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八级”孤独

2020-09-12 14:03彭秀清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八级孤独李白

彭秀清

摘要:透过李白的《独坐敬亭山》的讲解,看到李白“无奈”而不“妥协”的内心世界;感受到李白“孤寂”而不“失落”的情感世界。李白的“八级”孤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发?希望能走近李白,理解李白,领略到诗人的优秀品格,变得豁达,变得灵秀,能接受生活的考验。

关键词:李白;孤独;无奈;洒脱;不妥协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是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中的一首诗。解读时,要透过文本去感受李白的“无奈”而不“妥协”的内心世界,感受李白“孤寂”而不“失落”的情感世界,再从诗中去获得启示。

独上敬亭山的李白写下千古绝唱

敬亭山,在哪里呢?在安徽宣州。它既不险峻,也不是很幽深,算不上什么名山,海拔只有286米,远远没有我们深圳的梧桐山(943米)高。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诗仙”李白常来这个地方,曾“七上”敬亭山。李白是这里的常客,其知名度自然就高了,引得各地名流来此观光,特别是诗人,可谓络绎不绝,白居易、杜牧、刘禹锡等文人墨客来了后都诗兴大发,喜留墨宝,安徽的敬亭山俨然成了“江南诗山”。

相传,公元753年,李白第一次到宣城,引得当地文坛轰动,达官贵人闻风而来,“追星族”盛情款待,争相“买单”,以能陪李白游山玩水为荣,以能陪李白吟诗作对为乐。之后的游敬亭山,几乎都是前呼后拥,当李白吟出“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时游敬亭山,闲听松风眠”“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歌舞共讴吟,欢笑相拜贺”等诗句时,总能博得满堂喝彩:“好诗!好诗!”“妙啊!妙啊!”……李白和“粉丝”们游敬亭山应是尽兴的。

“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最要好的朋友杜甫被抓,他的另一个好朋友王昌龄丢了性命,他自己则被叛军追得到处跑,贫困和疾病折磨得他身心疲惫。公元 761年,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安徽宣城,此时再也没有高朋满座的场面了,再也没有敬亭论诗的潇洒了。他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吟唱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是“孤独”而又“洒脱”的

表面看这首诗写的是“孤独”,在我看来却是满满的“洒脱”。我看到的是一个丰富而有趣的人。即使一个人,他也能玩得很嗨。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他的内心很强大。前段时间,网络上流传一张《国际孤独等级表》,从低到高,共十级。李白一个人游敬亭山,属于第八级——“一个人去游乐园”,比十级——“一個人去做手术”低了两级,但也接近顶级孤独,算高级别的了。李白的“八级”孤独,是洒脱的,这种高级孤独不知抚慰了多少后人,也不知“收割”了多少“粉丝”。杜甫是李白“粉丝”中的代表,他是最懂李白的,有诗云:“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众鸟高飞去,孤云独去闲。”以前来敬亭山游玩,总是前呼后拥的,现在却是一个人,不仅如此,连天上飞的鸟儿也好像嫌弃他,一看见他,就远走高飞,直到消失不见;天上飘着的云彩,看了看李白,也飘然而去。“闲”在这里不是“悠闲”的意思,而是“空虚”的意思。“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洪应明《菜根谭》)哎,走吧,都走吧,这些年来,亲人离他而去,朋友离他而去,现在,连鸟儿和云彩也离他而去。“闲”字不但准确地写出云朵飘走速度之慢,也写出了诗人之“闲”,暗示他已独坐许久。“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李白《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此时的李白,就像一个被全世界抛弃的孩子。他的身边还剩下谁呢?谁还会对李白不离不弃呢?孤寂的李白,放眼望去,陪伴他的只剩下敬亭山了,只有敬亭山张开怀抱接纳他这位年迈的游子。于是,李白不禁发出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感慨。“厌”在这里不是“讨厌”的意思,而是“满足”的意思。李白和敬亭山互相对望,谁也看不够谁。能够欣赏敬亭山的,只剩下李白;而能够欣赏李白的,也只剩下这座敬亭山了。李白独自坐在敬亭山上,孤独像潮水一般涌来:满腹经纶又如何?有人赏识又如何?得到世人尊重又如何?静下来的李白,也许怀疑起人生来:上天派遣我来到人间,莫非只是要我走一遭、经一番磨难而已?

大家可曾记得李白畅游山水、到庐山遥看瀑布时写下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又是否记得他游览天门山时看到长江冲破山口吟唱出的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而看到敬亭山呢?“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虽没有了往日的豪情,但流露出来的是高级孤独——洒脱。

李白是“无奈”而不“妥协”的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鸟”也好,“云”也罢,都是“浮云”,随它去吧,有敬亭山懂我就够了。李白原以为“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可以辅佐朝廷治理国家,却因稀里糊涂上错了船,到头来落了个流放的下场;本来“欲平治天下”,就像他临终前呐喊出的“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李白《临路歌》),年纪大了又遇上战乱,“鸟”飞走了,“云”也飘走了,“王者之师”做不成了,“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圣人也做不成了,理想被现实摧毁了,对于一个饱学之士,只能无奈地选择“隐居”,自己真是失败啊……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道出了多少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心声。如南宋词人辛弃疾也流露过类似的心情:“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

敬亭山让李白得到一种慰藉,敬亭山让李白彻悟:我该远离世事纷争,归隐山林,修仙炼道。耳顺之年的“诗仙”再也不会任性地呐喊:“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行路难·其二》)他沉稳地轻抚长须,仰天低吟:“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是“仙人”才能达到的“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庄子·天下》)的人生至境。他的仙风道骨,在这首诗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它代表了文人的尊严、本色、随性。李白蔑视权贵、不同流合污,是当时的一股“清流”。

他看淡一切,放下一切,大道至简,在大自然中修身养性,参禅悟道,与天地融为一体,做到“天地人和”。在我看来,那种背景下,李白此举是积极的,是一种超越自我的“不妥协”的心境。

李白的“八级”孤独给我们的启示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希望大家读了《独坐敬亭山》这首诗,能走近李白,爱上李白的诗,从而变得豁达,勇于接受生活的考验。

“我们经历的所有孤独,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全球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居家隔离的我们,会无所适从吗?如果会,就去李白的诗中汲取力量,独善其身,做好自己;如果不会,恭喜你,你也有李白的“八级”孤独,会和自己相处,享受孤独。也可以改写这首诗,舒缓一下焦虑情绪,比如,“父母上工去,唯吾独守闲。相看两不厌,只有读书山。”(笔者即兴而作)在困难面前,我们要学会“不妥协”“不失落”,转“危”为“机”,在孤独中找点利于身心健康的事情做,比如,做做家务、读读名著、写写书法、看看新闻等,不虚度光阴,把自由时光用好,静心修养,与你的爱好“相看两不厌”,充实地过好每一天。

参考文献:

李春芳.孤独者的狂欢:谈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的心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5).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八级孤独李白
李八级
诗仙李白的归宿
八级工 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八级工”
等级
圈套里的个性化讲述
从《山河故人》看贾樟柯的变化与坚守
倒下的那一刻
“老八级”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