贯彻“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使资助与育人工作相辅相成,协同发展,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一、高校助困工作中“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就是要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尊重人的价值”。“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以人为本”具有丰富的内涵,其最终目标是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不断推进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高校资助工作“以人为本”,出发点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最终目标是实现贫困学生健康成长,保护受助学生的根本利益。在工作中充分做到尊重贫困学生,保护其人格的独立性、平等性和发展性。“以人为本”视域下开展大学生资助工作,不仅发挥了教育者的职责,也强调了贫困学生的自主成长,使贫困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根据自身需求寻求帮助,逐步转变贫困学生因家庭原因而产生的自卑心理,引导受助学生自尊、自立、自强,帮助受助学生实现梦想。

二、高校助困育人工作的“以人为本”的意义

高校资助工作就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本质体现,是保障受助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内在需求,也是关心受助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1.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生活

“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常接受高等教育,享受高校生活,在校期间不掉队,决不能因家庭经济问题影响学业,甚至出现退学、休学现象。同时,受助学生往往因家庭情况出现自卑心理,影响其健康发展。资助育人工作“以人为本”,从切身需求出发,关爱受助学生,加强对学生三观的正确引导,培养其积极进取的自强精神。使其能够顺利融入周围环境中,与同学愉快相处,感受大学生活的温馨和校园环境的和谐。高校资助工作“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每一个资助环节,保证每一个资助环节的公开公平公正,切实维护学生自尊心和个人利益,使学生感受到温暖、关爱、尊重和认可。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来自不同地区的高校学生,有着不同的家庭成长背景和生活习惯,个人需求也各不相同。受资助学生作为高校学生群体的一部分,数量同样庞大,学生们也同样有着不同诉求。对于贫困学生,有些需求是来自物质层面的,有些需求不仅来自物质层面,更来自精神层面。面对差异,“以人为本”视角下要求,针对学生个人的需求给予相应的帮助和关怀,最终通过帮扶为贫困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满足受助学生的个人需求。受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渐将需求填补,完善自我,各方面都能得到良好的促进和发展,找回自我实现的广阔舞台。

三、“以人为本”视角下高校资助工作的困境

1.贫困生认定标准缺乏科学性

为确保资助工作合理开展,资助资源合理分配,必须将公平、公开、公正的科学认定作为前提。当前,高校掌握贫困学生的基本情况,主要通过贫困证明和经济情况调查表。但实际工作中,贫困生调查表的真实性、民政部门公章加盖的“权威性”一直是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的症结所在。由于学生家庭情况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各地人均收入的差异性,以及各种不真实和难统计的因素,使贫困生认定工作难以保证科学性。甚至,还会存在一些非困难生通过制造虚拟贫困证明等手段,获得无偿资助,浪费国家资源,使得高校资助工作丧失了其本来意义。

2.心理资助成为新的考验

绝大多数贫困生来自偏远地区,因家庭经济条件的原因,贫困生往往有着自卑的心理,不愿被周围其他同学看到其脆弱的一面。正是由于这样的矛盾心理,贫困生往往有着高度的自尊,在外表看來要时刻让自己表现出更自信、更强大,他们才认为获得平等,才被别人看得起。但是过度的自尊又会让他们不愿面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局面,一旦被别人无意间触碰内心脆弱的部分,便会更加自卑,表现出更加极端的现象。由于自卑心理,真正贫困的学生不愿将自己的实际情况表露,不愿承认家庭情况,通过拒绝帮助来掩盖自己,这往往给高校资助工作增加难题。而获得资助的学生又往往会心生焦虑,感觉自己贫困生的特殊身份总是让自己自卑得抬不起头。面对这样的贫困学生,一方面给予其经济资助,另一方面心理资助将成为资助育人工作中全新的挑战,而心理资助往往是最容易忽略和最难把控和解决的部分。

3.资助工作队伍的建设有待加强

资助育人工作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适时调整资助管理队伍和资助计划,依照学生的需求,进行提升和加强。尤其是当下新一代“00”后大学生的出现,由于“00”后出生的时代以及所处的成长环境的变化,贫困大学生在内心等各方面也都有着细微的变化,这给资助工作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新时代的召唤下,资助工作要通过掌控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变化,进一步加强资助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提升资助队伍的建设。

四、“以人为本”视角下高校资助工作的完善途径

1.资助工作要有理有据、公平公正

资助工作的开展要严格依照政策,有理有据、公平公正,在平时工作中注意方式方法,紧贴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高校对于贫困生的认定不仅要通过贫困证明和经济情况调查表决定,更要每学期通过周围同学和老师的民主评议,进行贫困认定,这样可以有效确保资助工作的科学性、真实性、有效性。工作开展只有切合实际,“以人为本”,才能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公平,从内心接受资助工作的真正意义。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高校贫困学生来自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和价值观念,个性心理是各不相同的。高校应注重因人而异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重视个体差异,资助工作也不能笼统化,应具有针对性,紧贴实际,活动开展形式多样。首先从受助学生的贫困成因、性别差异、学习差异、思想差异和心理差异等方面的特点充分了解学生,确定帮扶方法,随后通过对学生家庭个性的深入了解做好资料积累、个案研究,通过总结提炼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3.思想引导与心理援助并进

对于多数高校贫困生,贫困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更体现在心理、学业、情感等多方面。高校资助工作不仅要进行经济解困,更要做好思想教育引导与心理援助,实现“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在思想引导方面,通过引入一系列的励志教育、互助教育、感恩教育等,帮助贫困生克服自卑,树立自信自强,鼓励贫困学生多与人交往,融入集体生活,培养他们感恩、奉献的意识。如此常态化、制度化的教育,帮助贫困生重塑自我,健康发展。在心理引导方面,高校通过建立心理援助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建设心理咨询队伍等方式方法,给予内向、自尊心强的贫困生心理咨询和心理解困援助。通过正面的精神鼓励,引导贫困生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加强扶贫工作的人文关怀。

4.关注贫困学生的全面长效发展

资助工作的成功之处,不仅是兑现“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更要长期关注学生,实现教育长效的目的。从受助学生切身需求出发,把资助工作做细、做实,根据受助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进行适时的资助策略调整。同时,鼓励学生拓展自我,积极长期参加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综合素质发展平台,实现学生可持续、全面发展。

五、结语

围绕高校贫困生成才成长发展的需求,树立“以人为本”的资助理念,不遗漏任何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学子。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资助工作每一个环节,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发展服务,帮助每一位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高綜合素养。资助育人工作可以有效凝聚高校学生的力量,众志成城,尽最大能力实现高校的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于德君.人本理念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2).

[4]程晓娟,朱文武.高校助困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论分析[J].科教文实践,2014(12).

[5]韩燕燕.高等学校“以人为本,资助育人”的能力开发资助模式探索[J].成才就业,2012(3).

(责任编辑:李凌峰)

猜你喜欢
资助以人为本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