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表达作用分析

2020-09-14 09:54王丽娟胡敏华杨丽朱兵兵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单核细胞肺结核

王丽娟 胡敏华 杨丽 朱兵兵

摘要:目的 分析肺结核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表达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所在医院2018年3月-2019年2月期间6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肺结核患者病情分期情况进行分组,A组为好转期(n=30),B组为进展期(n=30),同时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受检者血清标本进行收集,采用ELISA方法对三组受检者MCP- 1的表达水平进行测量和对比。结果 对照组MCP- 1浓度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A组与B组肺结核患者血清MCP- 1浓度对比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肺结核发病后,可导致MCP- 1水平增加,且患者病情越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表达作用越为明显,因此可通过MCP- 1变化情况,对患者病情做出基本判断;MCP- 1浓度升高,可能涉及到肺结核患者发病机制,同时可能对化疗治疗效果评价可产生一定帮助。

关键词:肺结核;单核细胞;趋化蛋白表达

结核病属于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由结核分歧杆菌引发。肺结核所占比例比较大,在80%左右,其不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同时由于现阶段诊断技术及时性和准确性均比较差,因此很多肺结核患者无法得到及时诊断和规范化治疗。在此基础上,受到耐药肺结核问题的影响,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基于上述分析认为,寻找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对肺结核患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分子免疫学的不断进展,单核细胞趋化蛋白被证实在肺结核患者发病过程中发挥明显作用。本研究尝试探讨MCP- 1在肺结核患者中的表达作用,从而为肺结核患者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6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选病例均满足本研究相关条件,且患者无交流障碍和意识障碍,能够自主配合临床诊疗,符合相关诊断操作标准[1]。根据肺结核类型分组,A组为好转期(n=30),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16-57岁,平均年龄(38.63±3.89)岁。B组为进展期(n=30),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16-55岁,平均年龄(38.60±3.90)岁。同时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15-56岁,平均年龄(38.61±3.88)岁,三组受检者能够积极配合临床诊疗工作,纳入标准:(1)符合诊疗规范者及可以配合诊疗者;(2)对诊疗工作情况知情同意者;(3)脏器功能无严重损伤者;(4)病历资料完整者;(5)能够耐受相关操作者;(6)满足诊断及检查操作指征者。病例选取符合伦理要求,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三组年龄、性别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标准

(1)合并全身性重症感染者;(2)合并器质性病变、造血系统、免疫系统严重疾病者;(3)合并精神类疾病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 (4)妊娠及哺乳期女性;(5)治疗依从性较差或多种原因导致中断治疗者;(6)合并交流障碍者;(7)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8)合并心肺功能、肝肾功能严重损伤者。

1.3分期标准

(1)进展期:新发活动性肺结核,病灶增大,并出现空洞,或空洞持续扩大,痰菌阳性;(2)好转期:病灶吸收好转,空洞消失,或空洞缩小,痰菌转阴;(3)稳定期:病灶情况稳定,且空洞完全消失,痰菌阴性持续时间超过半年。

1.4方法

对3组受检者血清标本进行收集,检查前禁食8-12h,在空腹状态下为患者抽取肘静脉血液2mL作为检验样本,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采用血常规抗凝管进行装置,保持真空状态。轻摇血液标本,使其与抗凝剂充分混合。3000r/min离心处理7min,按照ELISA试剂要求,对血清S100A12进行检测。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标准及流程执行,对三组受检者血清中MCP- 1浓度進行测定,准确记录。由实验室统一检测,在490nm处对吸光度进行准确读取,然后参照相关标准曲线,获取MCP- 1浓度值。

1.5数据统计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MCP- 1浓度明显低于A组和B组,t检验结果显示,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与此同时,A组与B组肺结核患者血清MCP- 1浓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随着分子免疫学研究的不断进展,细胞因子在肺结核疾病发病进展中所产生的免疫效应逐渐得到临床广泛重视。

有文献[2]报道认为,趋化性细胞因子在机体抗病原免疫答应变化中发挥明显作用,MCP-1作为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能够与单核细胞中相应受体进行充分结合,从而发挥一定生物学效应。实际上,MCP-1的主要功能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激活单核细胞。其二,趋化淋巴细胞逐渐向炎症位置发展。MCP- 1主要由三种细胞分泌,一是单核细胞,二是表皮细胞,三是内皮细胞,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可发挥一定诱导作用,从而及时对血液内部单核细胞进行相应干预,发挥明显的生物功能,如病原菌清除、抗感染等[3]。有文献[4]报道认为,细胞因子的基因具有多态性,其合成、分泌均会受到细胞因子的调控。同时,细胞因子生物学效应也会受到细胞因子基因的影响,从而对细胞因子自身表达水平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另有文献[5]报道认为,MCP-1表达水平可能受到细胞因子多肽性的影响,使不同个体存在肺结核易感性差异表现。

本研结果证实,健康人群MCP- 1浓度明显低于肺结核患者,且好转期肺结核血清MCP- 1浓度明显低于进展期说明随着病情的进展,MCP- 1浓度随之发生明显变化,且病情越重,MCP-1浓度越大。提示临床可将MCP- 1水平作为基本筛查指标,一旦发现其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则应引起充分重视。也就是说,肺结核患者血清中MCP- 1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随着病情的进展,MCP-1水平逐渐升高。但是,由于目前研究的局限性,认为MCP-1表达情况与肺结核病情程度之间的关系,需要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探究[6]。MCP-1作为趋化因子,能够对单核细胞功能进行有效调节,若肺结核患者体内产生大量MCP-1,则可通过发挥趋化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作用,进一步将结核杆菌清除掉,从而避免结核杆菌持续感染。

通过实践认为,MCP-1不仅仅属于趋化因子,同时也能对单核细胞内部相应因子进行调节。通过上述分析认为,好转期与进展期肺结核患者血清MCP-1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表明患者全身性MCP-1含量显著增加,可透过一定趋化作用促进炎症反应。而进展期肺结核患者MCP-1浓度明显高于好转期患者,则说明高表达状态的MCP-1能够对单核细胞反应产生一定限制作用。有学者[7]指出,这种情况提示临床应对不同肺结核分期患者进行相应分析,结合其MCP-1浓度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从而明确MCP-1是否参与到肺结核疾病发病机制中。

肺结核是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关注。对不同类型肺结核患者MCP-1浓度进行明确,能够提高临床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表达作用的认识,在肺结核疾病预防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红丹,高玲,翟慢慢.血清PCT、血清IL-12在小儿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疗养医学,2019(04):423-424.

[2]程勇祥,冯毅.艾滋病与结核病共感染患者肺结核治疗期间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16(02):14-18.

[3]罗春卉.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9,37(02):301-303.

[4]Fan Y, Wang L, Dou X. Serum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Predicts Liver Inflammatio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J]. Clinical Laboratory, 2018:841-846.

[5]王琳,施军卫,陈俊林,等.肺泡灌洗液效应T细胞检测对涂阴肺结核的快速诊断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9,24(04):588-591.

[6]Luo X Y, Wei Q, Chen L, et al.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promoter-2518 G allele increases renal damage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result from a meta-analysis.[J]. Acta Reumatologica Portuguesa, 2018.

[7]陳婧.肺结核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及作用的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48):9491-9491.

猜你喜欢
单核细胞肺结核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肺结核皮试处红肿 就是患了肺结核吗?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中晚期肿瘤的相关性
到2020年,肺结核成功治疗率将达九成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的研究
糖尿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相关性
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参数和单核细胞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护理干预在35例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苏无“健肺丸”治疗肺结核29例