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纲扣本 以鱼得渔

2020-09-14 09:45陈静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阅读质量梯度迁移

陈静

【摘要】现在的小学生阅读量很大,但是阅读质量却堪忧,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有目的地编排了阅读策略单元。本文围绕其中的预测阅读单元,浅析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紧扣文本,让学生习得预测阅读策略,并迁移读写,从而提升小学生阅读质量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预测;依据;迁移;梯度;阅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如今,小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了,效果却并不理想。如果阅读过于浅表化,缺少探究,就犹如竹篮打水一样,一场空。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好奇心的猛涨期,喜欢对事对物打破砂锅问到底,因此,在这时期应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策略,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素养,而统编版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单独设置了预测单元,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预测策略,学会阅读。[1]这一单元有三篇童话故事,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和习作“续写故事”,内容的编排体现出“学习预测—练习预测—独立预测”的渐进发展过程,教学目标体现出了层层递进的特点。围绕这单元的教学,我不断探索如何使预测策略成为打开小学生有效阅读之门的一把钥匙,在实践中归纳了以下教学措施。

一、引导学生预测,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孟子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测是阅读心理的一种自然存在,就是把已有的知识经验与阅读活动结合起来,不断假设、验证或推翻之前的猜测。但是三年级的小学生思维比较零散,需要教师引导、梳理。教师就是学生阅读的“摆渡人”,带领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预测,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基于三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要引导学生多维度进行预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预测阅读能力。

1、立足文本,有依据地进行预测。

随文旁批是新编教材的特点,其作用是示范预测,就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有依据地进行预测。如随文旁批提示:第一,可以借助课文的题目进行预测。文章的题目往往凝聚了作者的写作功力,且是整篇文章中的中心点。从题目入手有助于学生快速对文本内容进行预测。第二,可以借助课文插图进行预测。插图是以另一种形式对故事进行描绘,绘画者往往会在插图中留下文章的线索,因此,也可以根据插图提供的线索以对文章进行预测。除此之外,可以联系上下文进行预测。在本单元的预测提示中指出:“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去猜想。”在教学中就要依纲扣本,让学生随着阅读内容的推进,对课文情节、结局、文中出现人物的命运、作者观点等进行自主、大胆地假设。“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只有认真阅读文本, 预测才能更准确。

2、发挥想象,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本单元三篇课文都是童话,童话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在阅读时就不能过分强调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来预测,应让学生结合以往阅读童话的经验进行预测。在童话世界里饱含着纯真善良的人性之美,学生阅读时也要带着美好的愿望进行预测。如《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里的老屋助人为乐,所以总也倒不了,如果结合生活经验,就会想不通,所以学生在预测时必须置身童话世界中,那么课文所描写的结果就顺理成章了。对童话故事的预测可以更自由,更大胆,这样不仅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充分发挥想象,也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不问对错,尊重学生个性预测。

每一次预测,学生的答案都五花八门,有时会出现预测内容与原文不一致,但是预测的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能根据文本内容、生活经验、阅读经验等有依据地进行神奇的合理想象。对学生的预测要给予肯定,这样既保护学生的预测热情,使之感受到预测的快乐,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进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当然也要适当引导学生将自己的预测与原文内容进行比较,及时修正想法。

二、迁移运用,使方法转化为能力,成为积极阅读者。

叶圣陶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训练之。” 以教材为例子,让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感受遣词用字的妙处,习得布局谋篇的门道,再将学习的空间拓展到广阔的语用天地中,以实现“以鱼得渔”的目的。

1、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经验。

教材中的文本就是最丰富的习作资源,三年级习作刚刚起步,学生的语言的积累和谋篇布局能力都有限,而模仿是最有效的方法。第一,要让学生多朗读课文,使之直接感受文本语言的特点,感受主人公的心情,自然就能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久而久之,就能将这些优美的词句和篇章在自己的头脑中留下烙印。[2]学生在写文章时,就会呈现在习作中。第二,童话中大都是“反复”的结构,让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仿照接着往下预测,进行续编故事。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当学生在模仿编故事中积累了习作经验,获得了成就感,续写的热情也就被激发出来。

2、在写作中强化预测能力,促进阅读理解。

续写故事是一种写作能力,是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而续写故事是本单元的终极目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学习预测方法;《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是模仿续写,唤醒学生的预测意识;《不会叫的狗》三种结局的续写,是发散学生的思维进行多向预测,让学生学会独立预测;口语交际中“猜猜名字的来历”和单元习作中根据三幅图续编过生日的故事,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将获得的预测策略迁移到不同的情景中。从模仿到创新想象,在难度呈梯度上升的续写练习中,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使其发挥想象,也使学生熟练掌握了预测策略,逐步巩固了预测策略的运用,成为积极的阅读者,深化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综上所述,只要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天性,充分利用教材,教给学生预测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能达到“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效果,使他们能自主运用预测策略阅读,主动阅读,主动思考,真正打开阅读的大门,提高阅读质量。

参考文献

[1]孙雷.基于问题引领下的预测单元教学之浅见[J]小学教学参考2019,(9).

[2]李秀娟.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J]作文教学与研究2015,(49).

猜你喜欢
阅读质量梯度迁移
一个具梯度项的p-Laplace 方程弱解的存在性
内容、形式与表达——有梯度的语言教学策略研究
航磁梯度数据实测与计算对比研究
浅析迁移规律在足球教学中的影响
运用迁移学习规律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组合常见模型梯度设置问题
给阅读一片蓝天
掌握三步课外阅读策略 提升英语课外阅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